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呼唤忠、呼唤义的时代,整体高贵情感、高贵精神的缺失,其中就包括了忠和义的缺失。像这些感动河北的英雄人物,概言之,他们有人是忠义两全,既忠且义,有的是突出了义,有的是更重于忠。以这届民心河救孩子的英雄农民工李振良为例,他本身就有一种普世价值的忠,那就是他是一个公民,他应该忠于自己合格公民最基本的要求;他又是一个好人,他应该忠于自己好人的标准;他有良知,他应该忠于自己的良知。
这是一种忠,忠于职守,忠于自己的身份,忠于自己的公民责任,忠于自己的良知,但同时又是一种义,用自己的生命,因为他跳下去当时就没有想到生死。非亲非故,从未谋面,如果离开义,谁会拿生命去冒险,所以,这是一种感天动地的义。
忠义是有各种各样的表现的,惟其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惟其可以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它才有恒久的价值,所以才有恒久的号召力、感召力,才有恒久的魅力。它也说明不论出自哪个民族、哪个国度、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什么样的信仰,美的、好的东西既恒久又普遍,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从古至今,从中到外,都是感天动地的。
忠和义之所以千载不绝,就是因为它能够生活化,就是因为具有普世意义,能大众化、能被草根化,每个人想做,不需要读大学,不需要特殊培养,想做立即可以做。忠义必须是真实的、真诚的、生活化的,是随处可见的,是不可以须臾离开的,犹如空气和水一般,是无处不在的。
(杨卓舒 卓达集团总裁,本报“感动河北”评委)
郭钗:危难之际舍生取义 河北是忠义之乡,舍生取义是河北人的底色,郭钗以自己临难之时的举动,践行了这一点。
辛集市殡仪馆骨灰寄存处C组399号和398号,是一对母子长眠的地方……在人们心中,郭钗和儿子杜广明,已成为一尊永恒的生命雕像。灵位前的鲜花还带着芬芳,是谁悄无声息地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走了?一束束鲜花仿佛在诉说着人们无尽的思念。
孩子们身前的一座高山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004年2月27日的那个清晨。为了63个和儿子一般大小的孩子继续天真烂漫的童年,为了63个和她一样美满幸福的家庭远离痛苦破碎的梦魇,27岁的郭钗以她和她年仅4岁的儿子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歹徒挥向孩子们的利斧。
这一天,歹徒马闯(注:马闯已于2004年8月13日被执行死刑)为报复社会,手持利斧闯进辛集市蒙太梭幼儿园。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正送孩子入园的弱女子竟赤手空拳与他搏斗了十几分钟,身中30余斧而毫不退缩。事后马闯也曾交代过:“如果她(郭钗)和孩子跑了,也就死不了了。”
郭钗生前最爱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儿子扁桃体经常发炎需要打针,她那双不知为多少病人打过针的手却怎么也扎不下去,最后抱着儿子泪流满面:“哪怕让我少活几年,也别让孩子受这个罪了!”但生死关头,这个柔弱女子瞬间释放出了巨大的勇气,甚至置儿子的生死于度外,在丧心病狂的歹徒面前,她成为挡在孩子们身前的一座不可撼动的高山。
一位被救的小朋友在学会叠第一只千纸鹤时,兴奋地跟妈妈说,“把它送给郭钗阿姨的孩子吧,千纸鹤能飞得好远好远,他们一定能收到。”这位母亲流着泪对记者说:“英雄不死,郭钗的精神一定会在孩子们的身上得到延续!”
小善之美与爱的传递
在整理郭钗的遗物时,姐姐郭妥发现她从山西给妹妹买的金项链不见了。从殡仪馆回来的路上,郭钗生前的好友张欣无意间说出了这个秘密。金项链是张欣陪着郭钗卖掉的,卖了大约2000多元,当时郭钗只是说自己不喜欢。但经张欣一讲,郭妥一下子便明白了妹妹为什么会卖掉她其实那么喜欢的东西。那是去年10月份,老父亲生病住院。当时郭钗刚买了房子手头紧,郭妥掏了住院费。父亲生病前后郭妥过生日时,郭钗以生日礼物的形式给了她2000多元,让她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原来这钱竟是卖项链的钱!
