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瞭望》文章:考研“降温”潜台词

  《瞭望》文章:考研“降温”潜台词

  目前的考研“降温”,已显示高等教育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依赖性

  文/《瞭望》新闻周刊实习生于玉蓉

  沿着北京故宫旁的一个巷子往里走,一家求职旅社坐落于一个研究所的大院内,武汉大学日语系本科毕业的李明(化名)已在这儿住了一段时间,他从武汉到北京是想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去年毕业时我竞聘过一家世界五百强零售公司,与我同时应聘的还有本校的一些研究生,但我最后还是被录用了。”李明解释了自己不愿报考研究生的理由,“文凭并不是求职中的决胜因素。个人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在很多单位的眼中比研究生一纸文凭含金量要大得多。”

  据中国教育网公布的数据,相比前几年平均20%以上的炽热增长率,2007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为128.2万,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7000余人,增幅仅为0.55%。部分省市还出现几年来报考人数首次下降的局面。

  这种趋势在2008年的报考中更加明朗,今年全国共有120万人报考研究生,比去年减少8.2万人,首次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数字下降。

  在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前一周,笔者走进位于中国人民大学附近的“考研一幢楼”。

  “考研一幢楼”的前身是“考研一条街”,这条街初成规模于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的第一年。研究生在人才市场上得到青睐,使考研辅导班和考研书店得到迅速发展。

  2002年,经历北京市海淀区的环境综合整治,“考研一条街”变成了“考研一幢楼”,一家媒体以《考研经济热得烫人,考研一条街不怕拆》为题对此作了报道。

  与当年拆不垮的“热闹”相比,“考研一幢楼”现已颇显冷清。笔者在现场看到,可能是处于淡季,下午四点来钟,这栋楼上的十几家考研辅导班报名点只剩下三家敞门,其余皆人走门锁,早早下班了。

  “这两年生意不好做,很多考研书店都关门了。”楼内一家书店的店员对笔者说,“即便是旺季,也不能和前几年比了。”

  由热转冷之因

  考研降温的背后,是研究生就业率的走低。

  2001年,研究生就业形势大好。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杜嘉曾向媒体表示:“平均来说,2001年清华大学一个研究生有13个职位可以挑选。”

  同年《文汇报》一则新闻的标题是《高学历太抢手沪三大学研究生就业率达100%》。

  就业方面的利好消息使2002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剧增至62.4万人,比2001年增长35.7%,创下报考人数增幅新高。

  紧接着几年,研究生当年的就业状况与次年的报考人数之间显现较强的关联性。

  “我省2006年研究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甚至低于专科生。”2007年1月29日,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在一次讲话中直言,“2007年的‘考研热’大幅度降温,与此是有关联的。就业率是个指挥棒、是个温度计。”

  2003年之后,随着1999年扩招的研究生一批批走向就业市场,对研究生的需求得到迅速满足。

  2004年全国共有硕士毕业生11.05万人;2005年19.5余万人,增幅为76.47%;2006年27万人,增幅为35%;2007年33万人,增幅为22.22%。

  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社会上为研究生提供的岗位无法达到如此的增幅,研究生看好的高校、科研机构、国家机关、大型国企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趋于饱和,自然减员产生的岗位远远无法与庞大的研究生就业人数相平衡。

  北京大学教育与经济管理系主任岳昌君在2003年和2005年对全国研究生就业状况作了两次问卷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校毕业生数量随之迅速增加”,“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拉动就业的较大需求。”

  该调查分析的数据显示:2003年包括硕士和博士在内的研究生毕业时的“落实率”为87.2%;2005年为83.4%,下降3.8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2007年10月31日公布的《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统计》显示,2007年,硕士研究生的“落实率”为82.8%。

  尽管与上述2003年和2005年的调查相比,2007年的这项统计放宽了对“落实”的确认标准,将已确定单位、升学(国内)、出国出境、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其他灵活就业等六种情况一并确认为“落实”,研究生的“落实率”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经济结构之困

  研究生毕业“落实率”走低,一般可归结为硕士研究生数量太多、质量下降,应用型培养模式缺失,用人单位选人趋于理性,而研究生择业还不够理性等问题。而有学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可从经济角度探究。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朱佳生运用系统工程的“定性——定量”技术对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进行了研究,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依赖性。

