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中国青年报

拾起的节日,丢失的传统(图)

  艾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每看到这四句词,耳边就会有清朗的童声在回响。这首二十四节气的儿歌,小学课堂里每个孩子都曾熟练背诵。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然而生活在现代的中国城市里,关乎四时风物,有时只能停留在想象。

  记不清有多少女孩子跟我说,她们是根据商场里换季的服装,来判断季节更迭。当橱窗里漂亮的假人模特换上了绒毛大衣,噢,冬天到了;当比基尼美女的特卖海报挂满了夜如白昼的店铺,夏天也就不远了。
至于惊蛰、谷雨、芒种、霜降……没有男耕女织的生活了,谁还记得这些?

  当然,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我们还是记得的。但是记得什么呢?

  小学生记得,清明节要给为国牺牲的烈士叔叔扫墓,扫墓的时候要默哀,有人低头想象奋勇杀敌的解放军叔叔,有人想象不出来,扑哧一声笑了,被老师狠狠瞪上一眼。

  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重阳节要登高……这是大多数城市人对这三个节日的基本理解。商家一年比一年声嘶力竭的粽子大战、月饼大战,让日子喧嚣了不少,却让节的味道寡淡了不少。而重阳登高,从小念到大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第一次真正实践这意思,却是在香港。

  10月中的一个周四,同事邀我第二天去郊游。我奇怪,周五不上班吗?同事笑了,明天重阳节呀,法定假日。噢!我恍然醒悟,答应了邀请,随即开始在脑海里搜寻和这个节日有关的一切记忆。惭愧,我从来没有登过高,不知道茱萸长什么样子,除了小学课本上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个节日实在太陌生了,只是记得小时候,这天偶尔会被组织去老人院打扫卫生。

  香港的重阳节是放假一天的。周五一大清早,搭车去郊野公园的路上,已经看到许多巴士站被挤得水泄不通。等车的队伍有时排过了好几条街。

  “怎么都这么早出门登山啊?”我心里疑惑。

  “他们不是登山,是扫墓。”同事解释。

  “扫墓?”

  “啊?你不知道重阳节是要祭祖、扫墓的吗?”反而是他疑惑了。

  老香港人告诉我,原来中国人一向讲究春秋二祭,春祭清明,秋祭重阳。因此重阳登高,既是拜山也是祭祖。香港政府在重阳节的那一个星期都会提供各个公墓上山的免费巴士,在重阳当天则加开班次,以服务当天拜山的居民。而许多香港人是扫完墓、看望过先人之后,再举家带上吃喝,去野外郊游的,所以清晨去墓地的公路特别拥挤。

  按照传统的说法,重阳并非佳节。古人认为“九”是数之极,代表由盈而亏、由盛转衰的不吉数位,九九更是大大不吉,因此登高是为避灾。但习俗流传千年,今天的人们早已顾不得初衷,秋高气爽,登山环顾,云淡风轻,这一时节恰成了城市居民出外郊游的最佳时候。

  一名香港中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重阳节那日,一家人必去登高,可步行上山,或乘坐缆车到山顶(扯旗山)。预早一日购买煮熟鸡翼、肠仔、面包、水、生果等等……一早兴高采烈上山顶,大约1小时至2小时,找到有草地平坐,打开食物、水、面包放在报纸上,大家一起吃东西,聊天,小朋友蹦蹦跳跳,高高兴兴玩了一天。我记得行上山顶时,可在草丛里找到狗仔毛(一种用来止血的植物),是野生的……”

  那天的山风让我印象深刻,微凉却不寒冷,强劲却不刺骨,秋的爽意,扑面而来。

  当晚回家,看新闻不禁乐了。因为港人扫墓有生火的习惯,两天内香港各个山头发生了近100宗山火,政府出动数百趟消防队四处扑救,不停地“敬告市民”小心火烛,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同事说:“年年如此,一到重阳,香港就变成烟囱,很多山年年烧,都烧秃了。”香港政府却只是“敬告”,然后扑救,始终尊重民间习俗,从未用强制手段制止。

