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人物杂志 > 最新消息

郭双威:酿造清香文化

  来源:《人物》杂志



  郭双威:酿造清香文化

  文/杨玉珍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烩灸人口的《清明》,使汾酒的清香顺着牧童的手指名满天下,这清香穿越时空飘向世人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届时,奥运夺金的中国健儿将痛饮汾酒,一醉方休。

  每想到此,郭双威便激动不已。作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的掌舵人,他再次领略了中国白酒“祖师爷”汾酒的独特魅力。这坛为奥运健儿开启的汾酒由国家博物馆监制,酒坛高1.49米、直径1.33米,盛装佳酿8吨。

一年后,作为建国60周年庆典的国宴用酒,它将再次启封;国藏汾酒是国家博物馆唯一永久珍藏的中国名酒。

  国酒情结

  在郭双威的记忆里,汾酒作为国酒的历史由来已久,并非偶然。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开国前夕的第一次正式国宴,每个餐桌上,都摆放了毛主席特别嘱咐从山西杏花村运来的陈年老白汾酒,汾酒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种国宴用酒。

  1951年7月8日,周总理批示:对外接待宴请“如需用烈性酒,则用汾酒。”

  汾酒在中国白酒的地位有史可鉴,在国外同样不同凡响。

  1915年,“老白汾酒”在美国旧金山市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这是唯一有史可查获此殊荣的中国名白酒。当时《并州新报》以“佳酿之誉,宇内交驰,为国货吐一口不平之气”为题作了详细报道。博览会上,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参观了中国政府展馆,当他看到获得甲等金质大奖章的老白汾酒时,不由得拿起酒瓶端详起来,一位中国参展人员见状,急忙拧开瓶盖,瓶盖刚一松动,一股清香就飘溢出来,罗斯福连说:“好酒!好酒!”

  据说后来,中国参展人员赠给罗斯福一瓶老白汾酒,罗斯福一直舍不得喝,直到过圣诞节和家人团聚时,才打开让全家人共同品尝来自中国的美酒。

  对中国汾酒钟爱有加的还有米高扬。1948年底,米高扬代表苏共中央密抵西柏坡。这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接待的最高级别的外宾。当时战火纷飞,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能拿出手的只有刚从山西驮来的杏花村汾酒。第一次宴请,米高扬就对汾酒情有独钟,他专门打听了汾酒的来历。第二次宴请,毛主席特地备了足够的汾酒,这一次米高扬喝得如痴如醉。

  汾酒倍受国外国朋友的喜爱并非无缘由。郭双威说,汾酒与洋酒口感相似、风格相近,汾酒的再制品竹叶青酒也可以加冰、加矿泉水饮用。

  对于汾酒的历史脉络郭双威向来熟稔于心。1965年,16岁的他进入汾酒厂,从此把自己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汾酒。

  传承创新

  40多年的汾酒生活,使郭双威对汾酒文化和历史有着深深的感情和理解。他在回味和陶醉时,能够感受到汾酒文化与黄河文化、晋商文化的一脉相承。站在这积淀千年的酒文化上,郭双威无疑是沉醉的、底气十足的,但同时,传承、创新汾酒文化之责任也是重大的。

  对几乎从事过汾酒从生产到销售所有环节的郭双威来说,接任改制后的汾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他太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大了。

  在整个中国白酒界,汾酒虽然有过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骄傲,但其发展道路却经历了诸多坎坷,与同为历史名酒的五粮液、茅台等逐渐拉大了差距。用郭双威的话说,汾酒关键是落后在了观念与机制上。

  推行改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把郭双威比作一个打造“新汾酒”技艺高超的匠人的话,那么,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则是对手中之器的精心磨砺。

