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春运难题背后的历史命题
尽管雪灾肆虐,中国人的这个春节,总体而言还是过得喜气洋洋。天气渐渐好转,物价保持稳定,节日消费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即便是不能回老家的农民工,也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之下,过了一个祥和的节日。
虽然对于众多农民工来说,留守当地过年不是他们的期望,但留守至少省却了奔波的辛苦,也为本已饱和的春运缓解了一些压力。七天长假已经结束,那些回乡的人们则陆续开始了返城之旅。从目前情况看,农民工们回乡之路艰难,返城之旅也难顺畅。春节还未结束时,各地火车站就已挤满了焦急等待返城的农民工。
为解决春运这个老大难问题,政府部门没少费工夫,成绩虽不少,但困难也十分明显。究其原因,目前采取的缓解春运难的不少措施,多为应急之举。
以铁路为例,每到春运,铁路部门采取的手段大多是重点地区的铁路局停开管内的短途列车,增开中长途客车,繁忙干线停开大量货车,增开临时客车。这些举措,无疑使铁路部门损失运输收入,企业和货主的利益受到影响,但仍难以解决客运能力缺乏问题。
表面看来,春运紧张是个供需失衡问题,也就是说,运能的增加远远赶不上人们回家的需求。比如,今年春运期间,全国客运总运输量将达到21.5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将创纪录地达到17.86亿人次,增幅接近去年两倍。而全国铁路的日最大发送量也不过四五百万人次。因此,要在40天的时间内进行一次20多亿人次的人口大迁移,放在任何国家,运能不足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
既然寄希望于靠增加运能来解决春运难题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那么,就需要我们跳出春运,从根本上入手解决春运难问题,这就是在发展交通运输增加运能的同时,减少人们回家的需求,把农民工留在城市里。春运的难题实际上是农民工回乡难和返城难的问题。从我国春运的客观情况来看,尽管学生流人数越来越多,但相对于1亿多的民工流,前者还不及后者的零头。
要把农民工留在城市里,涉及到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差距、户籍壁垒等一系列深层次因素。实际上,隐藏在春运难题背后的就是上述中国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历史经验表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人口的自由迁移,特别是从农村和落后地区向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和定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约占农民工总人数一半的人口在春节期间不得不长途奔波,其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人口却不能自由迁移。在城市,由于社会保障、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的障碍,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当地社会,从而,他们不得不每年候鸟般地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来回奔走。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加大了劳动力流动的规模。目前,东部和中西部的地区发展差距还较大,这是一个现实,也是需要长期面对的历史命题。
大量中西部劳动力来到东部和沿海城市打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为自身的脱困创造了条件。但是,大量劳动力在东西部间有规律的移动,必然给交通运输等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与东部间的差距逐渐减小,农民工就可以在当地的城市找到工作,也就能够缓解春运的紧张压力。
因此,要真正解决春运难问题,我们必须站在中国农村改革、消除地区发展差距以及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量。某种程度而言,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发展差距还将保持较长时间的前提下,春运不仅是对交通运能的考验,更是对农村改革、地区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考验。
根据多个研究机构的预测,今后脱离农业的剩余劳动力每年将以1000多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进入城市寻找工作。可以说,春运的高度紧张期还未到来,今后5~10年,运能不足的矛盾也只会更突出。若再遇上此次雪灾这样的自然灾害,那将不仅是对春运,更是对整个中国社会的考验。
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急遽的变化和转型中,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这种乡村和城市、东部和中西部、内地和沿海的经济发展失衡格局,协调东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加快城市化进程,那么,中国式的春运,还会周而复始,成为长时期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