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上善若水。
爱和善带着温度温暖了世界,同时也以其潜存聚集的巨大能量传导、辐射、播散。一年10个,五年50个,感动河北人物影响所及虽非如巨石击水,訇然滔天,却仿若湖中涟漪一波一波绵延不绝。
和平年代难有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盖世英雄,也难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壮怀激烈,所以也难以产生惊天地泣鬼神的荦荦大者。
从燕赵都市报感动河北人物诞生那天起,就决定了他的平凡和日常,他的草根和民间,他们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再平常不过的普通人,邻家大哥,隔壁小妹。但就是这些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埋头做事不求回报的姿态,使他们成为这个和平年代的英雄,同时也决定了他们的影响方式,如春雨入夜润物无声,将人们的眼睛打湿,将人们的心灵温暖,虽微弱,却坚韧,虽纤细,却执拗,将人世间的仁爱、孝慈、忠义等传统的道德元素及人性力量像种子一样植于大地上,并生根发芽。
患癌的军人少校隋继国,为宣传推行捐髓事业,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他死了,身后无数大学生与社会爱心人士站出来;热爱网络的邢台青年郭春辉,以“正义之师”清剿鸡鸣狗盗之徒,他死了,“正义之师”愈发坚强壮大,并在衡水、沧州等地复制;懂得感恩的美少女刘默涵,成立“默涵助学基金”,反哺社会,受惠者变成施惠者。见贤思齐,薪火相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故事,一个人在皑皑雪地上救过另一个人的命,那人要报恩,这人说你答应我今世你一定要救助一个人,就是对我最大的报恩。那人答应了,做到了,并对要报他恩的人也做如是要求,于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如绵绵瓜瓞,有如燎原星火。
(刘江滨 燕赵都市报副总编辑,“感动河北”评委)
隋继国:用生命洒下一路阳光 在濒死之境,他给妻子留下一份遗书,在亲人的泪水中毅然走出家门,跨上一辆自行车,行全国宣传捐献骨髓科普知识。“以我的真诚将冰山融化,一生向着太阳奔跑,即使到达不了太阳,也能获得一路阳光”成为他的绝唱。
2000年,被确诊脑癌和血癌的36岁少校隋继国骑上一辆破旧自行车,从天安门出发,一年跋涉6万里,散发自己印制的捐献骨髓救助白血病人的科普资料。孤独的呼唤仅如旷野中一个微弱的小火星。
两年后,隋继国在河北大学的一场演讲唤起500激情学子,初建的河北骨髓库中也从此拥有了第一批捐献志愿者。
2003年,隋继国因未得到配型逝于白血病。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史上,留下一个标志性的名字。
英雄身后不寂寞,个体的微弱星火燃亮了一束束火把,这火焰一天天扩张、耀眼起来……
旷野中的呼喊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往往最能够彰显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当生命倒计时开始时,隋继国刚刚展开人生最壮丽的篇章。
1998年,一纸“白血病”诊断书将隋继国推向人生绝境。当时全国骨髓捐献志愿者总数不到10000,大量患者因得不到相配骨髓而在绝望等待中死去。
濒死之境,隋继国觉得人生的意义和方向赫然明了:帮助中国建立起10万人以上的骨髓库。
2000年,他给妻子留下一份遗书,在亲人的泪水中毅然走出家门,跨上一辆自行车,始京津,过鲁皖,下浙闽,走川渝……一路留下旷野中对白血病救助的呼喊。
那个时候,城市匆匆的人流,没有过多留意这个脸色苍白、散发传单的男子。在一个偏僻的火车站,工作人员误认为他是搞传销的,毫不客气地驱赶了他。
