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姚依晨和她拍摄的火星照片 |
| |
姚依晨在上课 |
| |
姚依晨在陨石坑站点观测 |
河南女孩赴美为火星拍照
核心提示
在这个春节就要来临时,“中美太空少年”活动在一片鞭炮声和贺岁声中落幕。16名经过层层选拔的中学生应邀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进行学习交流。在美国的9天里,孩子们不仅和国际知名空间探测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还动手通过“奥德赛号”火星探测器为火星拍照。9天的活动,无论是孩子们还是活动组织者都有太多的感触:对前沿科学的好奇,对教育模式的尝试。
神秘访客
访问博客促成“火星之旅”
2月5日,农历大年二十九,中国人的年还没来到,而对于洛阳市民姚文涛来说,喜悦却提前来到,女儿姚依晨刚从美国回到北京。
说起赴美9天,可谓机缘巧合。2007年10月15日,姚依晨的妈妈像往常一样打开女儿的博客。在博客的“访客名单”里,出现了一个陌生的ID。姚依晨的妈妈随后点击这个“神秘访客”留下的网址,看到了有关“中美太空少年”选拔的信息。
“我们看了看网址,发现这是共青团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共同主办的一项公益活动,就给孩子报了名。”姚文涛说,随后,组委会通过电子邮件寄来了20道初赛题。
初赛题是全英文的,但这对于姚依晨来说并不难。今年在洛阳23中上初二的姚依晨才14岁,但初一时就通过了国家英语三级考试,“以前对太空啊、宇宙啊就很感兴趣。”姚依晨腼腆地笑着说。
十几天后,组委会又通过电子邮件寄来10道复赛题。姚依晨顺利通过。随后,组委会发来通知,邀请她参加11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总决赛。
“太空少年”
1000多人里脱颖而出
张宏君是“中美太空少年”组委会副秘书长,谈起活动的初衷,他感慨颇多。2006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联系到了ASU中国项目办主任司捷女士,身为华裔的司捷女士一直致力于中美科学界的学术交流活动。“当时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国内掀起航天热,就想搞一次航天领域的交流活动。”张宏君说,经过几次接洽,终于敲定此次活动。
该活动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共青团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和ASU共同主办,利用寒暑假每年举办两次,每次分别为15名中国中学生提供到ASU交流和火星探测器的实际操作机会。
2007年8月,组委会通过各种方式向全国遍撒“征集令”,3个月的报名时间内,有1000多名
孩子参与报名答题。经过初赛、复赛,有50名选手被邀请进京参加总决赛。
“我们的原则是限定在高中生,但姚依晨很出色,后来破格让她进入总决赛。”组委会工作人员说。
2007年11月18日,姚依晨和49名高中生进入总决赛。ASU副校长里克·尚国、教授菲利普·克里斯滕森等到场,担当评委。50名选手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的5名选手要在这些苛刻的专家面前完成知识竞答、英语演讲以及个人论文答辩几个环节,由专家给每个人打分,并最终公布16人名单。
姚依晨的个人论文是设计一个“火星前哨站”,她分别从登陆火星的时机、如何在火星上吃住穿衣、材料选取等几方面分析,最终赢得了评委们的掌声。“可能是我敢想敢说,比较符合美国人的口味吧。”姚依晨调皮地解释“过五关斩六将”的原因。
2008年1月26日,首届“中国太空少年”活动的16名孩子登上了飞往美国凤凰城的飞机。
拍摄火星
几天时间拍了两张照片
1月28日,姚依晨等人经过休整,和美方选出的几名学生会合后,走进了ASU,终于有了和学者们接触的机会。
说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那是一连串的荣誉。它是全美最大最佳大学城的“五虎上将”之一,地球和空间探索学院堪称美国航天界的领袖,“漫游者号”、“奥德赛号”火星探测器、哈勃太空望远镜上都使用了该学院的仪器。目前,ASU的10位研究生和8位本科生在同时操纵火星上的4台仪器。
而为孩子们担任学术总负责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菲利普·克里斯滕森教授。他设计的热辐射成像系统被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选中装入“奥德赛号”探测器飞往火星。
1月28日下午2时,菲利普教授带着孩子们来到教室,讲解了火星探测器工作的原理和选定坐标的流程。然后孩子们被分成两人一组,共同选定要拍摄的火星坐标,每组可以拍摄两张火星照片。先在火星全图上定位拍摄地点,然后完成了所要拍摄地点的坐标。经确认后,姚依晨和伙伴发出拍摄指令。1月30日,“奥德赛号”火星探测器按照指令对孩子们所选中的区域进行了拍摄,几天后传回了照片。
“你看,这是火星大峡谷的一处滑坡,以前从来没有人对这个区域进行过拍摄。”2月10日晚,姚依晨拿着自己拍摄的火星照片自豪地说。
下达完拍摄指令后的几天,教授们给学生们布置了作业:对以前拍摄的火星照片进行尝试研究。
学生们搜集数据,确定研究方向。姚依晨这一组研究的方向是,火星大峡谷的滑坡和地球上的大峡谷滑坡有何不同。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作业。
2月3日,20多名中美学生把自己的作业制作成幻灯片,逐个上台讲解。台下,菲利普·克里斯滕森等教授为孩子们评判。
“他们的评判有点苛刻、有点刁难。”姚依晨说,对孩子们的作业,专家们非常认真地听着,有个学生讲解完后,一位教授认为他说得不够简练,追问了一句“你能不能简单地描述一下本质的区别”。教授的严谨让孩子们也不敢不认真起来,“好歹我准备比较充分,没有被刁难。”姚依晨得意地笑着说。
异国感触
感受国外赏识教育
9天的行程很短,除了见到知名教授,亲自为火星拍照外,学生们还参观了美国大峡谷和陨石坑等站点。异国他乡,孩子们感觉到的,不仅仅是前沿科学,还有学者们的教育和研究方式。
“两年前,霍金访问中国时,我曾经看过他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喜欢上了神秘的宇宙。这次我可以亲自到美国,特别希望得到美国顶尖专家的指导,看看他们是怎样从事研究工作的,提高自己对事情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在出发前,姚依晨这样向往她的美国之行,但真接触了专家,感觉还是不一样。
亲近得让人不敢相信,菲利普教授,经常给孩子们开玩笑。国内正提倡赏识教育,这次见识了美国的赏识教育。一天上课时,姚依晨看着一个沙丘的照片,问Wendy老师:“东边宽是不是由于东边风大,西边窄是西边风小啊?”Wendy没有直接回答:“这是一个很好的猜想,但这只是你对比了两个数据就得出的结论,我们需要更多数据来支持它。而且即使数据很多也只能说是maybe(可能),一定要用maybe,因为你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但不管怎样,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很好!”美国老师从来不会否定什么,他们只会承认学生的想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ASU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菲利普教授等带队,可谓精英尽出。”组委会副秘书长张宏君说,即使对美国普通民众,地球和空间探索学院实验室也是不开放的,这次可以说是破例。16名中国学生到ASU时,当地报纸称赞这是一次“有开创意义的举动”。
“只要能激发孩子们对于宇宙空间探索的更大兴趣,这次活动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张宏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