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一个博士政委的创新实践(组图)

陈俨(右二)与战士们聊天;

陈俨(左四)与战士们一起巡逻。

  本报记者江宛柳摄

  “那一刻,泪水滑落,感慨涌心头。伤离别,离别在眼前,心中珍藏您的笑容,伴我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再见,我心中永远的政委!”这是优美的歌词?不是,是西沙退伍兵蒋青春告别部队时,用短信向政委倾诉的情感。

  “想你,就像想念远方温情的爱人;见你,就是见到家中严慈的父亲。期待,甜蜜,感恩,还有些忐忑。”这是一封情书?不是,是西沙水警区大学生干部姚超在外学习时,思念政委的短信。


  “走遍五湖四海,走不出西沙的情怀……”这曾经是海军驻西沙某部春节晚会上,政委陈俨的一段讲话,现在却成了退伍兵陆文峰离开西沙两年后的手机铃声,就为常能听到政委的声音。陆文峰在网上办了一个西沙退伍兵QQ群,话题的核心是西沙和政委,战友们总提一个要求:陆班长,你带我们回西沙去看政委吧。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页

  不论是正在服役的还是退役的西沙官兵,说起“我们政委”,都情绪高涨,每个人都能说出段故事,他们的电脑、光碟、MP3或手机里还装着政委的讲稿、小说、歌声、短信和摄影作品,男兵女兵们统称政委为“偶像”。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委?他用什么赢得官兵们的心?

  他为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怎样的思考和启示?

  让我们一同走进西沙,走近陈俨。

  课还能这样讲——

  给官兵知识和思想让他们拥有观察世界的眼睛

  政治课还能这样讲!这是听过陈俨讲课的许多人的第一感受。

  2005年7月1日,是党的生日,陈俨给西沙官兵上党课——《黄河大合唱》欣赏。

  上党课听音乐!大家眼前一亮。

  陈俨先讲我们为什么要欣赏《黄河大合唱》。他告诉官兵,在这样一个日子里,通过欣赏这部音乐名作,我们可以感受历史,感受艺术,感受激情,同时也感受政治教育课的创新;然后他回顾《黄河大合唱》产生的历史背景。用讲故事的方式,细述1939年前后民族抗日烽火熊熊燃烧之时,词作者光未然、曲作者冼星海如何满怀激情地创作了这部交响乐,是年春天在延安首次公演如何引起巨大反响并迅速传遍全中国;接着分析这部作品的几大艺术特色。之后,放入碟片,开始欣赏。第一章《黄河船夫曲》音乐起,陈俨说:“你如果静心去听,可以发现一幅画,像几十个船夫划船,画面上充满战斗的力量……”每一乐章开始,都有这样简短的解说,官兵们顺着政委的引导,凝神细听,随壮阔、热情、深切、缠绵、跌宕起伏的旋律走入60多年前的抗日战场,心与怒涛澎湃的黄河同行,与中华民族抗击侵略者不屈的精神同行。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页

  整个乐章听完,迎着战士们激动的泪光,陈俨这样收尾:“今天欣赏《黄河大合唱》之后,我希望你们对高雅甚至严肃的音乐能够热爱。现在的年轻人爱通俗,很好,但如果你不仅知道《老鼠爱大米》、《东风破》,还知道贝多芬、柴可夫斯基,那你就会了不起。”

  课后,官兵们围着政委说:“政委,我非常感动!”“《黄河》太棒了!”他们甚至把碟片借去听,久久沉浸在“黄河”的震撼里。

  这样的课是历史学习?是思想教育?是文化活动?陈俨说不必分那么清,关键是效果怎样,官兵们获得了什么。

  其实,陈俨的每一堂课都是如此的新颖生动。课堂上没人睡觉,没人看书,没人交头接耳,没人半途退场。官兵们说,听陈政委的课,像看艺术大片一样是种精神享受。有政委课的日子,常有战士向连队领导请求:“我能不站岗吗?”“我能不补觉吗?”

  陈俨认为,讲好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一名政治干部的看家本领。

  可是怎样讲好思想政治教育课,我们思考和研究了多少?