“为人善良真诚,待人宽厚,总怕别人受委屈,总想着别人。”正是郭钗这种性格让亲人有着太多眷恋。用郭钗的公公、婆婆的话说就是:“除了她自己,她心眼儿里谁都有。”
自从儿媳过门后,年逾六十的老两口才有了过生日的概念。每逢二老的生日,郭钗总是买好蛋糕,张罗一大桌丰盛的饭菜。郭钗走后,公公杜冠珍就再没穿过那双200多元的“金猴”皮鞋。那是郭钗牺牲前不久为公公买的。郭钗牺牲后,老人默默地拿出皮鞋,仔仔细细地擦干净,存放起来。老人有一个固执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把儿媳的心意永远保存下来。
“郭护士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一接触,她亲切的话语、甜美的微笑、周到的服务便让人永远也忘不了。”很多患者在留言簿上对郭钗有类似的评价。
在辛集市中医院外二科,还有个各色针线俱全的全科惟一的针线盒,是郭钗生前自己花钱买的。郭钗在的时候,这个小盒子显得并不重要,因为哪位患者病服的扣子掉了,或者被罩需要缝,细心的郭钗都默默地做了。郭钗走后,这个普通的针线盒蓦地变得重要起来,同事们发现,针线盒竟能解决这么多细小但又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于是这个针线盒和它所蕴含的真情被护士们作为“接力棒”传接了下来。
不平凡的行为源于平凡的累积。正是小善之美的累积,才有了生死关头保护63个孩子的壮举。河北是忠义之乡,舍生取义是河北人的底色,郭钗以自己临难之时的举动,践行了这一点。郭钗走了,走得匆忙,走得让人心碎,她的精神激励着人们。
(本报记者:李敬东)
孙文学:承德人民的城市记忆 如果一个城市有记忆,承德的记忆画面会在2004年6月27日做一次长时间的定格。孙文学的义举感动了这个城市,成为承德的骄傲。
如果一个城市有记忆,承德的记忆画面会在2004年6月27日做一次长时间的定格:这一天,在承德市靠收破烂养家糊口的孙文学,为潜入深井救人而献出了自己36岁的生命。
2007年的岁末,承德县六沟镇前五沟村。依然是那三间低矮破旧的灰瓦房,屋里依然是那架老式的三节红柜,炕上铺的依然是在农村已很少能见到的芦苇席,记者在孙家见到了孙文学72岁的老父亲孙久龄。
孙久龄告诉记者,现在家里的几亩地是主要经济来源。老两口身体都不好,他们的老儿子又病着,一天三顿药。“去年查出来肺有毛病,光看病就花去了1000多块,听说要治好这个毛病至少要3万,那可是个大数目啊,我们治不起。”家里人只好把老儿子又接回了家里,现在靠口服药物维持。
孙久龄说,政府并没有忘记他们,现在正在为他们办理低保手续,这对他们家来说是个好消息。每到过年,当地政府也会为他们送面。“我们想把房子翻新一下,政府说可以给我们7000块钱,前提是要我们先把房子盖起来,”说到这里,老人有些迟疑:“可我们去哪儿找盖房子的钱呢?”
(本报记者:尉迟国利 邓学军)
樊德生:百姓法官“东方经验” 樊德生的忠和义,都给了那些散到田野间看不见的老百姓。他以朴实的办案方法,化法律之刚为调解之柔,以近乎完美的方式实现了正义,缔造出所在小环境的和谐。
很少见到如此奔波的法官。他几乎改变了那种一直端坐高背椅上敲法槌的标准法官形象。
20多年来,易县法院西陵法庭庭长樊德生安贫乐道,踏踏实实地在易水河畔恪守着自己的一份职责,却从偏僻走向主流,获得了很多荣誉。今天,他的生活仍然没有什么改变,只是更忙了。
写判决的笔重
每次找樊德生,都是书记员回答“下乡了。”你总是不知道他又到哪个山里面去走访办案了。一年到头,他似乎很少有时间能够端坐在审判庭上。
2007年12月5日,记者追访到樊德生时,他正在易县梁格庄乡调解50多户人家的土地纠纷。案子很棘手,7个月内,他跑这里不下50趟了,光叫一个原告“大姐”就叫了一千遍了,磨得人家火气也消了许多。
其实判决并不难出,但是仅仅一纸判决,很可能引发民族矛盾和群体性事件。樊德生总是说,“写判决这杆笔,重着哪!”他不但要判案,还要消除矛盾。
不久前他还碰到一个离婚案,两口子闹翻天,老樊去找村干部帮忙调解,村干部一听就头疼,说五任村支书都没管成你能管?女的哭着嚷:“你要判离,我就死在你法庭上。”一天,老樊又在法庭给他们做工作,天黑了,那妇女临走感激地说,“樊庭长,放心吧,我死也不死在你法庭上了。”老樊回头一思量这话,突然害怕起来,开了车急赶那妇女,半路追上她送回家才放心。这对夫妻尖锐的矛盾最终被他用“土法”化解了。
老樊有时候脾气也挺大,去年,一个小老板欠6个农民工的工资不给,老樊指着他鼻子骂:“你这叫什么事儿,人家一个汗珠子掰八瓣儿挣那么点钱,你不给,还讲点良心吗!?”
