《八桂大歌》剧照。
廖攀 摄
近期,获得国家舞台艺术“十台精品剧目”、“文华奖”的广西舞台剧《八桂大歌》在长沙结束了全国巡演的最后一站,受到了当地观众的追捧。
这次巡演,《八桂大歌》创下了多项“全国第一”:第一个进行全国大规模、大范围巡回商演的国家舞台精品剧目;第一个登上全国会堂(剧院)院线进行规模化运作的舞台艺术作品;第一个由企业赞助冠名在全国巡演的国家精品舞台剧;第一个巡演收益如此之高的舞台精品。
“叫好不叫座”是我国一些艺术精品目前的困局,得了奖却在观众中鲜有反响的尴尬并不少见。《八桂大歌》在市场上取得的成功,或可提供一些借鉴。
画面悦目 音乐动听
“流动的民族音画”打动观众
刘三姐的歌、多个少数民族的服装、浓郁广西特色的场景,一边哼着经久不衰的动听民歌,一边欣赏着迷人的画面,正如一名丹麦的华人观众所说,“赏心悦目的画面,动听又不失民族特色的民歌,它就像一幅流动的民族音画,深深打动了我们”。
劳动与爱情,是《八桂大歌》的两大篇章,浓缩了广西各民族五彩斑斓的生活。侗族大歌的天籁之音,广西盘歌的别具特色,700多套独特的民族服饰……歌与舞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民族音画的独特魅力。
美的背后凝聚了主创人员的心血。舞剧总导演张继钢对歌词创作要求近乎苛刻,他认为,《八桂大歌》的音乐应该既是广西的,又是全国的;既是民族的,又是时尚的。歌词一定要不落俗套,一出口就“打人”,要没有污染的、田园牧歌式的风格。为此,主创人员从200多首歌词中精选出30多首,最终定为《八桂大歌》的音乐主干。
除了艺术创作上的一丝不苟,主创人员从观众出发的创作思想,也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八桂大歌》采取了“活页式”的处理方式,将观众喜欢的精彩场景装在一起,制作成固定节目单。
贴近观众的做法收到了效果。记者在演出现场看到,一家观众“热闹”非凡:小女儿在妈妈的膝盖上随着音乐节奏学着演员跳舞,奶奶小声和着刘三姐的歌,爸爸和妈妈低声讨论着演员的服饰及剧情发展。
与企业联姻降低成本
规模化演出成市场“原子弹”
目前,我国许多精品剧总是难逃“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忽略贴近性是造成这种尴尬的根本原因。专家指出,很多剧目往往为得奖而创作,很少从观众欣赏的角度出发。以这样的初衷进行创作,浪费了大量财力、精力不算,观众也不会买账,“无人喝彩”并不稀奇。贴近群众的艺术魅力、市场运作的大胆尝试,让《八桂大歌》率先在商业演出中获得成功。
“我们从创作一开始就提出要走市场,这就要求剧目本身成本要降低,又能在全国巡回商演。”柳州歌舞团团长刘康表示,“夺大奖、抢市场、走出去、打得响”是《八桂大歌》自始至终的目标。
2006年4月6日,全国会堂(剧院)理事会的近20家经理及文化传播机构负责人汇集柳州,商讨能否利用院线网络独有的资源优势,运作《八桂大歌》等精品剧目在全国巡演的事宜。6月,《八桂大歌》开始了小规模尝试,并取得良好效益。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整合优势品牌,柳州歌舞团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联姻。2007年初,由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出资、独家冠名的“柳工之夜”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全国巡演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巡演活动同时进行了城市形象、企业形象宣传和企业产品营销等活动。
此举无疑具有标本意义,“《八桂大歌》在全国演出市场放了一颗原子弹”。刘康表示,降低了成本的《八桂大歌》更加轻盈,不仅全国巡回进行商演,还走进社区、工厂,走近各地老百姓,实现了多方共赢,这也开创了一种舞台精品闯市场的新模式。
长沙的湖南大剧院是《八桂大歌》本次巡演的最后一站。演出的入座率达到90%以上,380元的门票大部分都是观众自己掏钱买的。“我们接过不少舞剧,但是能有企业支持在全国进行大规模巡演、成本又如此之低的剧目,确实很少见。”湖南大剧院常务副总经理周贡强对《八桂大歌》的效益比较满意。而此前《八桂大歌》到天津演出时,院线负责人也曾经感叹能在全国巡演不可思议。他认为,《八桂大歌》从单一舞剧精品到在全国规模化演出,为院线联合将文化市场集中化联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事实上,这次巡演并非《八桂大歌》成功的“初体验”。自2003年4月12日首演以来,《八桂大歌》共演出203场,其中商业性演出186场,共实现票房收入900多万元。
专家表示,《八桂大歌》全国巡回商演的成功,表明艺术与市场可以做到有效结合,此举为艺术精品如何走向市场、贴近群众做出了有益尝试,也为精品剧目的产业化运作、集团式联营以及院团的改革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