  这山火的新闻,就如同香港的节假日设置一样,透着自下而上、以民为本的人性。

  初到香港,看到整年的公众假期列表,几乎要吓一跳:元旦、除夕、春节、清明、耶稣受难节、耶稣受难节翌日、复活节、劳动节、佛诞日、端午节、特区成立纪念日、国庆节、中秋节翌日、重阳节、圣诞节……土节、洋节、基督教节、佛教节一应俱全,前后加起来17天法定假日,遇上周六周日还可顺延一天。根据香港《雇佣条例》,雇主必须让所有雇员在法定假日放假,否则雇主将触犯法律,可被检控。

  香港开埠以来,都是依据华人风俗而放假,这是许多香港人很感激港英政府的原因之一。从假期设置上可以看到,除了九七之前的英女皇诞辰日、九七之后的特区政府成立日和国庆节,其他节日全是因华人民间传统或不同宗教习惯而设。

  香港《文汇报》社长张国良曾经盛赞港府在细节上的人性化:“香港的中秋节假期不是定在农历八月十五,而是八月十六,这是让市民在中秋节晚上好好团聚,第二天好好休息。”

  很简单的逻辑,看月亮是晚上,所以休息是第二天。

  但能这样想问题的政府,的确令人感动。

  在香港放假的第一感受是轻松。这是真的,当你从全民大位移的“黄金周”逃离出来,开始享受中秋的月亮、重阳的山风,和各种三四天长短不一的小假期,才开始觉得每个季节必有假期,有时间去郊外呼吸四季,对于繁忙的都市生活真是必要的调剂。

  实际上,按照北方的观点,香港应该是没有四季的,一半夏天,一半春秋,冬天不低于10摄氏度,这里的孩子从没有见过雪。桃花12月就开了,迎春花真是春节就出现,桂花不用等到8月,一年四季都香飘遍地。

  二十四节气在这里很难发挥实际作用,但是由农事习惯衍生下来的传统节日习惯:春节拜大年、贴对联、逛花市、看花车、封利市(红包);清明踏青、扫墓;端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看花灯;重阳登高、祭祖;冬至吃汤圆……这些不只是素质教育课本里面的文字,全城的男女老少都在或郑重或嬉闹地进行。

  一个从内地去香港工作的朋友在博客里如此感慨:“第一次在香港过中秋,惊讶于中秋在这里的意义。以前在内地,中秋节最多也就是吃吃月饼,和家人坐在阳台上看看月亮。而在这里,却也像个节日一样地放假,当天可以提早到下午放班,第二天还有一天的假日。简直比国庆还隆重……”

  不仅是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一样隆重。

  离开了冬冷夏热的母体大地,是什么因素让赤道线边上的华人依然庆祝这些节日?是源自文化的乡愁,还是他们比我们传承得更好?

  看到过一位嫁到广州的台湾女孩写的博客,是写给她刚出生的宝宝的,题目叫《带你回台湾过中秋》:“亲爱的黎笆小朋友:

  今天我们不讨论你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来聊聊,中秋节。

  你很奇特,因为你选择在一个"两岸家庭"中出生,所以,你将要在两岸不同的文化中去学习及生活。

  我们就从中秋节来看看吧!广州的中秋节很简单,就像你爸比,今天还要上班,晚上呢,我们就一起回爷爷奶奶家吃晚餐,等你大一点,妈妈会带你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去提灯笼;或许,有的地方还有花灯可以看。这是你爸爸所生长的广州,他们所习惯的中秋节。

  而妈妈小时候的中秋节呢?宝贝,你闭上眼睛,妈妈带你回台湾过中秋。

  台湾的中秋节是不用上班上学的,在几天甚至几个礼拜前,我们就约好大大小小的亲戚朋友,中秋节当天晚上大约五点半,聚集在小阿姨,也就是你小姨婆的工厂里,要做什么呢?我们要烤肉。

