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31日电(记者姚润丰)从减轻农民负担到大幅增加各项农业投入,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到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近日公布的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好局面,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作出了重大贡献。
记者梳理了刚刚过去的5年,全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的六大变化,由此折射出党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略迈出的实质性步伐:
农业增产增效取得重大成绩。2004年至2007年,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面积、总产、单产“三增”,扭转了前些年面积下滑、总产下降、单产徘徊的局面。其中,200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50150万吨,新世纪以来首次突破5亿吨大关。此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程加快,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产品优质率、产区加工转化率和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农民持续增收取得重大成效。2004年至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4年增速都超过6%,在新中国农业发展史上首次实现连续4年每年农民增收300元以上。农民增收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农民增收的协调性明显增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建改建农村沥青水泥路约85万公里,是过去53年(1949—2002年)总和的2.5倍。农村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9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大规模开展的农村沼气建设新增沼气用户约1500万户。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顺利实施。
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步。政府分级负责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1.5亿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覆盖86%的县市,7.3亿农民从中受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3000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农村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2006年1月1日,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正式废止,加重农民负担的体制根源得以消除。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成功探索。
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取得重大改善。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含金量高、覆盖面广,深受亿万农民拥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治安有所好转,群体事件和恶性案件明显减少。
在欣喜看到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作了概括: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和适时适度调控进口难度加大。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
为此,中央一号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