医生断言他只剩下几个月。他将自己的生命大大地浓缩着。一本记录自己经历和心路的《挑战死亡》匆匆面世,他又张罗着义卖捐款,还到河北大学的礼堂去,面对那些学子们,动情地讲述着白血病人的渴望和中国骨髓库的拮据。
年轻的追随者们
张宏杰、石向东、苏明山、张庆伟、张天宫、刘英才……当年河北大学的50多个学生,很快组成一个志愿者团队,跟在隋继国身后,一起振臂高呼,走上街头宣传骨髓捐助。爱心掀起滚滚热流,志愿者签名很快突破500人。
然而,当时中华骨髓库资金不足,志愿者需自己花500元做血样检测。正在求学的孩子们一筹莫展。隋继国和学生们开始跑企业联系捐助,然而事情并不顺利。
张宏杰记得有一天,他们早早跟一个地处偏僻的企业约好会谈,出门前突然就下起了小雨,隋继国仍坚持骑自行车去。他们大约骑了一个小时,浑身是水到了那儿,隋继国身体已经不好,上楼都气喘吁吁了,但去后却发现人家其实对他们的活动没有太大热情,托辞要出去开会,隋继国语气坚定地说,“您去,我们等。”在冷板凳上等到太阳正中,最后还是空手而归。
然而,在最悲观的时候,隋继国爽朗的笑声、幽默的调侃、热情地追寻,成了学生们的精神支柱,也让学生们得到了激情背后的磨炼。爱被引导到一个普世的大视角。
隋继国的追随者们事后评价说,隋少校在绝境中屡屡展示的坚韧和不屈,让学生们学到了书本教育根本无法给予的东西,他们至今奉为瑰宝,并终生受益。
直到后来,燕赵都市报强势介入,牵线搭成了卓达集团的10万元善款,方圆了少校临终前的一个心愿。
不久,隋继国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给自己的亲人留下了几万元的债务。临终,许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都赶到他床前。有人手捧他的《挑战死亡》,含泪朗读那真实的豪迈:“以我的真诚将冰山融化,一生向着太阳奔跑,即使到达不了太阳,也能获得一路阳光。”
洒下一路阳光
今天,当校园里、街道上,爱心社团在宣传捐髓知识时,他们得到了应有的理解和敬重。而张宏杰至今还记得,4年前,他跟隋继国跑骨髓捐献,隋继国一踏上车,就像今天火车上的商品推销员一样,手捧骨髓捐献的资料,一个车厢一个车厢地串着大声宣传起来。当时,看着有些人怀疑甚至嘲笑的目光,学生代表张宏杰都觉得不好意思了,隋继国却每次都激情如潮。
隋继国组织的活动成为了河北省第一次大规模骨髓捐献活动,而捐髓也成了当年全国公益事业的最大热点,各地青年学生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捐髓志愿者中,至今依然是其间最重要的群体之一。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河北省建立了骨髓库,志愿者的血样检测费用也开始由国家经费支持。
当年围在隋继国身边的那帮孩子们,已经接过他的旗帜。今年4月,毕业后在新京报做编辑的刘英才捐髓成功,挽救了一个山西白血病女孩的生命;张宏杰入伍后则成为一个骨髓捐献最热心的宣传者,并随时等待自己配型成功的消息;其他人也在走向社会不久即崭露头角。他们说,隋继国是他们的精神之源。
隋继国的呼喊穿越时空,就在他离去一年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第20万人份数据入库。2007年,中华骨髓库入库资料已逾70万人份,有800多位白血病人成功获救。国家骨髓库的负责人很有信心地说,我国力争在2010年前建成一个100万人份数据的资料库。
一位学者感叹说:中华骨髓库得以丰富充实的关键,是动员了民众募集志愿者和汇集慈善资源。民间蛰伏着无穷的慈善力量。
(本报记者:吴艳霞)
周伟:希望捐髓者像献血者一样多 生活中和别人不同的是,周伟经常接到一些捐髓人的电话。有些配型刚刚成功的非亲缘捐髓者心里没底,看到这个“实例”没事儿心里就踏实了。
2004年底,就读于唐山华北煤炭医学院的大学生周伟,放弃了考研机会,赶赴省城为杭州一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从而成为河北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也因此被评为2004年度“感动河北”人物。3年多过去了,当年22岁的大学生,如今已经成了唐山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CT室的一名医生。
