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宁波今后可借助电脑对900岁的古建筑保国寺进行“CT检查”,以解开困扰专家的诸多保护难题--虫蛀霉变。这套系统还有助于破解大殿“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的千古之谜。 |
| |
保国寺做全身CT欲破千古之谜 |
本报讯 前日从正在举行的保国寺大殿现状解构和虚拟维护陈列展示上了解到,宁波市成功开发了保国寺大殿科技保护专用软件,今后可以借助电脑对这座900岁的古建筑进行“CT检查”,以解开保国寺古建筑至今仍困扰专家的诸多保护难题。
据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馆长余如龙介绍,从今年4月起,博物馆和同济、清华及浙大等高校合作开发实时监控软件,如今第一期任务已经完成,和过去的传统保护相比,新的实时监控软件使电脑能对古建筑时刻进行“全身检查”,也时刻提醒专家可以进行何种程度的保护。
保国寺介绍:
保国寺作为浙东名刹位于宁波市江北区灵山之麓,四周群山环抱,风景秀丽。该寺创建于东汉,当时名为灵山寺。唐广明元年(880)改名保国寺。现存大殿建成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是江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营造法式”的实物教材。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保国寺已成为一个拥有唐(经幢)、宋(大殿)、明(厅堂)、清(天王殿、观音殿、钟楼、鼓楼)和民国(藏经楼)等各个时期的木结构建筑群体,其周围还有灵龙泉、青幢亭、望海尖、涵秀潭、梅林等五大景区的多个景点。
大雄宝殿建筑风格特异,巧夺天工,是保国寺建筑之精华。大雄宝殿是寺内主建筑,重檐歇山式,是江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其面阔三间(11.91米),进深三间(13.35米),成纵向长方形。大雄宝殿气势雄伟,全部结构皆用斗拱裼 巧妙衔接和精 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钉而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的重量。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