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新闻中心 > 公益 > 公益人物 > 阳光关注
我国流动人口达1.4亿 “我只想换个活法”(图)
时间:2007年12月13日08:56 我来说两句

图为一对要回家的农民工夫妇再次看一眼自己参与建设的高楼  沈国新摄
图为一对要回家的农民工夫妇再次看一眼自己参与建设的高楼 沈国新摄

图为人潮涌动的流动人口大军  肖恩摄
图为人潮涌动的流动人口大军 肖恩摄

  中国流动人口调查•现状篇:改变命运的流动

  开栏语

  我国目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大多数农民从农业领域转移出来,在城乡流动就业,这种情况将伴随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流动人口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时,由于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的主体,举家迁移、滞留城市的现象比较突出,加剧了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状况,增加了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流动人口既是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也是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重点对象。妥善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日益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中央综治委即将出台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见。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中国流动人口调查”报道,从流动人口生存的现状、面临的难点以及各地各有关部门如何破解难题,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扩大公共服务、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展开报道。

  法制网记者 张亦嵘 杜萌

  流动人口,通常指为就业、生活,离开其户籍地或法律意义的住所地的人口。中国的封闭在开放的瞬间被打破,离开土地的农民或蹒跚独行,或仨俩结伴,或成群结队,或扶老携幼从穷乡僻壤走出来,涌向都市,涌向沿海,涌向每一个他们认为能给他们带来机会和希望的地方:开机器、盖大楼、挣大钱,换个活法!这是一幅极为壮阔的迁徙画卷。这画卷中,跳动着无数个传奇和故事,平淡的、惨烈的、屈辱的和奋进的,这些传奇和故事改变着流动者的命运,劳作为活着,也为活得更好,青春在劳作中流淌,当劳动不再仅是谋生的手段,流动的劳动者完成了城市化进程中无人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我不知道 “三险”跟我有什么关系

  在北京东直门莱福斯广场的工地上,吕伯成放下手里的扫帚,抬头望望22层高的大楼,这座平地而起的大楼是他和200名建筑工人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亲手建起来的。眼下快竣工了,过不了多久他们会去新工地建新的大楼。

  吕伯成今年52岁了,家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乡下,老家有妻子儿女,出来前以种稻谷棉花为生。他说,4年前离家打工,出来前就盘算过,一要钱能拿上,二要身体受得了,转眼4年过去,一切还好。他先在南方,来北京也就一年。

  他说,北京好,雨水少,做工的日子多,这儿都是包工,啥时干完啥时下工,有人技术好,下午三四点钟就回工棚了。在北京,公司每月发给每人100元零花钱,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借钱,可以申请,额度不能超过全年兑现工钱的总数。去年他揣了1万元带回家。

  在南方打工时,雨水多,尤其上半年常下雨,雨大得出不了工时,就歇了,但老板不发钱。老吕到过的建筑队都是一年一结账,不拖欠。不论南方北方工地,他的工钱每年平均下来也就是每月千元。北京这家建筑公司是江苏的,住简易楼式的工棚,冬天有暖气,工地有食堂,用饭票吃饭,年终发工钱时要扣除饭费,他每月需用350元至400元饭费。老吕被指定做卫生,负责打扫工地、食堂、厕所,每天工作9小时,他不愿干这活计,因为干这活儿挣钱少,可“领导”就让他干这个,只好服从。在别的工地,他做过杂工。问什么是杂工,他说,就是机械化达不到的地方,工人要挖填土方、运送建筑材料。

  记者问,这把年纪才出来做工,为啥不早些出来呢?

  老吕说,为给儿子成家,26岁的儿子娶了媳妇,他成就了家里的这件大事,才出来挣钱,老伴儿和儿子在家里种田。他挣钱可不是为了要出生的孙子或孙女,是为自己和老伴儿养老。他说,挣的钱不给儿子,他们日子才有机会。

  做工万一出了工伤咋办?他说,这4年里,他工作过的地方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儿。莱福斯广场工地对面有家建筑公司发生了一起工人意外工伤的事,他听人说,那家建筑公司的老板出钱,按照伤残等级补助摆平了。到底发生工伤后有哪些补助事项和补偿的具体数额?老吕说自己不知道上面是怎么规定的。

  问老吕是否知道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比如,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办了没有?他说家乡宣传过这事,但他没记住,也没关心,他不知道这些保险跟他往后的日子有什么关系。

  不给工钱 我决不饶过黑心老板

  记者是在去浙江省平湖市的路上见到赵仕艳的。那时,他正在中埭路段一家工地上做工。一身破衣服,一脸沧桑,手很大,握着钢筋要切断。

  他说自己是四川绵阳人,家在一个小小的镇子上,分责任田那年,他就种田,麦子、水稻、玉米、花生什么都种过,只是家里的地太少,就二亩不够种,才出来打工。问他什么时候离开家的?他说有十来年了。青海、新疆、广东都去过,青海、新疆风沙大,不好活,就去了广东,可广东社会有点复杂,消费水平又高,剩不下钱,他才来了浙江。问他干过多少个工程?他说记不清了,一个工程干三四个月,干了十来年,谁还记得干了多少个工程?总是这个工程完了再找一个,有时没干完老板不厚道,自己也会走的。