  他刚到南海舰队某快艇支队当政治部主任时,走遍60多个基层连队和小散远单位,搞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看法的抽样调查,答案五花八门:“我们单位搞形势教育,一个教案用了几年,内容空洞乏味”;“周四要搞教育,指导员周三晚上才想起加班突击搞教案,过后还说教育效果如何好”;“明明知道在台上说的连自己都不信,可还是讲,让人觉得政治干部就会玩虚的。”

  政治教育课为什么远离了官兵?陈俨心情沉重:我们的政治教育能长期不计成本,不注重效果吗?经济学讲成本和效益,追求投入与产出的最佳比值,政治教育也存在追求最佳效果的问题。你上面讲课,时间、人力、物力都搭进去了,下面却昏昏欲睡,还有什么效果可言?甚至会使官兵对政治课厌倦,乃至对政治工作敬而远之。我们讲课是不是该考虑这样的因素:你的课战士爱听吗?你讲的他信不信?我们是否让既定的政治工作资源发挥了最大效益?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页

   陈俨把讲好政治教育课作为一门科学研究。

  他上课,首先是放平视角。尊重战士,做到与听课者平等。他爱把讲课的桌子搬到主席台下面,避免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为了尊重官兵听课的连贯性,他从不课上喝水。

  他认为,讲好课是技巧,更是态度,真诚永远大于技巧。

  他从不照本宣科,不讲假话空话套话废话。课前,他细心研究战士在想什么,爱听什么,即使博学多才,还是要做几十万字的案头准备,直到“把讲稿看薄”,课上就是一张卡片,标明观点、层次、关键词。

  基层的政治教育课,离不开理想、使命、前途、纪律这些内容,怎么让人听起来耳目一新呢?他努力做到取材新,思想深,信息量大,还要在课中放进多种元素:艺术、文学、历史、地理、天文等各类知识,故事、典故、歌词,旁征博引。一堂课海阔天空,但又不慌腔走板,他的每一个观点和例子都经过精心设计,为的是把抽象的理论观点变成浅显的故事,让官兵容易接受。

  课堂上,他始终用自己的激情和活力感染听众,语言活泼,表情丰富,笑话、小幽默、唱歌、战士的家乡话,动人之情和引人之趣洋溢其中。

  《西沙精神》是陈俨的招牌课。他用多媒体、音乐、自己拍摄的西沙风光照片,引导听众感受西沙之美,从美讲到蓝色国土的主权,讲到为了维护主权西沙官兵几十年用热血铸就的西沙精神。他用大量直观的、感性的东西给听众以深刻印象,用今天年轻人喜欢的语言方式讲述西沙的时代变迁,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加上适当的点评,听众被深深打动,对西沙官兵生出深厚情谊,对自己的人生观产生思考。整个过程,听众的情绪随讲课内容高潮迭起,或哭,或笑,不断报以热烈掌声。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页

  除了西沙官兵,《西沙精神》还为来西沙的军队工作组、地方慰问团、中学生夏令营和军、地院校等各界人群讲,听过这一课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激动。

  海军工程大学毕业生刘照元就是在学校听了陈俨的《西沙精神》课,主动要求分到西沙来的。部队俱乐部三级士官杨爽说:“政委的《西沙精神》我每听一遍都有新意,它让我守卫西沙更有使命感,"祖国"这个概念更强烈。”

  比起《西沙精神》,大道理和高端理论讲起来要有难度,也更见陈俨功底。

  有的战士不爱听大道理,陈俨说,讲大道理是政工干部的重要职责,面对社会变革给官兵带来的迷茫、困惑和忧虑,大道理不仅要讲,还要讲好。

  他总结出一套讲大道理的规律:首先是定位,不能离天近离地远漫无边际,不是调门越高越好,而是定位越准确越有效果。不能讲“干巴理”、“歪歪理”、“空道理”、“片面理”,不要把提倡什么与要求什么混为一谈、把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混为一谈、把自我追求与自私自利混为一谈、把正当需求与非分之想混为一谈、把时代特点与社会问题混为一谈、把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混为一谈、把先进标杆与普通群众混为一谈、把宽容准允与放任自流混为一谈、把长远目标与现实尺度混为一谈、把可以如何与只能如何混为一谈。要把道理讲得恰如其分。

  还要会把深的东西讲浅,把浅的东西讲深。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页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陈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党的创新理论。他讲科学发展观,从西沙的人、鸟、岛“生物链”讲起,让官兵明白建设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他告诉战士,科学发展观是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经济发展讲GDP,高速公路上也有GDP,但出了车祸,就要出动警察,要上医院,甚至上殡仪馆,这对每个家庭都是巨大的损失,幸福要打折扣,这个GDP带来的就是负数。所以要讲“绿色GDP”,也就是要可持续发展。