  《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统计》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类型多集中在各类专业技术工作、行政管理工作、辅助工作和服务工作,比如工程师、会计师、教师、公务员、餐饮服务、市场营销等,所占比例为92.8%;而各类一线工业和农业生产工作分别占5.0%和0.1%。可见,第三产业是高等教育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

  虽然近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扩大规模与其匹配,但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3~2006年第二产业的贡献率都在52%以上,对经济的贡献率最大,相应地为初级劳动力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从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构成看,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003年的21.6%增加到2006年的25.2%,上升了3.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仅上升了2.9个百分点。

  “现在初级劳动力市场上和前几年的就业形势有了很大的改变。”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在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说,“一个是有限的短缺情况变得越来越突出,另外就是技术工人的缺口越来越大。但是另一方面,就业市场的紧张更多地表现在高级劳动力市场上,也就是说主要由大学生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

  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已得到中央高层的关注。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转向适应性增长

  既然经济结构的现状导致目前大量吸收高层次人才出现困难,那么高校是否还应该继续以高速度去扩招呢?

  2004年8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发表《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近期和长期发展模型讨论》,对此提出警告:“研究生招生规模与经济密切相关,同时也必然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必须处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允许的范围之内,否则就会演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因为不仅国家发展研究生教育要相应的经济能力支撑,同时研究生毕业生也需要社会具有相应的经济能力来吸纳。因此,必须寻找潜力边界,建立合理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模型。”

  中国研究生教育近几年的跨越式增长,被视为一种补偿性增长。相比世界研究生教育二百年左右的历史,中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晚、人数少、在最初阶段发展缓慢。

  1935到1949年,中国仅有200余名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到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2.3万人。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研究生教育中断长达12年之久。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和198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1978年到1999年,累计招生77.3万人。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研究生规模进入了高速扩张时期。

  但补偿性增长毕竟是一种过渡性增长,短时期内的数量扩张难免带来质量下滑。在山东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民盟山东省委的一份提案直言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弊端,比如“导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单纯的师徒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受到限制”、“实践能力差、适应社会所需的时间偏长”、“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偏弱”等。

  针对这样的情况,中国高等教育应当积极地由补偿性增长向适应性增长转变的呼声越来越强。

  教育部已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工作的重点。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从高等教育来看,提高质量尤其是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始终是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

  “学历不等于能力”

  有专家强调,教育模式的转变对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应对就业的有效方式。高校除了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还应该加大应用型硕士的培养力度。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大部分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可最终能以学术为终身职业的毕业生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研究生走向了各行各业,而他们所接受的学术型教育无法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这也是研究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学校积极做好各方面改革的同时,研究生本身也应从自身寻找原因积极面对就业。岳昌君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我们应该更为理性地看待这些情况。教育质量下降也是相对的,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教育还是不断向前发展,实际上是教育质量的差距拉大了。优秀的毕业生表现更加突出,可以在国际一流的刊物上发表文章,而也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教育质量不高,而面临就业难的多是这些毕业生。”

  著名作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梁晓声向笔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学历不等于能力,没有能力,不管多高的学历都会面临就业难。所以,对很多毕业生来讲,与其问:‘我考上了研究生为什么还找不到工作?’不如先问问自己:‘研究生期间我的能力得到切实提高了么?’”

  朱佳生认为:“不必把目光过分集中在研究生的初就业上,从长远来讲,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人更有发展后劲。人才的成长必得经过时间的打磨和实践的锤炼。”

  “我已经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在本文写作之际,李明给笔者发来了邮件,“(我准备)踏踏实实地工作几年,有了经济上和经验上的积累后,再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读MBA。”□

  《瞭望》文章:消减研究生教育泡沫

  高校的功利性评价体系仍在误导着导师以经营科研为“主业”,给学生讲课为“业余”,甚至把学生当雇工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周大平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007年末公布:全国报考2008年北京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有21.445万,比上年减少了7127名,降幅为3.2%。这次的考研“降温”,是继2007年考研人数一降后的再降,与此相关,还有近两年一些大学生在本硕连读期间主动退学的读研“降温”,以及手持硕士学位证的求职“遇冷”。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温度一路走低”的信息,都把问题指向了我国饱受诟病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2004年,很多高校开始改革研究生学制,应用类学科普遍由三年改为两年或两年半学制。当时,许多本科生走上考研“独木桥”,就有着“本科毕业工作不好找,继续读研可以缓解自己心理压力”的动机。出于这种从众心理,2006年本科毕业生占了当年全国127万考研大军的一半。殊不知,扩招、改制和缴费,样样都赶上了的研究生们在拿到硕士学位走进人才市场求职时,才发现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的“学历崇拜”已经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再强调高学历,认为使用本科生不仅成本相对低,还比研究生年轻有活力,甚至把一些硕士到只招本科生的单位投简历的行为称作“搅局”。在“工作难找”的现实里感觉到“读研无用”,使这两届的许多研究生愈发变得脆弱、敏感起来,乃至比师兄师姐们更加郁闷。