  2002年3月,初掌汾酒帅印的郭双威,首先成立企业机制创新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专门负责研究起草机构设置方案、三项制度改革,进行企业管理机制创新的策划与实施。这一决策的最直接成果是构建了汾酒发展的“111343”战略,即一个发展目标、一个指导方针、一个基本原则、三个重点基地、四个体系如同四大支柱,支撑着三大基地,促进汾酒集团向做优、做强、做大的目标迈进。从管理学角度讲,“111343”中长期发展战略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科学的发展体系。著名经济学家、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会长于行前院士参观完汾酒集团后,颇为感慨地说:“在郭双威同志管理下的汾酒集团,其发展模式至少要比国内其他同类企业领先3至5年。”当年,汾酒集团便实现了销售收入10亿元、增速15.5%的良好业绩,业内一片哗然。

  自担任汾酒集团的董事长以来,郭双威为汾酒的发展殚精竭虑。汾酒,这个传承了数千年的品牌,这个让山西人无限骄傲的品牌,如何才能让它更加发扬光大,独占鳌头?翻开自己四十多年积累的数十万字的资料和学习笔记,郭双威苦苦思索。终于,在一个崭新的笔记本扉页上,他重重地写下一行字: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差异上,而汾酒和其他酒的最大差异是文化。

  然而当他提出建设企业文化时,很多人并不理解,认为汾酒的效益已经很好了,何必再去搞什么文化?但郭双威一面承受着旁人无法知晓的阻力和误解,一面领导建成了汾酒工业园林、汾酒文化广场、醉仙楼、汾酒博物馆新馆等一大批配套文化设施,使汾酒工业园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如今,每年至少有数十万游客到这个酒文化旅游基地领略杏花村的汾酒文化。

  而郭双威之所以能够一直坚持下来,是凭借他对汾酒那份炽热的爱,是2002年上任时他对广大职工那份沉甸甸的承诺:“当我要作出某一个决定的时候,常常会想到那些广大的、为了汾酒事业而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像粮食一样,以完全无私的态度在热情的鼓舞下发酵、蒸馏,最终化成甘洌的美酒。可以这样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汾酒的今天,只有为他们谋求更大的利益,才会有汾酒更加令人振奋的明天。”

  有人算过一笔帐:郭双威担任汾酒集团董事长以来,平均每天工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在他的日程安排里,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如果按每天8小时工作制计算,他的一年应该是456天。

  清香久远

  然而,面对国内白酒业竞争异常激烈,啤酒、葡萄酒不断蚕食白酒市场份额,国外酒业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的局面,仅靠勤奋远远不够。

  郭双威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搏击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要素,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同样,他也明白“小企业制造产品,大企业经营产业,更大的企业传播文化,这是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成功的企业,在售出自己产品的同时,也在宣扬着一种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

  在郭双威看来,对于像汾酒这样的传统文化名酒来说,文化品牌毋庸置疑是一张决胜于市场的王牌。汾酒不仅要大打文化牌,而且要巧打文化牌。

  2004年9月19日,“中国山西首届杏花村汾酒文化节”在汾酒集团隆重开幕,短短5天的时间,汾酒集团共接待海内外来宾两万余人,使各地游客在旅游中尽情领略了汾酒的独特魅力。

  同年12月,郭双威主持汾酒企业文化战略“清香工程”旗帜鲜明地喊出了“汾酒就是清香”的口号,一举获得公众认同。从此“清香”和“诚信”成为汾酒文化最鲜明的个性特征。

  郭双威解释说,“汾酒就是清香”不仅指汾酒的香型和品质特征,更指汾酒人的品格和汾酒集团的品位。

  如果说汾酒文化是一块精美的布料,那么郭双威无疑就是一位杰出的裁缝,他凭借过人的才智和不凡的勇气,为汾酒制作了一件华丽而合身的外衣,使汾酒以亮丽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如今,“传承国宝,清香久远”成为汾酒人的精神理念。据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公布,‘杏花村’品牌价值已达47.76亿元。郭双威相信:两个享誉千年的“杏花村”和“竹叶青”品牌一定能象一双翅膀一样助汾酒再次腾飞。

(责任编辑:王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郭双威 | 罗斯福 | 米高扬 | 金质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