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11月30日专电 (记者王江李怀岩)12月1日是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仍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在全球共同努力对抗艾滋病时,艾滋病依然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继续蔓延的势头,那么为何艾滋病控制手段如此有限呢?
据了解,虽然全球科学家都在积极寻求对付艾滋病的方法,但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表的声明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国际社会抗击艾滋病的进展速度,赶不上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速度。
云南省艾滋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陆林指出,艾滋病作为特殊的慢性传染病和行为性疾病,具有潜伏期长、症状不明显、不易暴露等特点。艾滋病的潜伏期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甚至10年以上的也出现过,潜伏期几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较难发现,但潜伏期内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艾滋病病毒不仅具有以上特点,而且一般传染病可行的控制手段对于艾滋病也难以奏效。陆林认为,一般控制传染病的三种途径对艾滋病都收效甚微,像非典、肺鼠疫、霍乱等疾病可以控制和隔离传染源,而艾滋病较长的潜伏期和较低的发现率却无法对传染源进行精确的定位;另外,如伤寒、痢疾等疾病可以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来控制,但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都是防不胜防;还有就是像天花、脊灰等传染病可以对易感人群进行特别保护,但经过多年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努力,至今也没有制造出艾滋病的疫苗,因此艾滋病依旧是目前全球最难控制的疾病之一。
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李惠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中国国际技术交流中心30日在北京签署合作项目,旨在完善政策法律环境,提高地方立法者制定艾滋病法律法规的能力,应对艾滋病问题的挑战。
歧视不仅无益于防艾,而且已成为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一大帮凶。要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传播,必须努力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已多次看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并与他们握手,为全社会消除歧视作出了表率,并身体力行地表明,艾滋病可防可治。抵御艾滋病病毒的侵袭,要用好知识这一有力武器。同时,全社会要提供人文关怀,用关爱驱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心头的阴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全社会一道抗击病魔,维护人类健康。
一年前,33岁的小雷(化名)还是一位深陷痛苦与悔恨的艾滋病病人,眼下,他已成为一位乐于帮助病友的志愿者。这个转变得益于中国的一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助组织。
卫生部26日公布,目前全国已有6066个验收合格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近80%的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备了艾滋病毒抗体初筛能力。
艾滋病基本知识
·
今年12月1日是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仍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为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宣部、卫生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将在12月1日前后展开一系列宣传活动。
·
新华网沈阳11月10日专电(记者于新超、刘劼)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戴志澄近日在辽宁省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大会上指出,艾滋病目前在我国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且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要因地制宜采取防治措施。
·
新华网纽约11月13日专电(记者李博)美国M·A·C艾滋病基金会13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球42%的人不知道艾滋病会导致人死亡,并且仍有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人类目前的医学水平可以治愈艾滋病。
这项调查是今年9月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南非等9个国家进行的,其中每个国家随机调查了约500人。
·联合国:全球艾滋病毒感染人数比预估减少600万
据英国《卫报》报道,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新发表的年度报告,目前全球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大约为3320万,比去年估计的数字减少了600多万。
联合国有关人士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数据收集方面有了改进。尽管如此,现状还是不容乐观,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艾滋病研究方面的主管凯文表示:“这(艾滋病)仍然是威胁全球健康的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未来几十年我们都将面临这个问题。”
·北京防艾滋病重点监测九类人群 学校将设防艾课
由于艾滋病患者易并发结核病,本市首次将结核病就诊者列为艾滋病重点监测对象。北京市卫生局在昨天召开的防治艾滋病工作会上印发了《北京市艾滋病监测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