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祖国8年的澳门,已从一个较少被人关注的边陲小城,成长为蜚声国际的知名城市。这个年轻的特区仿佛一个怀揣激情、勇气的活力少年,遇到成长的最好的环境,向世人展现出自信阳光的笑容。
“目前澳门的经济发展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机遇期,过去8年的成果有目共睹,各种数据和实绩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澳门经济建设协进会理事长杨道匡在分析了澳门经济现状与发展前景之后,向记者作出上述判断。
GDP年均增速12.1%
这位学者出身的立法会议员喜欢用数字说话:过去7年澳门GDP年均增速达12.1%;2007年的财政盈余比2000年增加逾30倍;特区政府外汇储备7年增加2.73倍;至2006年底,外来直接投资累计达到519.4亿澳门元;新组公司过去3年年均增加2800家;访澳游客6年增加1.4倍;国际评级机构纷纷调高对澳门经济前景、竞争力和信用的评级……
列举了这些数字和事实后,杨道匡说,8年来,特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对外国际收支平衡及控制通胀和物价。以上述指标衡量,澳门特区政府过去8年的经济施政目标前三项已做得相当好。
得益于基本法的落实
杨道匡分析说,澳门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归功于基本法得到贯彻实施,正因为澳门原有的自由港、低税率、财政税收政策、自行制定旅游娱乐政策等基本因素,在回归后得到保持并继续发挥作用,澳门的经济才获得了稳定发展的基础。同时,特区政府逐步开放市场,改变原有的专营制度的开拓实践,更对澳门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杨道匡强调指出,2003年是一个有特别意义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内地开放了部分城市居民以个人身份游澳门,并与澳门签署了CEPA。在澳门市场开放和内地相关政策的综合作用下,澳门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但杨道匡也分析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澳门产生的新问题。杨道匡说,澳门目前供给不足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企业家的管理和竞争能力、专业及管理人才。同时,特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博彩业管理政策也有待完善。在诸多供求不平衡中,土地和人力资源两项要素供求差距最大。
杨道匡说,澳门是一个以旅游博彩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型经济体,在经济强劲发展的同时,产业单一化的倾向十分明显,为此,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澳门经济应适度多元发展。如何根据澳门的实际情况实现这一目标,澳门各界都在关注。
杨道匡认为,如果特区政府的经济政策从特区成立初期的锐意开放市场和着力推动经济增长,调整为适当控制增长速度和着力推动适度多元发展,他相信,澳门经济必将实现均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小城市迈向国际化
澳门空间狭小,但是个有胸怀的国际化城市。回归8年来,澳门已成功举办多项大型国际性综合运动会。从2005年的第四届东亚运动会、2006年的首届葡语系运动会,到2007年的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澳门共接待了来自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运动员、教练员和记者。出色的组织能力和热情友好的服务,让澳门在国际上赢得赞誉。而一年一度的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更得到国际参展商和买家的认可。
空间狭小是澳门迈向国际化的不利因素,但是澳门却将整个城市打造成了一个大平台,让往来客商在此交流沟通、洽谈合作。目前,澳门正利用自身优势成功发挥着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经贸合作平台的角色,并为内地企业走出去、外国企业进入内地充当着中间桥梁。
回归以后,澳门更多地获得国际间的尊重。目前,共有76个国家和地区同意给予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待遇。9个国家给予澳门特别行政区旅行证持有人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待遇。澳门人行走世界,经商学习,是澳门人,也是中国人,更是国际人。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让澳门的文物保护工作与文化遗迹一起走向世界。
在澳门大踏步迈向国际化的路途中,澳门的名字更像长了翅膀,飞越山川海洋,飞向四面八方。越来越多走出澳门的人拥有了相同的经历:当他们向外国人介绍自己来自澳门时,对方会立刻点头表示:“澳门,我知道。”
8年的努力、8年的巨变,为澳门增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使澳门拥有了令人鼓舞的可持续发展前景,也给了澳门更宽广的胸怀和更坚定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