只有当激烈的矛盾消融时,樊德生才能真正睡个好觉。
信任的价值
记者见到他时,天儿已经很冷了,但樊德生办公室还没有烧暖气。他说,“我成天在外边跑,烧了也浪费。”法庭的其他工作人员悄悄说,其实是办公经费太少,没钱烧,因为经费紧,法庭的车有时没油跑,老樊经常带着法官坐公共汽车去办案。
老樊的作风获得了辖区村民的信任。不仅办案公平,他还有自己的信条:自身正,才服人。
有一次,一桩人身损害赔偿案的原告狮子大开口要高价,晚上跑到樊德生家里准备“意思意思”,樊德生一把没拦住,对方就进了屋,结果在屋里转了一圈,出来留下一句话就走了:“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第二天开庭,原告突然主动接受了调解方案。
原来,当庭长这么多年,樊德生家住的还是17年前花两千元买的三间旧房,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那名原告明白这是个清廉的法官,不再有别的想法了。
老樊的廉洁自律有口皆碑,他儿子都快30岁了,大学毕业分到石家庄,处了个对象却不敢领回家,怕人家看见家里条件这么差黄了。老樊的妻子刘香兰下岗多年,经常烙了小饼出去卖,贴补家用。
樊德生很倔强,20多年秉持着中国人“和为贵”的传统理念办案子,僵硬死板的法条,在他手里不是目的,而是化冲突为和谐的工具。樊德生受理的案件97%以上都能调解,他以100%的执行率破解全国司法界都为之头疼的“执行难题”。八年来,樊德生所在辖区没有一起涉案上访的。他已经成为整个法官群体的财富。
标本的意义
在默默坚守20年后,樊德生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居然无意中与中国当代司法实践理念合了拍,从而具有了今天这个时代的司法标本意义,成为一个领域的典型性人物。
在几年前,老樊的这种办案方式还是受到嘲笑的。那个时候,西方的法学理念得到空前重视,业界过于强调法官的被动性、客观性和中立性。老樊被一些人悄悄议论过时和落伍。
但是,20年来,老樊像坚持信仰一样,执著着自己的风格:他努力的目的就是让势不两立的当事人最后把手握到一起;办案中,他说的全都是老百姓的话,再没文化的当事人都听得懂;一个普通的案件,阅卷、开庭,加上合议判决,在别人可能不过两天就完了,可到老樊这儿就特别麻烦,简单的也要花上五六天去调解,达到一个双方都接受、过后也没人骂街的效果。
樊德生称不上一个现代法官,但他却打破了“判了案子解决不了事儿”的魔咒。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大国,最大量的矛盾和纠纷发生在农村,因为一个墙头闹出人命,一根水管世代为仇的事,在每个村庄都屡见不鲜。这些“小事”,是高等学府里的法学理论所无法涵盖的,也经常让满腹西方现代法学思想的学者们束手无策,但却被樊德生打破规则的执著化解了。
以樊德生为代表的一批法官极具中国特色的法律调解手段,如今被国内外司法界普遍认同,称之为“东方经验”,并正在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和弘扬。
(本报记者:吴艳霞 郭天力)
刘宏:“反贪快刀手”依然锋利 李真案后,在河北乃至全国反贪领域,刘宏都是响当当的名字。如今,这把“反贪快刀手”依然锋利逼人。
刘宏几乎每天都是在为“专案”而奔波忙碌。
自2001年4月被中纪委点将,抽调到省里办“2·23”李真专案,刘宏,这位曾任7年反贪局长的衡水市副检察长一鸣惊人。查办李真案时,他专啃硬骨头、一查到底的办案作风,受到了专案组领导的高度评价。当时的中纪委副书记刘丽英称他为“河北的一把反贪快刀手”。
如今,这把“反贪快刀手”依然锋利逼人。李真案结束后,刘宏只短时间回到衡水市检察院做他的副检察长工作,很快,他就又被省里抽调办河北省原外经贸厅副厅长李友灿特大受贿案。接到指令后,刘宏就带着十几名干警奔赴内蒙古,经过十几天的较量,李友灿不得不交代了他受贿4700余万元的主要事实。
案子还没弄完,2004年12月,刘宏受命开始查办河北省原交通厅副厅长张全受贿案。只要是省里重大的案子,都没少了刘宏的身影,他也几乎成了“专案”检察官。2005年10月,刘宏被调入河北省检察院,任副厅级检察员。报了到,他就马上回到案上。职位变了,但他的工作没变,张全案正处在公诉的关键阶段,一点也不能马虎。