  在深入学习中,有官兵问,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但我们看到生活中还存在很多分配不公的现象,有的矛盾还很突出,这问题怎么认识?陈俨给部队讲了一课《“分饼机制”与“和谐社会”》。他先讲经济学上的一个经典案例:A和B两个人分饼,总会因你多我少而分不下去,经济学家为他们制定了规则:分饼的人后拿饼。于是所有问题迎刃而解。藉此说明,制度设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再进一步讲什么是好的制度设计?那就是依靠大多数人制定并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制度。最终让官兵懂得:党的十七大已经给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钥匙”,就是通过增加物质财富来改善人民生活,通过发展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在共同建设中逐步实现共同享有。

  他善于回答官兵最关心甚至非常敏感的问题,他认为回避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忌。在汇报全国人大会议精神时,作为十届人大代表的他会就官兵普遍关心的军队建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做正面的分析与解释,并能够获得非常积极的效果。

  他认为,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力就增强了很多,并且会给官兵一双观察世界的眼睛。

  他把自己对讲课研究的“真经”汇集成一课《讲好思想政治课的技能》,在他工作过的两个海岛部队反复开讲座,把每一点心得体会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基层的政治干部们,并组织干部开展讲课比赛。他还多次应大连舰艇学院邀请,把这一课讲给海军基层政工干部集训班的学员听,听过课的基层干部都非常兴奋地说,他们因此对政治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页

   陈俨有一个目标:把政治教育课做出品牌,做到最精致,效果放到最大。

  教育还能这样搞——

  让官兵在享受愉悦和美感中提升精神质量

  当选“十佳天涯哨兵”,这是西沙部队战士的最高荣誉。陈俨初上岛,问那些老“天涯哨兵”:“当选"十佳"时有获奖证书吗?”没有。

  从这一年起,西沙水警区“十佳天涯哨兵”颁奖有了神圣庄严的仪式,就像奥斯卡颁奖典礼。而这一表彰形式,是陈俨在快艇支队初创的,那时,央视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表彰还没有诞生。

  转眼,西沙的这一盛典到了第3届。水警区大礼堂舞台灯光通明,红绸红花红地毯,10张一人多高的获奖战士巨幅照片,错落有致地挂满台上。西沙军地全体领导台下就坐。主持人以诗朗诵的形式宣布颁奖仪式开始。《红旗颂》音乐声起。激昂优美的音乐声中,政委陈俨致颁奖词,这是他满怀激情写就的散文:“当生命之光被点燃,天上的群星就会为之闪烁;当青春激情被昂扬,南海波涛也将随声应和,又是一个满天繁星的7月之夜,又是一个涛声依旧的流火夏日,新一届天涯哨兵,将带着自信与骄傲,走向象征荣誉的红地毯,带着新鲜的海风和黝黑的脸庞,开始他们的光荣之旅,让我们将最诚挚的敬意、最衷心的祝贺和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他们!”10位天涯哨兵的事迹短片依次在大屏幕上播放,主持人依次宣读水警区评选小组所致的颁奖词,激情澎湃的音乐声中,获奖“明星”依次身披大红绶带,在全场钦敬的目光中,走过红地毯,从颁奖的领导手中接过水晶杯,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整个仪式隆重、热烈,每个获奖者眼中都闪烁着骄傲的泪光,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深深感动着。获奖的通信连女兵李颖很久之后说起来还非常激动:“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我终身难忘。”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页

   这项荣誉“套餐”还包括:获奖者全部荣立三等功;组织到北京观光。

  陈俨说,我们就是要放大光荣感。要让战士们知道守卫西沙、保卫祖国蓝色国土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为此而成为优秀,是应该获得很高的荣誉的。

  我军传统历来重视荣誉,有些手段曾经非常受欢迎,但几十年套路陈旧不变,今天的官兵还喜欢它吗?陈俨说,经济学里有“边际效用”原理,一个极度饥饿的人,给他第1个馒头,他狼吞虎咽吃得香极了,效用是10分,第3个,有点饱了,3分,第6个,不想吃了,0分,效用递减……第15个,救护车来了上医院!效用变成负数。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传统而不让其效用变为负数?