周伟说,因为自己当时是第一例,做完后也有点害怕,所以回家后就使劲补,结果长胖了,其实对身体没什么影响。
如今,生活在按部就班地往前走,只不过心里多了一份牵挂。受捐者的女儿有他的手机号,她偶尔会给他发一个短信,说一下她母亲的现状。周伟说:“只要听说她母亲又住院了,我的心就会揪起来,听说病情好转后自己也高兴。”
另外,生活中和别人不同的是,周伟经常会接到一些捐髓人的电话。有些配型刚刚成功的非亲缘捐髓者心里没底,就会找他询问一些相关的情况,看到这个“实例”没事儿,心里就踏实了。
周伟说,自己捐献骨髓的那年捐髓宣传力度比较大,各高校有不少大学生都参与了进来。现在的年轻人其实还是愿意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的。
周伟希望将来捐骨髓能像献血一样,成为一件人们认为非常普通的事儿。到那时,那些白血病患者就能找到更多生的机会。
对于全省曾经关注、关心过他的人,周伟想说的话就是:除了感谢还是感谢。周伟说,当年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他现在用医术去救病人的命一样,都是应该的,“但我得到了太多陌生人的关心和爱护,让我毫无后顾之忧地走到了今天,所以我心里全是感激。”
(本报记者:李金花)
郭春辉:一个人感动一座城市 郭春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奉献和志愿精神,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周围市民的思维和情结,而当这种思维和情结外化成行为时,就是我们所能观察到的灿烂笑容与坚强背影。
冬日怀念英雄,心生别样暖意。在2006年“感动河北”年度人物、英雄郭春辉离开的日子里,爱心与正义均以不同形式在牛城大地活跃。当我们在这个年末岁初的节点去盘点时,突然发现各种关于英雄的细节正在退隐幕后,一个日益清晰的榜样图鉴渐次呈现在公众面前。
那个家庭沉重的字眼
2007年12月18日晚6时30分,英雄郭春辉家中,春辉父母和妻儿正在吃晚饭,小儿子一直在淘气,气氛祥和。
之前不久,春辉妻子史改丽刚刚被中钢邢机破格录取为一名电工,“有了工作,感觉很充实。”一岁零一个月的郭承志已然成为这个家庭的主角,史改丽上班后,爷爷奶奶轮流照顾着孙子。
日子逐渐恢复平静,英雄遗属已经很少受到外界打扰。“前几天,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说要拍一个"正义中国"的片子,这是为数不多的媒体来访。”春辉父亲告诉记者。
“春辉”依然还是这个家庭成员沉重的字眼。“亮亮(郭承志乳名)就会说"爸爸",上次去南宫烈士陵园,当我们将春辉骨灰取出时,亮亮竟然发出"爸爸"的声音。”郭春辉的妈妈说。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亮亮不止一次将小嘴贴在郭春辉遗像的脸颊上,目睹者无不哽咽。
他唤醒了民众心底的爱
平淡家庭的外围却难掩公众对爱心与正义的活跃继承。
“郭春辉改变了这个城市市民的精神面貌,他极大地唤醒了潜伏在民众心底的善良与爱心。”共青团邢台市委宣传部部长胡子宏如此评价。而佐证该论断的则是这一年发生在牛城大地上的倾城救助事迹。
2006年1月20日,新婚84天的邢台女青年尹书君,在上班途中被疯狂逆行的轿车撞成重伤,导致高位截瘫和高位截肢。在媒体的持续关注下,对这位坚强女子的救助逐渐升温,从善款到风筝再到轮椅,从古稀老人到年轻的爱心志愿者再到异地网友。爱心、关怀接踵而至,爱心之风蔚然形成。
对于贺珊的救助或许可以在这个城市的发展年鉴上留下一笔。15岁的邢台女生贺珊在2004年就获得了国标舞全国公开赛儿童组冠军,可这位在父母和老师眼里都是十分优秀的女孩却在今年4月初突然被诊断患有白血病,不堪重负的家庭不得不把这位花季少女的生命系在了社会关爱上。