有了这么多的办案经验,办起“专案”,刘宏自然是得心应手,毫不含糊。但固定嫌疑人的犯罪证据,却不容易,需要做大量细致琐碎的工作、大量的物证,还需要办案人员查得扎实可信。有时候,还要根据一点一滴的线索寻找突破,循着蛛丝马迹,一追到底,查到真相。
“只要办起案来,他就来了精神,啥也顾不上了。”老同事们都这样评价他。
(本报记者:李敬东)
韩振国:致富路上不丢下一个人 他能容忍,会用人才,还敢想敢干,有经济头脑。另外,老书记还有一个信念,就是“致富路上不丢下一个人”。
韩振国,“河北第一村”开平半壁店村的老书记。2003年他匆匆地走了,给村子留下来的是“城里人都羡慕”的新街别墅、养老保险、公费医疗。
2007年12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半壁店村。站在韩振国的铜像前,曾与他一同付出30多年辛劳的战友——半壁店村党委副书记刘桂芝感慨万千。
记者:十几年前,就有人说半壁店是农民的天堂,您的体会最真切!
刘桂芝:是啊,谁会想到我们农村人能比城里人过得还好啊?以前的半壁店最穷了,可后来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十年前就住上了别墅,还有工资,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各种福利,不用进城就能看病,学校、公园、浴池,什么都有,连城里人都羡慕。
记者:现在看来,老书记有哪些品质感动着村里人呢?
刘桂芝:首先他能容忍,会用人才,还敢想敢干,有经济头脑。另外,老书记还有一个信念,就是“致富路上不丢下一个人”。1984年,我们村的劳动力就都有工资了,1985年就有了养老保险,1989年就有了公费医疗,老年人还可以公费旅游呢。1996年,村民全部搬进了别墅。
记者:老书记转眼走了四年多了。
刘桂芝:老书记走得太突然了,他是积劳成疾啊,他走的那天上午还在工作,村里人怎么会不怀念他呢?每年老书记的祭日,很多村民都自发到铜像前祭拜。
记者:老书记打下了这样的基业,村民又是怎样回报的呢?
刘桂芝:我们只能让半壁店更好地发展下去。2004年,村里为村民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村医院和唐山市工人医院联营,村里人在家里就能有最先进的医疗服务。现在村民的工资越来越高,福利待遇也是越来越好,我们的老年人每年都能去省外旅游了,想去哪,村里就出钱去哪,生活滋润着呢!老书记要是看到今天,一定会很欣慰的。
(本报记者:刘超)
安振兴:有一种大爱叫忠诚 河北是忠义之乡,一代代“荆轲”们构建起燕赵风骨,影响着燕赵大地的风尚,使舍生取义成为了河北人的精神底色。面对生与死、得与失、小家与大家,安振兴都选择了大义,将人生的砝码投向工作,这种忠诚,无疑是燕赵风骨的一个内涵。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河北是忠义之乡,舍生取义是河北人的精神底色。安振兴用53岁的短暂生命,写完自己人生的传奇,写就一种人世间的大爱。这种大爱的名字就是忠诚,一种不同寻常的大义。
你太累了、太累了,安息吧
安振兴,生前是石家庄市公安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2007年9月25日因病去世,年仅53岁。
因病去世,是安振兴生命的句号,却不是他人生的总结与概括。安振兴的传奇生前就已流传。他清理民警饭店欠账,加强单位的小食堂建设;他对民警实行每天两点名制度,自己身先士卒昼夜盯在工作岗位上;他与身绑炸药的歹徒近距离斗智斗勇,下到70米深的井底营救遇难矿工;他自己的父亲住院不能守候,民警的亲人去世却带病驱车20多公里探望……
“安局长,你太累了、太累了,安息吧!”安振兴去世后,民警举起这样一幅挽幛。许多人说,安振兴是累死的。生病前他不知什么叫累,不知什么叫危险。“胃部”疼了一年多,他一直没到大医院查一下。查出癌症后,他做完手术就回去上班,还亲自处理群体性事件。几次做手术,他都不让单位民警陪床照顾。去世前,他没讲一句关于家庭的话,没有对后事做一点安排,说的全是工作,甚至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都是:“快,给我拿衣服,市里还要开会!”
