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月24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今日社论说,台湾前“中研院长”李远哲日前在接受日本产经新闻专访时表示,将在二○○八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挺谢。李先生挺谢的理由很单纯:他认为马英九的“能力”没有谢长廷强。
若干媒体分析,此时的李远哲声望早已折旧殆尽,仅仅是一介选民,他挺谁或不挺谁其实对“大选”影响不大,我们在此想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谈谈“知识分子”的角色转折。
社论说,一九九四年一月,李远哲顶着诺贝尔化学奖的光环接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起初几年,李院长四处募款,成立杰出人才基金会,补助岛内的优秀人才,确实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他也在一九九五年担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的召集人,完成了一份教改谘议报告书。像募款、开教改会这一类的社会参与,虽然与学术行政不直接相关,但毕竟是单纯的投入与付出,社会各界都给予极大的肯定。即使教改的推动后来在理念面与执行面之间产生了许多扞格,招致不少民怨,但整体而言,外界只是质疑教改的成效不彰,尚不至怀疑李院长当年投入教改的心力与初衷。
二○○○年李远哲院长的社会角色产生了重大的转变。他不但发表了“向上提升、向下沉沦”的著名文章,更在台大校友会馆公开挺扁,把陈水扁送进了“总统府”。同年,他在“立法院”答询时表示,政治人物的选举政见不必然要兑现,间接地为阿扁辩护。二○○四年“大选”他又再度站边,说阿扁虽然做不好,却有“进步的空间”。今年,他的政治表态似乎已经成瘾,又在完全没有客观佐证的情况下,以“能力”二字概括支持民进党的谢长廷。至此,李先生终于将他自一九九四年返台以来累积的所有社会资本出清耗尽,正式褪下知识分子的外衣,成为一介正港的深绿选民。
社论进一步说,说李先生不再有条件称为知识分子,固然是沉重的批评,却也有相当的依据。知识分子理应站在价值高点,以平衡的视野盱衡局势,然后做出深刻的批判。在这里,我们特别要强调价值的高点与平衡的视野;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保持见识深度、才能提出精辟见解。但很显然的,李远哲先生最近几年的表现与发言,与这样的社会期待相差甚远。
以他日前对马、谢二人的评价为例:如果真要比较两个人的能力,摊开北高两市过去数年的政绩与弊案,恐怕许多人未必会同意李院长的结论。但即便谢先生能力强一些,台湾的“总统”难道不应该强调品格、用人、操守?谢先生在高雄市长任内,其任用的局处首长与相关主管多人被起诉或函送,台北市有几人,李院长知道吗?谢先生主张和解共生,但是手下大将姚文智、王世坚等四处挑拨对立,这样的两手策略,李院长没看到吗?马英九没什么宗教迷信,谢长廷则是把宋七力奉若神明,这不会影响谢先生的“能力”吗?我们无意对马谢二人做比较、下结论,但是做为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前“中研院院长”,你又凭什么胡作评论、妄下断语呢?
社论最后说,从广告学的角度而言,李院长二○○○年所做的事,叫做“商品代言”。当时,他所代言的商品名为“民进党”,他所持的理由是:旧有品牌“国民党”太糟糕,用久了身体会“沉沦”。八年前,人民相信了这位代言明星。但是台湾人民服用民进党膏药八年,经历了经济不振、厂商出走、自杀率上升、物价上涨、两岸紧张、族群撕裂、盟邦背弃、贫富恶化等诸多病症,早已苦不堪言。八年来,李远哲都闷不吭声,不愿对民进党多做批评;即便有意见,也是高举轻放,无关痛痒。人民在八年之后终于受不了,于是用选票在“立委”选举做了表达。这时候,代言明星又再度现身,告诉大家八年来他不后悔、八年间的痛苦不算什么,他还要再向大家推荐新一代的民进党物件,品名叫做“谢长廷”……
熟悉广告行销的人都了解,商品代言最怕的,就是混淆了商品的客观特质与代言者的主观偏好。一位“中研院”前院长常态性地推销特定政党已是不宜;对人民试用后普遍受苦视而不见则是不应;再以个人主观深绿偏好凌越客观分析则是不该。李先生是知识分子还是深绿选民,就实在不必多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