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基文 |
早报环境事务记者 周晶璐发自巴厘岛 早报记者 马毅达
“这是我们一代人所面临的道德挑战。不仅全世界在关注我们,而且更重要的是,子孙后代也依赖我们。我们不能剥夺子孙的未来。”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以如此重话揭开了气候变化大会高级别会议的序幕。昨天,潘基文呼吁制订启动新一轮气候变化谈判的路线图,并希望在2009年达成最终协议。
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昨天则批评美国阻碍了巴厘岛会议的谈判进程,不过他相信在未来几天内会议会出现突破。
设定2009年期限
由于之前一天,阿尔及利亚发生了针对联合国人员的恐怖袭击事件,昨天的巴厘岛国际会议中心戒备森严。
早上7点半左右,早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工作人员已开始忙碌,会议中心大门左右两个入口被分割开来,左边入口铺设红地毯,供领导人直接入场;右边入口供代表出入。媒体如果要进入会场,必须经过至少5道安检关卡。
上午10点,东道主印尼总统苏希洛第一个步入会场,紧跟其后的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马尔代夫总统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迈克尔·托马斯·索马雷等领导人也出席了开幕式。
潘基文在演讲前,首先谴责了阿尔及利亚的恐怖袭击,他说:“没有任何理由可为此种怯懦攻击辩解。对于为人类最崇高理想工作的联合国官员以及与他们一起遇难的无辜平民的牺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全体与会人员也一起静默片刻,为遇难者默哀。
随后,潘基文开门见山:“我们在此开会是因为不能再模棱两可了。科学证据是明确的,气候正在变化,产生的影响是可见的。现在就要采取行动。”他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必须一起努力。“大气层无法对一个亚洲工厂的排放、北美一辆越野车的尾气排放或南美、非洲毁林造成的排放区分。这种共识必须公平,体现责任相同但负责程度有别的原则。”
潘基文说,公正问题至关重要。“气候变化影响到所有人,但对每个人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应对能力最弱者受到的打击最大,引起气候变化责任最小的人所承担的后果最大。我们有消除这种不公平的道德义务,我们有责任保护最弱势群体,这就是为什么任何协议都要让发达国家继续在减少排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奖励机制。”
潘基文呼吁各方在2009年达成拟议中的所有协议,使《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第一承诺期结束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不致中断。
本次巴厘岛大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拿出一份2012年后《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路线图。只有达成这样的路线图,各方才可能在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完成谈判。
潘基文坦陈,达成一项全面的气候协议并非易事,因此他对台下的代表提出期望:“你们在此承担着明确的任务。如果我们离开巴厘岛时没有取得所要的突破,我们不仅辜负了领导人的期望,还将辜负指望我们找到解决办法的人,即世界各国人民的期望。”
援引林肯名言
东道主印尼总统苏希洛对潘基文的话表示赞成:“我们正在进行人类文明史中最伟大的项目。这里能发生的最坏的事情就是,会议结束却没有达成任何共识,没有任何突破,像往常一样就是些交易。”
苏希洛说:“从北京到孟买,从雅加达到京都,世界上每个大小城市都遭受了气候变化的影响。美国应该迅速加入我们的队伍。”话音刚落,全场掌声热烈响起。
发言结束后,苏希洛还播放了一首自己谱写的环保歌曲,大屏幕上播放了MV,一群学生站在瀑布前高唱“我们齐聚巴厘岛,为世界更美好……”,歌曲播放到一半时,苏希洛兴起,提议各国代表一起高歌,不过大多数代表选择了安静聆听。他刚在10月底推出首张音乐专辑《我对你的渴望》。
会上还播放了IPCC主席帕乔里在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的致辞。帕乔里昨天对大会进展表示出了担忧,他说:“在我看来,最后几天我们被困住了,我们的确没有取得新进展,我真的希望在未来两到三天里出现真的突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则警告说,如果没有行动,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将可能使全世界陷入混乱,到2010年将可能产生高达5000万的“环境移民”。他援引美国前总统林肯的话说,要知道你今天回避了责任,它明天仍然在。
陆克文成明星
当大会主席宣布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即将发表演讲时,会场响起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掌声,持续了足足20秒钟。陆克文低着头,推了推眼镜,有些腼腆地走上演讲台。“就在今天早上,我向潘基文秘书长递交了《京都议定书》批准书。我这样做是因为我相信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道德和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全世界的谈判中,澳大利亚已经准备好担负自己的责任。”他说。
陆克文承诺,澳大利亚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0年的水平上减少60%。他说,在明年收到政府支持的经济学家罗斯·加诺特的气候报告后,澳大利亚将会执行“实在的”、“生机勃勃的”短期及长期减排目标。
他强调,减排目标必须落实成真正的行动,转化成事实。“所有发达国家,所有发达国家都应该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的义务。”他重复了两遍“所有发达国家”,“所有”还加了重音。
此外,陆克文还表示,富国有责任给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可以通过技术转移、财政刺激及提供适应援助的方式。我们不可能单独完成这些。”澳大利亚还承诺将在不同国家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为澳大利亚政府进行气候变化评估的经济学家罗斯·加诺特表示:“如果要解决气候变化这个世界性问题,所有国家,包括中国和印度,都需要打破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之间的联系。”他说,中国和印度经济的显著增长也刺激了澳大利亚经济,在过去四年里,澳平均收入增加了10%。但他指出,中国和印度非常依赖煤,这些煤大都来自澳大利亚,“如果中国和印度能找到既保持经济发展又确保低排放量的方法,将会非常符合我们的利益。”
美国基层在行动
虽然美国政府立场强硬,不过第二批来自美国各州和各城市的官员昨天也抵达巴厘岛,他们似乎想要表示,并不是所有美国官员都反对减排。“我们是在为日后的国家政策做铺垫。”她率领的加州代表团有30人,甚至比一些国家的代表人数还要多。工作人员还试图与注重环保的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建立视频会议连接。
同时,美国的城市也在行动,纽约已决定在2030年前减排30%,市长布隆博格也会在本周五在巴厘岛发表讲话。对州政府和市政府的竞争,美国代表团团长哈兰·沃森说:“这给了世界一个领略美国观点多样性的机会。”ClimateRegistry的发言人南茜·海伦说:“这就是真正的民主。在其他国家,上面告诉你该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但在美国,各州在引领联邦政府。”
谈判关键点
最后期限所有国家的代表都必须决定是否要在2009年前制定2012年后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框架,以给予各个国家足够时间去批准新协议。任何延迟对于在《京都议定书》下建立的碳排放市场都是灾难性的。各方能否在12月14日大会结束前拿出路线图,仍然难以预料。
减排目标欧盟希望巴厘岛会议能让发达国家同意在2020年前将排放量减少25%~40%。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其他一些国家反对这个提议,环保人士则认为,富国必须带头行动,否则其他国家不会退让。
森林问题在此次谈判中,森林问题是争议最少的问题之一。各国代表已初步接近达成一致,要求各国政府在未来两年更细致地考虑相关机制,奖励那些不砍伐本国森林的发展中国家。此举将促使富国每年向穷国支付巨额美元。协议还可能设立一些试点项目,评估森林的固碳能力。
技术转让发展中国家非常关心发达国家清洁技术的开发与转让问题,但双方交锋激烈,在这一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只能留待来年另行讨论。来源: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