  这就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注入新的方法和手段。

  陈俨尝试让文化工作向其它领域渗透,而且实践证明,把文化的元素用好了,政治工作可以事半功倍。

  《军营百科知识大挑战》——西沙版的“开心辞典”,每月一期。全体官兵聚集礼堂,台上有男兵女兵主持人,有来自基层连队和机关的参赛战士。题库里考题五花八门,军事、文化、历史、地理、法律、英语……答不出来,全连人马场下助阵,答上来了,当场发奖品。全场情绪高涨,笑声、喊声、音乐声贯穿始终。战士们非常喜欢,这一期刚结束,就积极备战下一期。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页

  围绕荣辱观教育开展的《道德漫谈》系列课,很难界定是思想政治课还是文化活动。每期一个主题,形式不拘一格。第一课是《把亲情珍藏在心里》,活动场所在新兵连。先由政委给全体新兵教唱《母亲》这首歌,然后配着轻缓的音乐,几个战士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全场流泪,被真情打动。接着政委给大家讲“非常爱”的故事。最后引入主题:一个人对自己的亲人都漠不关心,怎么会去爱战友、爱连队、爱海岛、爱军队、爱国家。课后,政委要求大家做3件事:打一个电话,向父母倾诉你对他们的关心;写一封家信,表达对亲人深深的爱意;寄一笔津贴费,表达对父母的孝心。事后了解,每个新兵都给家里寄了钱,有的战士正是和父母赌气才出来当兵的,至此,满腹怨气烟消云散。

  工作组上小岛,陈俨也要变一变。出发前,他向工作组成员提出:我们一定要给官兵带去快乐!每到一个小岛,除找官兵谈心、交换工作意见之外,还有一系列文化活动:数码影院放电影,十几部大片目录打出来,战士点,你说看哪部咱就放哪部,每晚两个片子,不够再放。一个小岛两三个晚上,露天自助烧烤、卡拉OK、百科知识大奖赛,政委当主持人,政委讲摄影知识、心理学知识,政委教唱歌。最小的岛也就一二十个官兵,一样搞得热火朝天。战士看电影时,政委带工作组成员替他们站岗、巡岛。白天,政委还要为每个官兵拍几张漂亮的照片,而且照片保证给你。金银岛三级士官刘健说:“工作组来,我们小岛就像过年一样,特别开心。走时我们都舍不得,大家都问,工作组什么时候再来。”

  只要是用得上的手段,陈俨都想试试,不讲惯例,只看效果。他认为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理性的,通过正面教育向官兵传达理性的信息;另一条是感性的,通过感性的方法培养官兵向善、向美的良好情操,提升他们的情感质量,激发他们追求精神品质的自觉性。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页

   陈俨说,我们创新手段的思路是:给战士愉悦和美感——启发他们思考——引导他们向上。

  所在部队政治部主任喻文彬说:“跟着陈政委工作,真正体会到他的一句话:优质高效的政治教育是美的,爽的,高雅的,生动活泼的,趣味盎然的,充满魅力的。”

  路还能这样走——

  教官兵学会配置人生资源真正发现自己

  2006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考试的面试考场上,那个军队考生中考分最高的谢运开让全组老师很惊奇:“你是从西沙考上北大?”

  “是,我是海军西沙某部通信连的技术员。”

  “过去没听说过有人从西沙考上北大研究生。”

  “因为我有一个非常棒的博士政委。”

  谢运开觉得这是他在考场上最骄傲的一句话。他是西沙历史上考入北京大学的第一人,但若没有陈政委,“北大研究生”他想都不敢想。

  他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进入海军陆战队圆了从军梦,一年后换班到西沙。上岛没几天,他就体会到了西沙特色:偏远艰苦,高温寂寞,大家说“呆在西沙就是奉献”。前途在哪?不知道,混呗,他泡上了电脑游戏。半年后,博士政委陈俨上任,一切就从那时开始变了。

  上任之始,政委给官兵讲了一课《在生命之瓶中先放人生的“大石头”》。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页

  政委先让在座的高中生举手,然后初中生举手,再问有没有小学生?全场只有政委自己举起右手。在官兵惊讶的目光中,政委说,我刚当兵时,只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远比你们起点低。我能够走到今天,用一句经济学的术语说,就是因为我一直在积极地配置自己的人生资源。接着政委讲了个小故事:有个经济学家给同学们讲课。先向一个广口大瓶里放进许多大石头,问同学:瓶子满了吗?大家说满了。他又往瓶中放进一些小石子,填满了大石头的缝隙,问放满了吗?大家说满了。专家再往瓶中放进了细沙。同学们恍悟,还可以放进水!瓶子灌满水后,专家说出这个试验的精彩结论:那就是放东西的顺序——必须先向瓶中放大石头,才能放进更多的东西。陈俨说,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把人生资源。但这人生资源就像那瓶子的空间一样,是有限的。只有先放人生的大石头,你的收益才会最大!什么是人生的大石头呢?这就是人生的主体部分:理想、知识、事业。最后政委给大家留了一道题:离开西沙的时候,你想带走什么?仅仅是一身黑皮肤,还是一脑袋新知识?