2007年9月25日,年仅53岁的安振兴因病去世。许多人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那个身高一米八、体格健壮的安振兴竟然就这么离去了。
听说安振兴病逝了,老上访户郝国祥泣不成声:“安局长帮我解决了问题,没要过我任何东西,哪怕是火柴棍那么小的东西。可他帮我搬过砖,割过麦子,给过我衣服。他把我的心给掏走了呀!”北庄村的14岁女孩任晓瑶哭得也很伤心,从2003年就开始,“安伯伯”就资助她上学,逢年过节还带着家人看望她,以后她再也吃不到“安伯伯”送的月饼了……
安振兴病逝,为什么那么多群众、民警泪流满面?有人说,这显示出安振兴的人格魅力;有人说,这反映出安振兴的工作方法。而在这些的背后,是安振兴的超常付出,是他对公安工作的极度负责,是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
用善和温暖感染每个人
翻阅安振兴的从警历史,他25年换了5个岗位,在他的领导下,矿区公安分局从落后变先进,4次被评为优秀公安局;开发区公安分局连续3年评为优秀公安局,民主评议从全区落后跃升至2006年度第一,命案侦破工作保持100%,没有了越级信访问题,没有一名民警违法违纪……安振兴有许多故事,他和他的单位有许多荣誉,而这些故事和荣誉有一个共同的力量之源:忠诚。
省妇联副主席常丽虹说,“安振兴是一个好领导干部,做到了党要求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所做的一切,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用善和温暖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每一个熟悉、了解他的人永远难忘、终生感动。”
河北是忠义之乡,一代代“荆轲”们构建起燕赵风骨,影响着燕赵大地的风尚,使舍生取义成为了河北人的精神底色。面对生与死、得与失、小家与大家,安振兴都选择了大义,将人生的砝码投向工作,这种忠诚,无疑是燕赵风骨的一个内涵。
安振兴该不该这样工作?
许多人说,安振兴用忠诚感动了河北,否则他的许多故事难以解释———他在矿区公安分局工作时,几乎没休过一个节假日,最长的一次43天没有回家。他办起案子来昼夜不睡,甚至超越生命的极限。有一次,他的孩子发烧40℃以上,邻居帮忙送到医院,安振兴到医院看孩子没危险了,没多长时间又回去上班。他患癌症手术后,每天输完液后还坚持到单位上班。
有人说,安振兴作为一名警察、公安局长,非要这么累不可吗?他患癌症后为何还坚持上班呢?这不应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工作方法。孩子病了不好好照顾,平时工作不顾及身体,这也不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
对于这些问题,熟悉安振兴的同事说,作为一名警察,谁不愿意按时下班吃饭、按点睡觉休息?谁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亲人?可如果警力不足,社会又处于转型期,发案较多,以安振兴的性格和脾气,他能抛下工作按时下班按时回家吗?也许,安振兴应该多拿出一点时间照顾自己和家人,这对于他的身体会有好处,甚至可避免英年早逝的悲剧。但对于这样问题,我们应该从体制上去解决,应该多一些理解,简单地指责安振兴本人,是不合乎情理的。
实际上,正是从这些难以理解的故事中,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观察安振兴。他是一个对事业忠诚的人,忠诚贯穿他的整个从警生涯,使他创出不凡的业绩,同时也让他个人付出了太多。
(本报记者:栗占勇)
李飞:英雄身后,妻子悉心照顾公婆 “她真是一个好孩子呀,这是我们两口子最幸福的事情。要不是她守着,我们不知道这日子会怎么过。”提起儿媳,李飞的父亲禁不住流下泪水。
2005年的夏天,28岁的高速交警李飞为在疾驰的车轮下救人而牺牲,。转眼间,一个幸福的家庭塌了下来:李飞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已经年迈。许多邻居都说,李飞的父母以后可咋过呀,膝下连个孙子孙女也没有留下。