  来到平湖七八年了,这儿的人好,气候也好,就留下了,把老婆孩子一起从绵阳接来了,老婆在艺浦镇上的一个日资厂里打工,一个月能挣个一千四五百元,孩子已经上到小学六年级,调皮得很,每天总要五十几元零花钱,鬼知道他怎么花!家里三口人,每月的开销怎么也要一千五,租房还要两百多,加上三百烟酒钱,正好是他的工钱。

  中午都是自己带上米和菜在工地上做着吃,老板不管饭,工钱一天80元,月月清,工地上的活,干一天有一天,下雨歇工,没钱。一天要干十来个小时,反正他有力气,比当地人能挣。他在这没入社保,养老保险在家里入的,他把钱寄回家,爹妈给他交。六年前,家里就盖了新房,是个二层小楼,底层是铺面房,顶层是三室一厅,当年气派得很,现在一般般了。盖房的钱就是打工挣下的,不多也就四五万元。

  问他有没有被拖欠过薪水?他说从没有过,要是谁不给他工钱,他决不能饶过黑心的老板!说这话时,夕阳撒在他的脸上,一脸的豪气。

  问他过年回家不?他说不回。等儿子念完了初中,全家回!现在家乡也发展了,不少浙江人在那儿做生意,儿子回家读高中,那个时候再想想自己做点什么?现在想也没用,不是么?他问记者。

  只要自尊 别人就轻贱不了我们

  周婷亚离开长江边上的那个叫丰都的小城时,只有16岁。念了初中,她说什么也念不下去了,因为他爸爸为给她添个小弟弟,辞掉了工作,家里那一亩山地无论如何也难养爷娘老子和他们姐弟四人。

  为挣钱,为帮爹妈,她和一个同乡搭上东下的江轮一路漂到南京的,当天又乘火车来到了无锡城里这家很有点规模的餐馆。没有歇息,当天就做了服务员,一天5元,管吃住,一个月下来一天不歇也就150元。那年是1993年。

  活儿熬人,除了做卫生刷碗筷,就是端盘子,端盘子有讲究,手怎么托,菜从哪个口走,还有倒酒,先谁后谁,错了,客人要给你白眼,此外就是站在一边看那些男男女女们喝来吃去。那会儿她小,带来的辣子吃完了就想家想妈,想凭啥本地人就可以对她们这样呼来喝去,想归想,还得老老实实地上班。第二个月,工钱涨到300元,老板说,好好干,还给你加工钱。她那时年轻,除了想挣钱,还想找个能说个话、给自己壮壮胆的人。没多少日子,她看上了当大厨的同乡,于是两个人的恋爱就在这“你烧菜,我端盘”的循环往复中发展、壮大、成熟。

  恋爱是快乐的,可工钱总不涨她就不快乐了,男友先走了,换了个小店,老板每月给开2500元。她咬咬牙也走了,可只干了一年多,她又回来了。她说,那店老板的工钱虽多给了几个,却不尊重人,来了有钱有势的客人就让她陪酒,她不干,自己虽没几个钱,却有尊严,尊严是钱买不来的。忍了几次,终于有次没忍住,没轮上老板炒她,她把老板炒了!只要自己自尊自爱,谁也轻贱不了你!她又回到当初的餐馆。

  1998年当她的工钱涨到600元时,俩人结了婚,第二年有了个儿子。她只歇了一个多月就上班了,孩子由她雇的保姆带,她挣的钱付完保姆的工钱也就剩下一二百元。没法子,谁叫她不会带孩子。

  此后,她还真觉得跳槽没多大意思了,哪的老板都一样,都没把她这个外来妹和本地小妹一样看。餐馆给本地小妹都上了社会保险,可没给她们这些外来妹上,弄得一同来的姐妹都走了,就剩下她一个。还有那些领班,没一个是外来妹,都是本地的,她就想不明白,她干了这么多年,哪点儿业务不如来了就当领班的本地人。她不走是因为她觉得老板还行,不那么过分,只要下了班,不干涉她们的。她就又打了一份工,给一家有钱人做小时工,拖拖地,擦擦窗,抹抹桌子,晒晒被子,一个月下来能挣600元。

  她说,这十来年,她还真悟出些道理,要是让她再活一回,她会好好念书的。读书好,能懂道理,懂了道理就能待人宽容,就能遇上事多为别人想想,谁有个难处,就该伸把手。就是给人做小时工,她也萌生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服务员吃的是青春饭,再过几年,岁数大了,就是老板不炒她,她也干不动了,所以现在有空读读家政方面的书,做做准备,她想再攒上几年钱,凑个四五万元,回家乡的小城开个家政公司,肯定能活出点儿滋味。

