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入选“2006cctv年度新闻记忆年度新闻图片”并广为流传的有关藏羚羊的新闻图片近日被网友质疑有假,2月15日作者在调查中承认作品为拼接而成。
从备受争议的“华南虎”照片到各类新闻摄影大赛中的虚假作品,数码新闻摄影图片的真实性已经成为新闻摄影界关注的焦点。
便捷的数码摄影技术为新闻摄影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闻摄影作品可以被任意修改、伪造的尴尬。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新闻摄影家协会学术部副主任许林指出: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应该成为所有新闻工作者时刻铭记和追求的新闻理想。不同时不同地同样的电闪雷鸣
许林在采访中谈到,“2007年7月8日扬子晚报A5版新闻:南京泼下入梅来首场特大暴雨配图的新闻照片中的“电闪雷鸣”,和《国家地理杂志》的一张照片的“电闪雷鸣”完全相同。”他说,“近年来随着数码技术、photoshop等硬件软件设施的便利拼接、美化、添加新闻要素、移花接木的新闻图片在众多媒体中频频现身。”
对此,人民摄影报总编、社长霍玮分析指出,近年来频发的虚假新闻图片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经过电脑技术后期合成制作,添加、减少或者更换一些新闻元素。这类图片大多有痕迹可循,可以通过景别的远近、大小、三维空间、色彩过渡以及渐变过程等进行初步判断。第二类虚假新闻图片是通过用照片等平面的东西为背景,添加一些实物或背景元素通过舞台剧合成的形式拍出来的,这类图片没有经过后期的技术处理,识别起来需要费一番功夫。第三类虚假新闻图片是借用其他媒体资料或者场景的图片作为新闻图片,而不在文字说明中标明甚至标注新闻图片解说词,违反新闻真实性。虚假新闻图片何以登堂入室
新闻图片本应具备新闻性、现场感和美化版面的功能,但有人说新闻图片的作用正在发生本末倒置的现象,甚至有人感叹“数码时代,可以在照片上看到真相的机会越来越少”。虚假新闻图片为什么可以这样混淆事实?
霍玮说,“这首先是编辑记者的观念问题,目前来看新闻图片的造假以软新闻居多,很多编辑记者认为软新闻不是很重要而以照片的美丑来衡量新闻价值的大小,为了美化版面往往会对照片作很多修改、添加。另外,有些新闻编辑职业性不强,用猎奇或者唯美的图片赚取眼球,对新闻图片的真实性重视不够,也为摄影记者进行照片的后期制作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对此他指出,新闻摄影记者必须铭记:新闻价值的大小不以照片的好看与否来衡量,而应该以新闻事件和受众关心程度的大小为衡量标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摄影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盛希贵指出,某些摄影记者采访不深入、写文字说明常以偏概全、主观主义强,而图片编辑态度不够严谨、不认真对待图文关系、乱“配图”等因素都是催生虚假新闻的原因,把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混为一谈、把导演“布景”作为新闻摄影的主要方法等新闻观念的错误更是产生虚假新闻图片的摇篮。经验+技术让编辑拥有一双慧眼
众多的新闻图片和紧张的编辑工作中如何辨别一张新闻图片的真假,识破虚假照片的骗局?许林坦言:现在的数码和电脑技术,让新闻图片的造假越来越简单而识别越来越复杂。
他总结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指出:图片编辑首先要有敏锐的视觉,有些照片乍看之下并无不妥,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拍摄的光线、色温、比例、协调度、立体感、透视效果不够协调不合常规,这种情况下要把照片局部放大了看,寻找可以发现破绽的痕迹。同时,新闻图片编辑要有穷追猛打勇于质疑的精神。他举例说:“曾经有一张新闻图片直观感觉可疑但反复放大也找不到破绽,于是就以非常怀疑的态度给拍摄者打电话,追问中拍摄者最终承认照片是通过不同时间对同一景物两次曝光的特殊技巧而获得的。”其次,新闻图片编辑还要用生活经验来判断新闻图片的真假。他说:“通过季节特点等生活常识初步判断图片可能存在造假,再运用技术手段等就可以发现PS的痕迹,这类可以通过生活经验判断的新闻图片是有很多的。”
针对几年来虚假新闻图片频生的现象,许林特别推荐《华盛顿邮报》等7家报纸的图片编辑15条“军规”,他以一个资深的新闻摄影工作者的身份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另外他说“除了职业规范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制度规范,为此新华社图片总汇等五家新闻图片社出台图片处理规范抵制虚假图片,希望能够给摄影记者提个醒”。 (来源:人民网-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