该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掀起持续不断的爱心浪潮。2007年4月24日,邢台电视台启动“情系贺珊,爱在邢台,邢台TV爱心救助活动”,“这是我们建台以来规模最大一次的善举,可以说倾全台之力。”2007年12月20日下午,邢台电视台总编室郭主任告诉记者。当时从市区到郊县,从上层干部到基层工人,各个领域均有爱心流淌。
据悉,该活动一直持续到2007年11月28日贺珊出院方告一段落,总计有30万元善款直接拨付到对贺珊的治疗中。如果算上其他途径的捐款,此次为救助贺珊的社会善款已逾40万元,“这个数字也许会创造一个历史。”
当然,一个愈加平安的社会环境也在各方努力下逐渐形成。“与去年相比,街头猖獗的盗抢行为大有收敛。”邢台警方向记者透露。
志愿群体渐趋理性成熟
爱心行为的背后,一个职责相对明确的网络志愿者群体也浮出水面。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网络群体也在渐趋理性和成熟。
“他们在行为上有了一些粗略分工。”共青团邢台市委宣传部部长胡子宏对该群体多有关注。按照这种分工,“启民义工”侧重公益,“邢台爱心网”侧重贫困学子,而以“邢台胡子”为首的博客圈则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当然,也多有交叉和重叠。”
肇始于2006年10月份的“启民义工”,从为帮助弱势群体募捐,到照顾孤寡老人;从路边拾垃圾,到倡导更多的人积极行善;从自发民间义举,到积极合法注册(邢台市社会公益会义工委员会)。“启民义工”经历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演变过程。除了行善的热情,“启民义工”更注重稳定发展和长远规划。“有事找义工是义工的个体价值,没事做义工才是义工的终极目标,因此"启民义工"拒绝张扬,寻求在平淡和低调中把善良渗透和传播。”该组织创始人告诉记者。
邢台爱心网也在通过自己的平台帮扶着一个又一个贫困学子。从2007年3月1日成立至今,邢台爱心网的成员足迹踏遍沙河市、邢台县以及南和县的边远学校,总共有38个孩子得到资助。2007年12月15日,爱心志愿者与金力豪健身俱乐部会员共同将2100元购煤款送到沙河柴关乡绿水池小学。
“郭春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奉献和志愿精神,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周围市民的思维和情结,而当这种思维和情结外化成行为时,就是我们所能观察到的灿烂笑容与坚强背影。”有评论者指出。
(本报记者:张会武)
宋立明:5年又救了14个人 我感觉,最大的幸福是做每一件好事后的快乐,我是个小人物,但我希望大家都跟我学。人帮人,世界上的困苦就没有了。
开了30年车,救了25个人。58岁的黄骅老出租司机宋立明在2003年“感动河北”年度人物评选中自荐并当选。五年过去,他竟然没有变老,只不过换了新车,仍在黄骅长途汽车站等客,或者说,等着上路去救援可能需要救助的人。
记者:您的新车上依旧挂着“为人民服务”的牌子,车体上贴着“道路救护天使燕赵都市报誉”字样,这四年您过得怎样?
宋立明:我很愉快幸福,好多人说我是62岁的年龄,3岁的神情,精神好,身体好。我还是每天在公路上跑,虽然家里吃喝不愁,孩子们不让我干了,但呆在家里总担心,如果我不出去了,外面发生了急难的事没人管怎么办?
记者:这几年又救了多少人?
宋立明:从评完奖后又救了14个。
基本都是路上遇到车祸,我就上前,送伤者上医院。
记者:刚才我听车站里的其他司机说,您是救人上瘾,每天光找机会救人了?
宋立明:我曾说过“再活20年,再救500人”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太大了,但是对自己的一个要求。我这几年开车的收入都是负数,我对客人说,你只要是给我油钱让我能有机会在路上跑就是帮我。
记者:这几年你得到的荣誉很多,我听说你把市里发的一万元奖金捐出去了?