  做个小贩 我被“城管”追得满街跑

  34岁的朱迪华生命的一半在流动中,17岁那年一头撞进深圳,6年后又去了湛江,在韶山关当过两年包工头后,来杭州打零工,眼下他和老婆在杭州市一个叫瓜山的社区做水果贩子,生意还过得去。

  朱迪华的老家在湘西一个叫双峰的小县里,祖祖辈辈都是赤脚的农民,他上过一年初中,家里穷就不念了。17岁的那年,有个去过深圳的朋友回来和他说,深圳好,钱好挣哩!朱迪华的漂泊就从朋友的那句话开始了。

  挤了几天火车,朱迪华到了深圳,真长了见识,小楼也比县上的大楼高出许多,街上明晃晃,白天黑夜都是人,不像家乡天一黑,人就都睡下了。朱迪华在深圳找到的挣钱营生是卖小箩,一种居家过日子用的筛面的家什,卖了三年小箩,他挣到的钱把家里的土砖老屋变成了红砖水泥造的大屋,三个兄弟一人一间,老爹老妈说的那句话,让他现在想起来都感动:还是老二有出息!这还不算,他还给自己娶了一个在周边村子里都说得过去的媳妇,只是第二年生儿子没够上法定婚龄,被罚了3000元。可说这事时,他脸上分明漾溢着幸福。

  做小贩不苦,但熬人,没人买,心急,人来了,讨价还价,心烦,一出来就是一天,有时候真没人买。但更不痛快的是朱迪华做小贩时,常要被“城管”和“工商”们追得满街跑,他也被逮着过几回,小箩都被没收了,还罚钱,心痛归心痛,生意还要做!一个小箩本钱不过几角,却能卖四五块,只要接着干,就能挣回来!

  和媳妇又卖了三年小箩后,夫妻俩去了湛江,这回不光卖小箩,还卖小锅、小桶和他能想得起来的小杂货。挣下些钱后,他又去韶关当了两年中国最小的包工头,给韶关的一个水电站做工,伙计是他从家乡带出来的五六个表亲。

  他说,他们连他还不如,他好歹识些字,那几个表亲身上除了一把子力气,啥也没有。那两年,他上面的大包工头还真没拖欠过他工钱。他说,这是因为他在包工前,考查过上家的经济能力和信誉。他看过他的真身份证、房产证,他要赖他们的钱,他就去法院告他!因为朱迪华有个表叔是当地法院的,能给他出主意,不会让他吃亏。

  朱迪华是6年前来的杭州,韶关的工程完了,有个朋友说,杭州也行,地方美,钱好挣。来杭州后,先做零工,砌大楼,一天50块,天天结,没吃亏。钱挣下了,开个小店,把在广东打工的老婆叫来一起卖水果。

  问朱迪华,对这个城市有没有认同感?他说,他只是半个杭州人,因为他的根还在湘西,那儿有他的父母和已经12岁的孩子。

  夫妇俩一个月的饭钱三百元就够了。他说节俭是为了攒钱,将来买个楼,把爹娘也接来,可他也知道杭州的房价高,所以买房子还是他的梦。

  背景资料

  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4亿人

  年龄主要集中在16至40岁

  农民工构成流动人口主体

  多数从事建筑装修制造业

  流动人口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下相对一地户籍人口而产生的概念。流动人口大量出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而必然产生的社会现象,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体现。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其中绝大部分是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对农民外出务工采取了积极引导政策,流动人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200万人增加到1.4亿人,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且每年以600至8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为这些地方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加剧了这些地方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状况,增加了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压力。

  由于盲目无序流动、就业无着,使一部分流动人口为生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目前刑事案件高发,其中侵财性案件占70至80%,多数是流动人口所为。

  据调查显示,在现有流动人口中,年龄主要集中在16至40岁之间,其中不少还是第一代“民工潮”的子女。从身份构成看,农民工构成流动人口的主体,主要集中在从事体力型职业上,多数是建筑、装修、制造行业,其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80%以上,未接受过培训的占70%以上。这些流动人口大多分布在城乡接合部或者“城中村”,形成低层次经济圈和生活链。近年来,流动人口举家迁居城市或在城市长期定居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成为流入地的“新居民”。

  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长并维持在较高水平。据有关专家测算,从现在到2015年,农村至少还将有2.5亿人口转移到城镇,届时流动人口有可能突破4亿人。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 精华区 辩论区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唯一能打出【范特西】的输入法!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公益展示
山村教师挖煤帮贫困生
山村教师挖煤帮贫困生
盲人教师感动中国
盲人教师感动中国
山东母亲捐肝救子
山东母亲捐肝救子
关心重庆癌症姑娘
关心重庆癌症姑娘
救助被害打工少女
救助被害打工少女
·粘在铁轨上的童年
·救助羽萧
·研究生寻找出走姐姐
·新生代民工的隐忧
·查看更多
    搜狐视觉
爱心助学
爱心助学
留守儿童
无偿献血海报评选
·爱心助学公益广告
·艾滋病的公益广告
·环境保护公益广告
·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吸烟有害公益广告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