一晃两年过去,近日,记者对李家进行了回访,了解到了英雄家庭的另一个感人故事。
李飞的母亲已白发苍苍,身体不好,身患高血压、脑血栓、胆结石等好几种病,李飞的父亲也已退休多年,老两口与儿媳吴琳一起生活在一起。李飞牺牲后,两年多来,年轻的儿媳吴琳就像亲生的女儿一样,天天陪伴在两位老人身边,用爱心演绎着另一种感人至深的生活。
李飞生前,他和妻子吴琳的感情非常好,小两口从没有吵过嘴。李飞的工作单位在定州,平时吴琳就在家里与公公、婆婆一起生活,一家人相处得十分和睦。然而,两年前,晴天一声霹雳,李飞牺牲了,吴琳的痛苦可想而知,可她更担心的是二老的身体。两年来,吴琳一直与公婆生活在一起。婆婆身体不好,吴琳下班回来就陪在婆婆身边,悉心照顾婆婆,还经常陪着婆婆散步。婆婆的衣服都是她去买,买回来要是不合身,她就再回去换。
“儿子李飞没了,这孩子(儿媳吴琳)心里也挺难受的,可她天天守着我们老两口。她真是一个好孩子呀,这是我们两口子最幸福的事情。要不是她守着,我们不知道这日子会怎么过。”提起儿媳,李飞的父亲禁不住流下泪水。而吴琳却说,公公婆婆待她也非常好,她怎能不好好待他们呢。
李飞牺牲两年来,左邻右舍和李飞的单位都一直很关心李家的生活,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和支队、大队的民警经常到李家,看望李飞的父母,问寒问暖,提供帮助。
(本报记者:栗占勇)
禁毒英雄群体:在历史中定格 可以告慰英灵的是,3位英雄的同事们在继续着他们生前未竟的事业,非法种植罂粟的行为大幅减少,我省吸毒人数也呈下降趋势。
2004年7月30日,河北省公安厅刑侦局禁毒处科长张云涛、张家口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王世平和该局刑警支队缉毒大队队长刘鸿飞在河北丰宁一带执行航测查毒(乘飞机勘查毒品源植物罂粟然后铲除)任务时,不幸飞机失事,同时遇难。他们中最年轻的37岁,最大的47岁。
3位英雄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04年7月30日,留下了3个残缺的家庭。妻子失去丈夫、儿女失去父亲、父母失去儿子……3年过去了,英雄的家人现在生活如何?
记者在回访时获悉,刘鸿飞的女儿刘丹已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张家口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一名禁毒民警。她知道禁毒民警不仅辛苦,而且经常遇到危险,甚至随时可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她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愿意继续父亲未竟的事业。刘鸿飞去世3年多来,公安部门的人经常去看望他的父母,照顾他的家人。
禁毒英雄王世平的儿子目前在张家口市环保部门工作。父亲去世时,他才17岁,3年多来,他承受着失父之痛,陪伴着母亲生活,已经开始以稚嫩的肩膀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张云涛、王世平、刘鸿飞3名禁毒民警牺牲后,被追授“全国公安二级英模”光荣称号,被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他们一起被称为“7·30禁毒英雄群体”。
我省警方在抚恤烈士的亲人的同时,继续加强禁毒工作,严厉打击吸毒贩毒行为。可以告慰英灵的是,3位英雄的同事们在继续着他们生前未竟的事业,非法种植罂粟的行为大幅减少,我省吸毒人数也呈下降趋势。
(本报记者:栗占勇)
李文龙:义勇一跳感动冀津 无论我们的境遇如何,正义和善良仍是驱使我们行动的内心律令。也正因为如此,普通小伙李文龙的义勇一跳升华成了一种精神在感动世人。
2007年12月21日,李凤瑞和妻子吕桂花已经在天津这座大都市待了44天了。这段时间里,常年生活在围场封闭山村的夫妻二人,并没有时间和心情欣赏城市的风景。每天他们只是为儿子李文龙买饭,交纳医药费,闲时坐在医院走廊的地板上沉默,生活仅此而已。
儿子迟迟不见明显好转的病情,让这对夫妻流过无数次眼泪。也许在他们内心深处曾责备过自己的“傻儿子”———为何不会水,还要跳水救人,让家里的所有人为他心碎?
