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发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伟大号召,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改革开放29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经验。
注重总结和提炼这些经验,对于进一步学好理论,把握规律,继续高举伟大旗帜,更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各项事业顺利发展至关重要。
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各项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一系列公平发展政策与国家专项扶贫开发计划共同作用,使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功。1978年到2006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148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3%。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成就举世瞩目。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首先是解放思想。小平同志有句名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个重要内容。在当时也是一个极大的思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发展经济,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发展思路一度出现偏差。由于极“左”思潮影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走到崩溃边缘,人民生活处于普遍贫困之中。小平同志讲,“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在小平同志的思想中,消除贫困始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有扶贫开发的大好局面。
第二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建立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放开农产品市场和价格,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促进了农村乃至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成为“文革”以后我国扶贫事业迅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1978年—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5亿。同时,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也防止了农民因失地导致贫困的大量发生,避免了城市贫民窟现象的出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成为中国扶贫事业发展最基本的制度基础。
第三是政府主导。这是中国扶贫开发的最大特色。既是由党的宗旨所决定,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大优势。小平同志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解决温饱是第一步。改革开放发出消除贫困的动员令,此后每一届政府,都在不懈为之奋斗。1982年国务院成立“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机构,形成政府主导的工作格局。1986年成立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1年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加强。江泽民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同志强调:“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扶贫开发在党和政府的工作日程上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第四是社会参与。中国扶贫开发的社会参与,主体部分也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在小平同志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重要思想指导下,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基础上,这些年,我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和组织包括东部沿海省市、各级党政机关和各方面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开发建设,取得了积极而显著的成果。目前有15个沿海发达省市和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11个西部贫困省区市;有272个中央国家机关、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国有大型企业等单位定点帮扶48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还有不少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力量也尽其所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事业,营造了一种全社会普遍参与的扶贫济困工作氛围。同时,我们还以开放态度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经验,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增加扶贫投入、引进新的理念和方法、探索新的机制、培养和锻炼队伍,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五是开发扶贫。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政府扶贫济困主要是通过民政部门和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贫困群体给予救助。1986年以后,我国政府提出开发式扶贫的方针。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可以通过扶持和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的客观实际,不断推动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1986年到1993年,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从1.25亿减少到7500万,贫困发生率从14.8%下降到8.2%。1994年—2000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3209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5%。《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将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从解决温饱调整为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并重,工作对象从绝对贫困人口调整为绝对贫困加低收入人口。到2006年,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3%,低收入人口从6213万减少到3550万,低收入贫困发生率从6.7%下降到3.7%。
第六是自力更生。开发式扶贫与救助式扶贫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要通过扶持,使有劳动能力的穷人获得发展能力,走向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因此,我们始终提倡不等不靠,动员群众积极依靠自己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积极推行参与式扶贫的理念和方式,通过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增强他们参与相关工作的积极性,焕发其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热情。目前,“参与式”整村推进正成为推进工作的主导方式。
第七是科学发展。扶贫开发不但要全面发展,还要科学发展。即不但要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要重视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不但要进行资源开发,还要控制人口增长,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良性循环。十六大之后,党中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而提出“两个趋向”的发展论断,制定“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扶贫开发事业的宏观背景发生深刻变化。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路水电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低保等公共事业投入有较大提高。2004年以来,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减少的速度较之此前进一步加快。2001年—2003年,绝对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03万,低收入人口年均减少198万;而2004年—2006年,这两项年均分别减少250万和689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一个新的大扶贫的格局正在形成。
很显然,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开发扶贫、自力更生、科学发展这7个方面已构成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进程中,这些基本经验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必须清醒看到,消除贫困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的扶贫标准还很低,即使按照现在的标准,目前还有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5700万,占农村人口总数6%。同时,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还在扩大。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同时存在。解决温饱、巩固温饱和缩小差距、构建和谐的任务都摆在我们面前。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并对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提高水平、提高标准的新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扎扎实实抓好落实。在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扶贫开发基本经验,为努力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