宋立明:这得感谢都市报,你们的评奖给我带来了一大串荣誉:2004年度“沧州十大新闻人物”、2005年“沧州骄傲”十大新闻人物,、2006年“感动中国”候选人、2007年度“沧州好人典型代表”等等,黄骅市“市长特别奖”奖励我两万元奖金,我想都捐给苦孩子们,亲友们阻拦,因为家里还有十几万元的债务,我就捐了一万元。我感觉,最大的幸福是做每一件好事后的快乐,我是个小人物,但我希望大家都跟我学。人帮人,世界上的困苦就没有了。
(本报记者:祁胜勇)
刘默涵:爱心和爱心的传递 一个人,举一己微薄之力,怀无限感恩之情,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助学金。和希望工程比起来,她的助学金帮困的现实覆盖面并不大,恐怕连杯水车薪也算不上,但这不妨碍她的精神的标本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她将激励更多人的灵魂“站立”起来,战胜贫困,自强自立。
一个人,举一己微薄之力,怀无限感恩之情,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助学金。和希望工程比起来,她的助学金帮困的现实覆盖面并不大,恐怕连杯水车薪也算不上,但这不妨碍她的精神的标本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她将激励更多人的灵魂“站立”起来,战胜贫困,自强自立。她,就是本报2006年“感动河北”年度人物刘默涵。
10年和3000万元助学金
2007年12月17日,刘默涵的心里感觉特别爽。
即使曾经是媒体的宠儿,即使曾经见过大世面,即使曾经当选过“感动河北”年度人物,刘默涵说,她依然觉得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
“有一点陈佩斯小品的王老五拿到钱时的感慨,"我王老五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这一天,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在石家庄联合举行了华润助学基金首发仪式。基金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生活费及学费不足问题。首批资助对象为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我省10所高校的1000名贫困学子,每校100人,每生3000元,预计10年资助10000人。
目前,刘默涵已经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能够有这么多人得到资助,这是以前的"默涵助学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然,关键是公司有这方面的社会责任心,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在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听着默涵的话语,看着默涵的辛苦,不由使人感慨,默涵长大了,但爱心如故。
爱心和爱心的传递
刘默涵说,做了很多事情,其实她一直在寻找理想与责任的平衡,只不过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平衡点。
刘默涵小学时父亲就去世了,她和妈妈、妹妹三个人靠最低生活保障金、亲朋好友的接济以及生病的妈妈的一点小本生意勉强维持生活。
爸爸走了,妈妈疾病缠身,和许多穷人家的孩子一样,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刘默涵早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那时,我的责任就是让这个家不倒,我的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
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几件事情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刘默涵永远忘不了2003年,为了筹措学费,她坐车来到石家庄,走了好几个小时,脚上都起了泡,最后来到省福彩中心,“那里阿姨的笑容让我永生铭记,看到我怯怯地走进门,对我热情的招呼,让我坐下,给我倒水,一时间,我觉得世界充满阳光。”
也许是源于那时的感动,也许是源于生来的性情,感受到温暖的刘默涵心里种下了感恩的种子,而且没多久就开花结果了。
进入大学以后,刘默涵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努力打工,最多的时候,她同时有三份工作。国家奖学金的获得,不仅解决了她自己的生活问题,还对家里进行一些接济。
她的责任与理想有了新的起点,她的目光不再仅限于家庭,开始关注和自己曾经有过一样经历的孩子。
2005年,刘默涵利用寒假时间办讲座筹资,设立了“默涵助学金”。
