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发布研究成果:中国碳排量约1/4是为外国"服务
一味指责中国排放问题,不公平
□晨报特派记者韩小妮(印尼巴厘岛12月12日电)
如果一件产品由国外的公司在中国制造,然后又出口到世界各地,那么到底谁该为制造这一产品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负责?当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的快速成长受到一些指责时,这个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已成“内涵能源”净出口大国
“中国已经成为内涵能源的净出口大国。”日前,中国社科院在大会上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
所谓“内涵能源”,是指产品上游加工、制造、运输等全过程所消耗的总能源。由于中国有大额的贸易顺差,因此具有相当巨大的“内涵能源”出口净值。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潘家华研究员介绍说,2006年,中国“内涵能源”净出口高达6.3亿吨标煤,相当于排放出10亿吨二氧化碳。
潘家华指出,外贸进出口商品的内涵能源问题往往都被忽略,依据产品生产来讨论一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义务是不对的,应该按照产品消费。
2个月前,由英国政府出资,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进行的研究也与中科院不谋而合。研究结果显示,在2004年,中国净出口产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11亿吨。
中国社科院研究的支持者、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的首席代表欧达梦指出:“这些数据证明了那些享受中国制造的商品的发达国家,对中国能源和排放的快速增长也负有很大的责任,一味指责中国的排放问题是不公平的。”
发达国家有“外包”趋势
潘家华告诉记者,现在发达国家正有着将更多的制造工业“外包”的趋势。
一些国家将高污染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减少自己的排放量。这样,虽然单个国家达到了排放目标,但全球的碳排放总量却增加了。
在中国净出口的“内涵能源”及其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美国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2004年,美国进口产品所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18亿吨,相当于该国2004年碳排放量的30%。这些产品中有许多来自中国。
对此,潘家华指出,尽管从短期来看发展中国家能够吸收发达国家的专业技术,满足快速工业化的需求,但长期下去,将导致能源供给安全、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
为此,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贸易产品出口的“内涵能源”问题。最近,我国出台了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的外贸政策,显示了我国适当牺牲贸易利益换取环境利益的决心。解放网-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