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现场探访“三线两段”通车实况
市民争相体验 轨交新线“爆棚”
外高桥3路968路今起调整
□记者 王建慧
晚报讯 为配合轨道交通六号线开通,方便市民出行,自今天首班车起,调整968路线路走向,同时公交双三线调整并更名为外高桥3路。
| |
调整后的968路起讫站为秋霞路张杨北路至吴淞公交客运站。
调整后的外高桥3路(原双三线)起讫站为五莲路双桥路至港城路地铁站。
6号线 世纪大道换乘有点“晕”
□晚报记者 王建慧 摄影报道
今天上午8:15,记者来到浦东世纪大道站换乘大厅,昨天还是二、四号线换乘的导向标志,一夜之间全部翻新,令人眼前一亮。已经有不少前来乘坐6号线的市民早早到达了大厅,向工作人员咨询通车的时间。
6号线首次采用门式闸机
记者乘上了从这里始发的首列6号线,方向为济阳路,列车9点半准时发车,这时车上已有5成乘客。许多乘客都在站台上留影,记录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世纪大道站外,6号线与其它线路最大的不同就是改变了“三杆式”进出闸机,而是采用近一米宽的“门式”闸机,乘客即使拖着大件行李也能通过。
走出“内圈近外圈远”误区
记者又来到4号线站台发现,屏蔽门上标有“内圈”和“外圈”字样,但大多数乘客并不理解其含义。
据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四号线实行的是“O”字型的环线运营方式,所以没有起点站和终点站之分,如以宜山路为分界点,有“内圈”和“外圈”之分。所谓“内圈”就是指从宜山路站出发,朝中山公园方向行驶,即“顺时针”运营;而“外圈”则是指从宜山路出发向上海体育馆方向行驶,即“逆时针”运营。
“按照地铁运营票价的计算方式,票价都是以最近的线路来计算的,即使绕了圈也是‘费时不费钱’。”工作人员表示。东西站厅走错无法回头在2、4、9号三线换乘大厅,记者看到两位结伴而行的中年乘客望着导向标志没了方向,原来他们乘4号线到世纪大道后,想从东面(B区)出站,因没注意导向标志,却从西面(A区)闸机出站了。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世纪大道站是“丰”字型结构,即2号线在当中,4号线和9号线在两边,这3条线都是在地下二层平行运营,而6号线则在地下一层,东面为B区,西面为A区。走错方向尚未出站的乘客,可重新回到站厅,但如果已经出站就无法回到站厅了。
8号线 首班车13分钟就“爆棚”
□记者 王智宇
晚报讯 8号线是杨浦区首条地铁,也是中原地区惟一通往市中心的轨道交通。
早上7点半,记者来到8号线江浦路站看到,已有不少市民前来等待首班车。
“我早上7点就来了,一定要坐一次首班车。”家住中原的中学语文教师王蕙清告诉记者,“以往到市中心上班要换两辆车,高峰时段至少2个小时,但现在,估计20分钟就搞定了。”
虽然是试运营首日,但不到四五站路,8号线车厢就已“爆棚”。除了黄兴公园站试运营的首班车上不接受市民自己购票登车外,其后的延吉中路站开始一直到四平路站,每站的上客人流都很大。从9:25发车至9:33抵达江浦路站,原先空余了将近一半的座位已座无虚席,9:38抵达四平路站之后,车厢内已是摩肩接踵。
记者发现,在人民广场站以前,8号线的沿途站点基本都是“只进不出”,从而造成了“爆棚”的景象。
不过,热心的市民还是对8号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增加车内拉手。
“车厢内只有正中间上方有一条不锈钢拉手,但是两边座位上方却没有拉手”,随着客流量的逐渐增加,市民尤阿姨突然发现自己有些站不稳了。一些同行的市民也表示,8号线的客流量肯定不小,今后高峰时段出行如果没有足够的拉手,就很可能造成意外。
9号线 公交“摆渡”不到10分钟
□记者 王建慧 实习生 李洋
晚报讯 上午9:15,记者来到3号线宜山路站,看到有专门的换乘短驳车停在地铁出口,需换乘9号线的乘客出站不用刷卡,可以直接前往换乘。顺着公交指示,记者很方便地找到了公交短驳点,只见等候车辆驳运的市民已经排起了长龙,三辆公交短泊车正在原地待命。
公交公司调度员陈先生告诉记者,往返的短泊车辆总共有10辆,营运时间从早上5:40开始,直至晚上20:30才结束。在正常情况下6分钟1班,高峰时段13分钟一班,基本可以满足往返乘客的需求。
上午9:34,第一辆公交短驳车从宜山路站驶出,在工作人员的指示下,排着长队的乘客们井然有序地依次上车,在短短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车就开到了9号线桂林路站,市民们纷纷表示非常方便。
随即,记者走进9号线桂林路站,候车的乘客可谓人山人海,列车到站后市民们便争着一拥而上,现场情况比较混乱,车厢内也十分拥挤。负责维持站台秩序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线路是首日开通,前来乘车的客流量比预计的要多得多。
记者采访了几名出站的乘客,他们一致表示:虽然今天车子比较堵,但还是大大节省了花费在路上的时间,9号线的开通着实为市民的上班出行带来了便利。
导向标志断电也可自发光
□记者俞陶然
晚报讯 今起,市民在新开通的轨道交通9号线部分站点,可看到一种特别的逃生标志——地铁蓄光自发光型导向标志。依靠它,地铁站发生断电等突发事件时,乘客可在它们的指引下,安全到达地面。据悉,这种标志在黑暗中发光持续时间可长达15小时。
今年初,本报报道了《自发光标识可助地铁逃生》,介绍“稀土超长余辉蓄光自发光材料”可做成地铁逃生标志。如今,它们在上海地铁里有了用武之地。
据介绍,自发光标志在9号线的桂林路站、七宝站等站点亮相,分为地面疏散标志和楼梯指示标志两部分。前者铺在地铁站的地面上,每隔约1.2米设一个,如遇突发事件,一条荧光带就会展现在乘客面前,指引他们从站台前往出口。专家表示,这些标志只需白天吸光即可,且使用寿命相当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