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13亿中国人民健康特别是保障9亿中国农民健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目标,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内涵。为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建立一个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科技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国的中医药文化。
在中国国情条件下建立惠及13亿人的医疗卫生体系,中医药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的诊疗方法以望闻问切为主,简单;中医的医疗方式以个体行医为主,方便;中医的治疗手段以手工操作为主(包括针灸、砭术、推拿、刮痧、拔罐等等),价格低廉;中医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极有效验;中药来源以天然动植物为主,药用资源极为丰富(蒲公英、蝉蜕、马齿苋、鹿茸等都可入药);中医按照风寒湿热、浮沉缓急、表里营卫、脏腑经络、虚实补泻、四季节令、相生相克等理论辨证施治,不主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是“千人一方”,治疗效果安全可靠;中医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主张,对一些疾病的预防和及早治疗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医药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依据,体现了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特征。中医强调,人从事社会活动,有思想感情,处于一定的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这些对于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要把病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因素考虑进去。而恢复和保持健康,则需要提高精神境界,协调人际关系,正确对待生活,使心情平和愉悦,还要懂得防病养生的道理,杜绝不利治疗和健康的行为。所以,中医诊疗实行形神合一、以神统形的原则,追求神形和谐统一的境界,而不把疾病和治疗看成纯系形体上的问题。在中医学看来,个人的健康,人类的健康和万物的协调发展是相需互依的整体。每一个人不仅要自己养生,还要帮助他人养生,还要保护生态环境,这样才能把精、气、神统一起来,才是完整的养生。
在中医药对世界医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中,其最独特的贡献是中医药的完整理论体系及建立这个理论体系的认知方法。进入21世纪,人类会更加关注生命,关注生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医学的发展,其意义远远不限于医学和生命科学本身,而是为人类文明做出了独特贡献,将为世界文明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因此,无论是建立惠及13亿人口的医疗卫生体系,还是铸造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重视和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精髓,重视传统的中医药文化理念,弘扬中国的中医药事业,以达到天下大同与和谐。(冯理达 全国政协委员、原海军总医院副院长)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