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继续贯彻“以老带新”的政策,再次迎来新主播。继日前海霞、李梓萌先后亮相并与罗京搭档主持后,曾于2006年主持过一次《新闻联播》的康辉再次登上主播席,与李瑞英搭档。(12月9日《新闻午报》)
作为国内最权威的名牌栏目,《新闻联播》此次换脸,能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毕竟,在国人的观念中,《新闻联播》并不是单纯的一档新闻节目,它身上附加了很多象征意义和价值元素。这些附加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联播》,决定了主持人的形象和风格。
也正是这些附加因素的影响,多年以来,《新闻联播》一直保持着原有的风格,结构显得过于老化,很多人早已陷入审美疲劳。《新闻联播》连续三天的换脸,留给人很多的遐想。它是否要改变以往贯有的风格,给人以新的审美享受?新闻联播此次换脸能有多少新意?
单从表面上看,《新闻联播》此次换脸,只是一次人事变动。但是,在视觉上,它却让人感到新鲜。因为《新闻联播》长时期保持固有的风格,很多人早已习以为常。看惯了,看多了,谁都会陷入审美疲劳。虽然新闻联播换的主持人,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当他们进入新的环境,也会有另一番新意,这就是旧貌换新颜。
但是,《新闻联播》此次换脸,是否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换汤不换药?这种担心并非多余。《新闻联播》之所以多年不改变风格,并不是因为它缺乏创新的精神,而是因为这种精神被附加因素禁锢。如果不彻底消除附加因素的影响,《新闻联播》这次换脸没有太多新意。观众的视觉新鲜感过后,会再次陷入审美疲劳。
当然,《新闻联播》换不换脸,新闻依旧保持着客观性,它不会因为此次换脸而有所改变。但是,作为一挡新闻栏目,《新闻联播》应该体现它原有的本性。观众与《新闻联播》是双向的,《新闻联播》不应只满足特定的价值因素,忽视观众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联播》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接受观众的审视。
其实,《新闻联播》此次换脸,只是新旧交替的过程,也是普遍的自然规律。然而,由于它的特殊性,此次换脸显得并不自然。只有当《新闻联播》换脸回归自然,不再那么让人关注,我们才能看到此次换脸带来的真正新意。
(责任编辑: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