  我国高校的硕士点每年都在增加,硕士研究生每年也在扩招,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对导师质量的抱怨有增无减,高校的功利性评价体系仍在误导着导师以经营科研为“主业”,给学生讲课为“业余”,甚至把学生当雇工,一些导师照本宣科式的讲课方式令学生大为不满,一些高校还要求学生在所谓“高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以为这就能确保“出口儿”的质量。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下,研究生教育并没有给研究生一个满意的“产出”,批量化生产使得研究生在人才市场优势不再,加上因比本科高的学历而不愿降低求职期望,研究生学历不仅没有增添更多的就业筹码,反而成为一种找工作的负担。

  近年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往往只有研究生名分而缺乏研究生能力,“用人单位不会看重你每门课考得好不好,而是直接给你个东西,看你能不能做出来”,面对这样的要求,研究生们往往捉襟见肘。本来,高校扩招带来的本科毕业生数量就在年年创新高,比如2005年有337万人,当年没能就业的有90多万人;2007年有413万人,至今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仍不下100万人。就业压力之大,导致一些高校的学生大三时就惶恐不安,到了大四还坚持上课的基本都是准备考研的。本科生就业难是近年的一个老话题,读研后找工作同样难也已成为无奈的事实。

  以往的考研大军中,出于对这种求职的恐惧,对自己就业能力不自信的占了相当的比例。如果没有坚定的学术信仰,在校读研就会感到是在十分痛苦地遭受折磨。“大江东去,浪淘尽”,如果淘去的是那些没有学术动机的考研者以及混文凭的读研者,那么于国于己无不是莫大的幸事。因为,考生单纯为求职而谋高学历,不仅让学术界失去了选拔人才的综合标准,也让考生自己失去了对研究生教育投资取舍的考量标准。

  放弃考研的人数增加,还与公费读研的逐步被取消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促使学生倍加珍惜自己对未来投资的这个考研选择,其中求学心理上的变化最为根本:从以往只是为了求职而谋高学历,转向挑一个既价格合理又适合发展的研究方向。

  或许正是把有利于筛选考研者的职业取向作为了改革的一个目标,2006年,北京大学取消了公费读研,2007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取消了公费读研。随着未来几年更多的高校取消公费读研,由单纯为求职而谋高学历的“学历病态心理”所导致的研究生教育泡沫化会不会有所弱化,也很值得人们继续关注。

  另一组不可忽略的数据,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正由“学历崇拜”到“名校崇拜”转型:报考2008年北京硕士研究生人数超过万人的惟北大、人大、北师大、清华莫属,这四所高校的合计报考人数占报考北京硕士研究生人数的三成,说明许多考生已对一些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夸大推销和不断膨胀的泡沫有所警惕的同时,又对名校研究生教育回报的预期寄予厚望。

  不可否认,北京地区考研人数再降温中的名校考研人数热度依然,同样存在“拥有名校硕士学位,就有了更好的就业资本”的成分。但只要认真考量过需要付出的成本,就应该属于理性的选择。尽管从研究生的市场供求关系看,中国的经济发达还需要几十年,对白领上岗有大量需求的时代尚未来临;尽管从研究生的培养机制看,有能力的硕士还难以较多地脱颖而出,但毕竟已有17所名校正在作为以完善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为核心,以建立研究生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其改革的核心,是从管理层面着力强化导师的责任,突出强调导师要在科研活动中培养人才,硬性规定导师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要有能力,要能创新。为选拔真正适合创新科学研究的考生,2007年北京大学不仅提升了招收推荐免试的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部分院系还实行了开学一段时间后由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的制度。这一切,正是吸引那些真正有志读研者的根本举措。□

(责任编辑:王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李明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