为何能有那一跳
现在李文龙以及他的父母早已为冀津两地乃至更大范围的人们所熟知。然而如果李文龙救人的事情没有发生,又会是怎么样呢?
如果事情没有发生,事发时已停工一天的李文龙,现在应该已经回到了围场县老家,怀里揣着自己一年辛勤劳作省吃节用赚得的一万多元,手里提着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买的东西。也许到了晚上,他会在他低矮的家里给弟弟讲述些自己在外的打工生活……
但原本那些平凡而简单的生活,却因为李文龙不假思索的一跳,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从此这位来自山村,用家人的话来说打小“很仁义”的19岁小伙儿,在险些搭上性命,掏空了家人的眼泪和家里的所有积蓄后,成为了千万人瞩目的“见义勇为勇士”。
这些天里,记者也听人说道:一个民工逞什么能,不安心挣钱,救什么人啊!
是啊!如果李文龙听到有人求救时选择了旁观,那也不会对他自己有丝毫影响。因为在这个“道德日渐缺失”、“金钱至上”的社会,勇敢有时会被人看作“事不关己强出头”。正因如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一名歹徒抢劫众人袖手围观的场景,以及有人落水时岸边悬赏救人的事情。
李文龙选择了跳水救人,也许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选择,而是意识使然的惟一动作。3年前,刚读了半年初三的李文龙,因为家境贫寒,选择了弃学,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3年时间里,他并没有因为长了见识而失去了在闭塞山村里养成的那份淳朴。这些朴实而真切的人性之光,无论何时都会熠熠生辉。事发后,李文龙一直都在说“一命救两命,值”、“不后悔”,而李凤瑞夫妇则通过无数次跪倒在前来帮助他们的人们面前,来表达这对农民所能表达的最高谢意。
从天津到河北,从机关工作人员到打工仔,从70多岁的老人到还未毕业的学生,许多人都在为李文龙而感动,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着这份感动。一位承德的出租车司机在看到有人要去为李文龙捐款时,主动免费接送,他说“这是在做好事”。
他代表着河北人的一种精神
河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会长杨其洪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其江的委托赴津看望李文龙时,紧握着李凤瑞的双手说:“你们培养了一个好儿子,李文龙舍身救人的壮举,感动人鼓舞人,他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李文龙是你们的骄傲,更是河北人民的骄傲、承德人民的骄傲。”
天津市慈善协会秘书长佟树海告诉记者:“李文龙作为一名外地来津打工的小伙,他舍己救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去学习。现在李文龙病情严重,家庭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这就更需要我们全社会献出爱心,抢救这个生命。”
一位在校学生说:“好人有好报,英雄也不会孤单,以后社会上最起码会多好几个李文龙这样的人,我可以保证。这是生命之花中绽放的精神……”
李文龙跳水救人的事迹,可以为这个社会的道德提升增加砝码,更可为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提供佐证。
李文龙的义勇一跳以及无数爱心人士对他的关心,让我们看到善良永远受人推崇,普通人和英雄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鸿沟。
无论我们的境遇如何,正义和善良仍是驱使我们行动的内心律令。也正因为如此,普通小伙李文龙的义勇一跳升华成了一种精神在感动世人。
生活还将继续
李文龙仍在继续接受治疗,现在他所要做的是与病魔抗争。然而由于他的部分肺部因感染已被切除,出院后重体力活干起来要吃力许多,因此今后的生活才是他真正要面对的问题。
李文龙以及许多他这样的见义勇为者今后的生活,还需要建立对其持续的跟踪服务和救助,更要建立向社会定期公布这些英雄的现状和救助情况的制度,提醒公众别忘记了英雄,让英雄得到更及时、更有效的服务与帮助。
只有如此,李文龙才不会因那勇敢地一跳,而把今后的生活变成赌注。
如今李文龙在天津跳水救人的事,已成为一个公共事件被大家热议。许许多多的人都对他表示了深深的敬意,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也将在他的治疗期间继续。较之李文龙跳水救人时击起的波澜,该事件在此后的时间所击起的社会波澜更让人心动。
(本报记者:陈宝云)
曹永明:小木船撑起生命的承诺 这个唐山滦南的渔民,虽然不识字,却用一只木船,在生与死的抉择中,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歌。
海上救援百余人、因抢险渔船受损生活窘迫、省畜牧水产局出资送新船、当选“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再谈起几年前的这些往事,50岁的曹永明语气中仍带着激动。这个唐山滦南的渔民,虽然不识字,却用一只木船,在生与死的抉择中,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歌。
2007年12月18日,在曹永明的船上,记者再次见到了他。
记者:听说你又救人了,还因此住了院?