  小黎笆,你看,桌上有好多的月饼、饮料,还有你小姨婆从一早就开始准备的腌猪肉片、鸡翅、玉米、虾子、排骨、香菇、蔬菜、鱼……好多好多的东西。还有你看到了吗?这是你小丈公特地跑到东港买的螃蟹,他煮的螃蟹是最好吃的了。

  亲爱的小朋友,你看到这个很壮很壮,很努力地吃着肉的大块头了吗?这是你的忠杰舅舅,也是妈妈的弟弟。还有这个,躲在一旁不出声,安安静静地吃着螃蟹的,这是你的小乔表姨,是二姨婆的女儿喔!你如果不吵她,她可以吃掉四五只螃蟹呢!对了,你看看妈妈的旁边,有一个老是跟在妈妈身边的漂亮阿姨,这是苇晴表姨,从小就是妈妈的跟屁虫,也是妈妈最疼爱的妹妹。宝贝,你抬头看看,有没有看到绚丽的烟火,我们中秋节都会放烟火,还有冲天炮,我们会往月亮的方向射去,希望将嫦娥打下来当新娘……”

  “妈妈带你回台湾过中秋”,温婉的一句话,却令身在大陆的我们心酸。

  节庆文化是中华传统文明最直观的表达。而传统是什么?不是形式,不是教育,是爷爷奶奶塞在我们贴身小棉袄里祖传的东西,是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习惯,是你离开故土的时候,背上身的乡愁。

  余光中曾经在古都金陵背上自己的乡愁,一生难舍。谁知今天的台湾姑娘,却要回到台湾,才能找回属于中国的记忆。

  这种恐慌,就像我到香港之后,才发现我用来证明自己“中国人”身份的许多印记,竟然模糊不堪。许多在香港的内地朋友,在被问起家乡哪里最好的时候,会说有几家星巴克,有几条酒吧街。老外疑惑的表情让我心惊,却没有办法。我也听不懂戏曲,不懂得祭拜之礼,不晓得中秋节要看花灯,甚至无法跟他们解释,农历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过清明、端午、中秋、重阳。

  在外国人面前,我只能随口哼几句残破的方言,吟几首零碎的古诗,来证明我出生长大的江南,曾是中国最风情万种的地方。羞愧难当。

  看到这两天内地新闻,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节假日调整方案。“五一”黄金周被拆散,清明、端午、中秋各放假一天。恢复传统节日,在各界学者、教育家、海外人士奔走呼号了许多年之后,终成现实。

  可这又如何呢?节日中断了五六十年,民间风俗已渐渐为人所淡忘。中国迎头奔向新生活的动力仍在,势头仍猛,如今复兴传统节日,尴尬之处,反倒是像另一桩的素质教育事件了。

  节日可以复兴,传统,岂是那么容易重新激活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田青曾经把传统节日看作民族的身份证:“这些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它们和其他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道塑造了我们民族的形象,生成了这个民族身份的基因和"身份证",成为这个民族的整体记忆。”

  但同时,他也无奈地承认:“今天发生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建设性破坏是自觉自愿的,几乎所有的民族民间的文化都在被我们自己无情地抛弃。你去北京南城随便找一个四合院进去问问,哪一个住户不盼着赶紧拆迁?不把搬进那毫无美感和特色的新楼作为他们的最大愿望?西北著名的"剪花娘子"的剪纸在欧洲可以卖高价,但她自己家里却不贴自己剪的窗花,墙上贴的是港台歌星的照片。实际上,传统文化被整个民族、整个社会都视为"落后"而急于摆脱的时候,才真正面临釜底抽薪式的最大的危机。”(作者系香港媒体人士)

  照片:2007年6月19日,香港最大型的端午节龙舟比赛——赤柱国际龙舟锦标赛在香港赤柱海滩举行,共有208支队,超过4000名选手参赛,成为香港最富中国传统节日色彩的节庆活动。笑云摄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