  这一课好似醍醐灌顶。第二天,好多人就开始找课本,订学习计划,从此打牌的人骤减。谢运开就是那时突然“睡醒”了,决心积极配置自己的人生资源,报考研究生。且不说那些精彩的道理和故事催人奋进,首先是看见榜样了,小学五年级的博士政委,那就是一个闪亮的人生坐标。

  谢运开的整个考研过程都是在政委的具体指导、鼓励下走过来的。“我从没想过考北大,太难!政委鼓励我说,你聪明,要给自己定一个跳起来能够得着的目标,让自己有点压力。英语是一大关,政委经常用英语和我交流,传授他学英语的方法:先听,再把句子默写下来。告诉我他考博时怎么安排学习时间,又不耽误工作。北大的数学题很可怕,我就强攻,每天中午只睡一个小时,晚上至少到12点。考试时状态好极了。”他夺得当年北大考研军队考生最高分,超过地方生录取线。“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实验室想进的人非常多,导师又非等闲之辈——方正集团首席技术官,谢运开第一轮第一个就被导师挑中。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页

   回顾自己的考研之路,他甚至对自己感到惊奇:原来我还可以这样!

  录取后,他把第一个报喜电话打给陈俨。政委祝贺他,还提了个新要求:部队生进校有点照顾,但我们毕业出去的门槛绝对不能低!其实,这也是谢运开自己的决心,他牢牢记住了政委送给西沙官兵的一句话:学货真价实的本领,拿干干净净的文凭。

  和谢运开一样幸运的,还有另外一些年轻干部,他们都是在陈俨上岛后考上研究生的,西沙不出高学历官兵的历史从此结束。在这之前,陈俨在快艇支队的4年里,也以同样的工作方式,送走了43个研究生。还有不少人考上军、地院校本科生。复习备考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能考上的一律让走。将来毕业回哪?大家知道政委只有一个要求:到哪儿都行,只要为人民军队和建设祖国做贡献就行。

  刚到某快艇支队政治部时,陈俨在政治干部中举办过一次辩论会,题目是《军队政治工作要不要为官兵未来的社会化负责》,正、反方辩论激烈,最终深化了共识——在政治工作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精神,核心应该是对官兵全面、长远发展高度负责。

  在两个海岛工作的8年中,海岛官兵的生存命运强烈拨动着他的心,更坚定了他的这一结论。

  西沙东岛有个四级士官廖盛浓,被大家称为“东岛老廖”。在这个1.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一干16年,生活得如鱼得水,就像是长在岛边的一块礁石、一棵树。但下岛就找不到感觉。像老廖这样的战士不在少数,他们退伍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有的甚至要求还回到海岛来。

  但是,他们终究是要离开海岛、回到社会上去的啊!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页

   怎么让官兵与社会发展同步?让他们的素质与时代脉搏共振?

  学习,是培养官兵良好素质的必由之路。陈俨在快艇支队时提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口号,后来又把这个口号带到西沙。西沙水警区党委研究决定,每年拿出20万元作为学习基金,鼓励官兵学习。

  陈俨在各种场合讲学习,以各种方式讲,告诉官兵:向学习投资永远不会赔本。在他具体指导和参与下,西沙的学习环境被大张旗鼓营造起来。

  创办《学习成才报》,并在水警区局域网上开栏目,大家自由投稿。开办各类知识讲座,他亲自授课或请专家上岛。

  在连队建立英语角,鼓励官兵用英语对话。

  成立“西沙笔会”,为热爱文学和有文字基础的官兵提供交流的机会,每季度活动一次,谈创作体会,共同修改作品。2007年秋天,一本共393篇作品全部出自西沙官兵之手的书《我是西沙人》诞生。

  他还帮助大家协调院校报名、联系导师,并专门研究他们上学之后的职务调整问题,报上一级党委形成相关的规定,解除后顾之忧。

  报考院校之外,80%以上的官兵参加了各类函授学习。

  海岛官兵的翅膀开始强硬,一批批飞上蓝天。陈俨又告诉官兵,学习只是一个途径,只有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和军队建设这个大背景、大舞台上去考虑,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理想。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页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陈俨 | 陆文峰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