曹永明:那是2007年3月11日早上7点半,唐海县曹妃甸工业区4+一艘吹沙造地船意外起火。当时船上有3个油箱和好几个油桶,随时有爆炸的危险。船距离岸边将近300米,所以唐海消防大队赶到时,没法铺设消防水带。情况紧急,我就开着渔船,带上消防战士往火场冲。眼看快到火船了,船舱内部突然爆燃,我们顾不上耳鸣,拿着水带和灭火器就去灭火。当时船上共有六七个人,其中一个被炸坏了腿,动弹不了,我赶紧把他背到逃生的小船上,脱下棉衣给他穿上。后来,我在医院住了3天。现在恢复得还行,就是腿总疼,得坚持换药膏。
记者:被救的这家人特意为你寄去的2000元钱,你也没要?
曹永明:没要,帮助别人还要钱,这算什么“英雄”?我要把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记者:这两年家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曹永明:日子越来越好了,省里给我的那艘新船,又好又快,我给大船送货每月能比别人多挣一千多。去年老伴生病做手术,政府、医院还给了不少照顾。现在老伴在家养病,大女儿两口子也挣钱了,小女儿正上高中,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
记者:对将来有什么计划?
曹永明:趁着身体还行,再在海上干几年。要是还能遇上抢险救人的事,我还会第一个往上冲。等我不在船上干了,就把这艘新船拉回家,摆在院子里,留作纪念。
临走时,记者听到曹永明4岁的外孙女小声问:“姥爷,您还走吗?”听姥爷说今晚不走,小女孩满脸都是笑意。曹永明说,自己终日生活在海上,难得回趟家。
(本报记者:代晴)
赵旭光:在人们的感念中度过一年 在村民们看来,赵旭光已成为村里的一个“符号”。从年初到年末,大家不断地念叨着赵旭光的事迹,在惋惜英雄逝去的同时,内心也增添了一份自豪。
1月5日,对于赵旭光一家来说,是一个黑色的记忆。
2007年1月5日,赵旭光在离家门口55公里的地方,永远离开了家人。岁月流逝,赵旭光与亲人诀别已经整整一年时间了。
赵旭光,货车司机,行唐县口头镇口头村人。2007年1月,他受同村车主杨面糊的委托到山西拉木材,1月5日驾驶满载原木的卡车驶入阜平县黄土梁路段时,汽车刹车在一路下坡的坡路上突然失灵,他只好慢慢滑行。但前面更惊险的一幕出现了:5辆汽车连环相撞,车祸现场有六七十人!紧急情况下,为避免失控车辆冲入前方人群,赵旭光让车上4名同伴跳车逃生,自己则毅然把车驶下公路,献出了年仅31岁的生命。在去世那一刻,他手里还紧紧地握着方向盘。
在我们感慨一年时光不知不觉逝去的同时,赵旭光的家人却感觉日子是一天一天扳着手指头挨过来的,他们每一天都在怀念着远去的亲人。
一年的时光过去了,更多的人知道了“赵旭光”这个名字;更多的人在感念赵旭光,面对生死抉择,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素不相识的一群人,却把死亡留给了自己。
在人们的感念中,赵旭光赢得了很多荣誉:行唐县“舍生忘己好公民”、“优秀共产党员”、“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舍身爱民好民兵”、“革命烈士”……
在人们的感念中,赵旭光不足两个月的小女儿,已经长成一个一岁多的胖丫头了。
得知赵旭光入选本报2007年十大感动人物,赵旭光的妻子杨京华百感交集,为大家对丈夫的认可而欣慰。一年来,杨京华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为丈夫的所作所为而欣慰,也记不清多少次为丈夫的逝去而感伤。
杨京华说,丈夫走后这一年时间里,她和家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排解不了内心的孤独,每当夜深人静时,她时常会想起关于丈夫的生活片断,一切都那样清晰,但事实上又是那样遥远。
在村民们看来,赵旭光已成为村里的一个“符号”。从年初到年末,大家不断地念叨着赵旭光的事迹,在惋惜英雄逝去的同时,也增添了一份自豪。
(本报记者:刘丽普)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