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合肥改革投融资体制促跨越式大发展

  修道路,架桥梁,改造老城,建设新区,钱从哪里来?钱往哪里去?合肥,这个正在进行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三个推进”的新兴现代城市,如何破解融资难题,防范政府投资风险,实现经济有好又快发展?改革投融资体制,合肥向跨越式大发展发力——

  过去的五年,是合肥市城市建设投资最多、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五年,也是城市面貌最新的五年。
尤其是近两年,按照“141”空间布局,合肥市开展了波澜壮阔的“大建设”。奋力谋崛起、打造省会城市经济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合肥正处于一个由快速发展向跨越式发展的转化期,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需要随之加大。对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合肥市打破了融资难的瓶颈,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原有融资方式“落伍”,改革体制,政府当起“红娘”

  “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其他部门必须的投入品和服务,例如水电气和交通等,因此需要适度超前发展。如何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无疑,政府投融资是最合适的选择之一。”合肥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武好在记者采访时表示。

  以前的合肥,财政性资金是直接安排到特定的项目,政府投资规模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单一、规模小,融资成本较高,又增加了政府负担。同时,这些债务管理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城市建设管理体制集项目立项、建设、融资、资金拨付、决算审计于一体,不利于政府风险的防范,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体制。这种城市建设融资方式已难以满足“三大推进”对城市建设发展资金的需要,合肥市遭遇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资金瓶颈。

  2006年初,合肥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分析该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并充分调研与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5月,合肥市成立投融资管理委员会,作为投融资管理的决策层,对全市投融资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并成立“合肥市投融资管理中心”,作为投融资管理的执行层。6月12日,“合肥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为政府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投资的运作层,代政府行使出资人职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作为政府投融资管理的监督层,依据职能分工,加强对政府投融资的监管。

  通过政府直接或间接融资,合肥市打开了过去项目单位单独融资困难的局面,逐步建立起财政投入、资源整合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借、用、还一体化,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从目前合肥市投融资体制结构和运行情况来看,一个制度完善、运作规范,融资、投资、项目实施,资产形成和资产经营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已初步建立;投资决策程序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政府调控透明化的格局也已初步形成。

  投资决策科学化、融资渠道市场化,大建设效应显现

  投融资中心及集团公司成立以后,科学测定政府可融资规模,并积极开展融资创新,不断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政府投融资能力同时也大大提升。2006年,合肥市共筹资资金72.37亿元,2007年1-9月,共筹集资金81.93亿元,融资筹集资金较2005年增长了2.8倍。

  据合肥市建委相关领导介绍,近两年,仅老城区,就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总投入312.58亿元,建设道路169条、桥梁22座,建成和在建污水处理厂6座……预计2007年全年将完成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2008年计划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9个,完成总投资147.26亿元。

  大建设优化了投资环境,增加了经济发展的后劲。2006年,合肥市实现招商引资330余亿,同比增长超过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2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6.5%;全市财政收入167.77亿元,增长28.2%。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以及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财政在保障社会事业及民生工程的前提下,对经济建设的投入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5年财政收入建设资金9.54亿元,2006年17.3亿元。今年以来,合肥市经济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07年前9个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6.45亿元,同比增长17.7%,增幅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位居首位,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63.87亿元,同比增长29.63%。

  财政收入总量的不断增长以及财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城市建设融资的还本付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增加了各大金融机构对合肥市发展的信心。合肥市投融资管理中心透露,虽然政府债务总额随着大建设有所增加,但是当年还本付息的相对压力实际上是在不断减小,就目前来看,合肥市政府债务偿还是有充分保障的。

  投融资改革还带动了相关配套改革。通过推动城市建设体制改革,财政性建设资金通过投融资管理部门拨付融资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推动招投标体制改革,规范了市场秩序,降低了建设成本,为2006年大建设33条道路建设节约资金达24.68%;通过推进土地储备与交易方式的改革,实现了土地价值最大化,据统计,2006年通过拍卖方式投放市场的土地均价达到每亩103.5万元,而2005年只有60.49万元。

  投资决策科学化、融资渠道市场化,这一“投”一“融”之间,政府调控空间不断扩大,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在改革中不断增强,推动了合肥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推动和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合肥社会经济必将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朱磊丁志强王丽娜)
(责任编辑:郭扬)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