2006年暑假,刘默涵组织在北大就读的全国各地“高考状元”,以讲课的方式,为河北的贫困学生筹措更多的助学金。他们先后在无极、邯郸、唐山、石家庄举办了4场“北大状元”报告会,在各地引起强烈的反响。
2007年,她的视线更投向了省外的贫困孩子,专门和同学们一起去甘肃等地,访贫问苦,资助当地的贫困孩子。
几年来,共有几百名贫困孩子得到“默涵助学金”的一时或长期的资助。
责任和理想的平衡
今年,刘默涵要毕业了。
她对记者说,“很多朋友询问我毕业后的打算,怎么说呢,我还是在寻找责任和理想的平衡点,责任,是对家庭的。母亲到现在还没有工作,她电话里说:再休息两年也不怕了,有女儿壮胆儿。理想,不用多说,朋友们都明白的,我多么希望不再犹豫。”
刘默涵说,“默涵助学金”无论如何都会坚持下去,她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已经在学校申请注册了社团。“那些学弟学妹说社团名字还要用"默涵"二字,不过团委规定社团名字不能用人名,所以"北京大学新青年助学协会"是我们的新名字。"新青年"对于北大人,对于我们这些"80后"来说,具有丰富的意义,理性、理想、责任、激情、爱心、学识……是我们执著的品质。”
“相关的网站也办起来了,学校规定毕业生不能加入学生社团,所以我只能以理事的身份继续努力。一项事业不能一个人来做,传承和职责分工才是最重要的。”刘默涵说。
寻找一份能够满足理想与责任的工作可遇而不可求。这一点,香港华润集团满足了她的要求———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刘默涵可以继续助学。工作单位在深圳,现在的刘默涵也是每天穿着高跟鞋走来走去。“最近一直在河北,这是一段快乐的时光,因为我是在联系华润助学金的事情,又是助学的事情,又能回到家乡,而且10年3000万元,好爽啊。”
对于未来,刘默涵说:“助学是我一生的事业。社会给了我太多太多,从2005年到现在,我获得了很多荣誉,几百人为"默涵助学金"提供了捐助,在获得嘉奖、接受捐助的同时,我也接受了他们的期望。无论以后的路有多么辛苦和艰难,我都会勇敢、坚定地走下去,一定不负所托、不辱使命!”
(本报记者:刘彬)
张华: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 清华大学民间组织研究所认为,“张华绿色家园”与政府的合作与沟通,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004年1月12日,本报首届“感动河北”年度感动人物评选刚刚结束,我和摄影记者贾恒受报社委派,冒着严寒赶往任丘华北油田总医院为张华送去奖杯。
那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几百人拥挤在张华的病房前、医院的院子里,安静地守候着张华生命的最后一刻,空气冰冷而凝重。
我们分开人群,把本报数百万读者推选的首届“感动河北”年度人物的奖杯郑重地放到她的床头,医院内外一片啜泣声,大家说,这是对张华最好的赞誉……
当晚9时,张华安详辞世。第二天凌晨,根据她的遗愿,遗体捐献。从此,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成为永远的传奇。
张华走了,许多人担心她所创办的“张华绿色家园”会难以为继,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华的形象也会变得模糊而遥远……
4年过去了,我们发现当初的担心是多余的。
2007年9月27日,涞源县金家井张华希望小学落成。张华去世后,她的生前好友、“家园”副会长文革、王全继承了她的遗志。4年过去了,“家园”在任丘、华北油田已经蔓延成一片蓬勃的“绿”……
4年来,“家园”有过张华走后的迷茫和彷徨,有过黯淡和困难,但令人惊讶和振奋的是,太多的困苦中大家携手走过。
他们到监狱和学校里作报告,到社会上做义工;帮助病友和残友发起阳光工程;他们组织残疾人登泰山,办劳动技术培训班,创办福利企业;组织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志愿捐献。2007年5月17日,又有一位“家园”的志愿者常兴玉的遗体捐献给医疗教学机构……
“张华绿色家园”目前有会员106人,其中28是尿毒症患者,40多人是残疾人,还有40多人是下岗职工和热心的志愿者。
他们创办的“爱心超市”被任丘市残联“政府购买服务”,在当地也属于首次。他们定期组织“家园”成员到各个社区募捐衣物,修补洗熨后,免费在市区的“爱心超市”里发放,任丘市残联给“家园”提供每年1万元的经费。清华大学民间组织研究所认为,“张华绿色家园”与政府的合作与沟通,是一个成功的范例。2007年9月,“张华绿色家园”成为沧州市志愿者服务基地。
2007年12月8日,记者再次来到“张华绿色家园”,正赶上他们创办的福利墩布厂刚刚开张,是当地一名企业家感动于他们的精神提供了10万元投资,他们组织了10名“家园”成员入厂,王全任厂长,10名工人有8名肢残,两名智障。令大家振奋的是,华油总医院刚刚与他们签订了300把墩布的订单。虽然这笔生意很小,但他们看到,“张华绿色家园”毕竟有了一个可以依托的实体,“可以告慰张华姐的是,她的精神没有死,我们的路正越走越宽。”
(本报记者:祁胜勇)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