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张选杰、欧阳永飞、王永孝)“老杨,部队现在的具体位置在哪里?我到了首都机场,马上赶往灾区。”2月13日,国外留学归来的二炮某旅营长万和明刚下飞机,就给远在江西抗冰雪战场上的教导员杨万林打电话。
次日一早,连家都没来得及回的万和明就来到了部队抗冰雪救灾一线。连日来,他与官兵们昼夜奋战,出色完成了一项项急难险重的救灾任务。
乘坐9小时飞机、22小时火车、3小时汽车,他飞跃万里大洋,直接奔赴抗冰雪战场 2007年初,36岁的万和明作为优秀军事人才,被选送到外国军事学院留学深造。
1月下旬以来,我国南方遭受50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远在异国的万和明在电视上得知消息后,连忙打电话给部队,得知战友们已经开赴江西赣南灾区了。
2月13日,万和明回到北京,下了飞机就迫不及待地给营教导员杨万林打电话,问清部队抗灾的准确位置,连家也没回,便直奔北京西站买了一张火车票,赶赴灾区。
万和明连续乘坐9小时飞机、22小时火车、3小时汽车,满身疲惫地赶到了部队临时宿营地。他来不及休息,就要来灾区“作战分布图”和电网抢修方案进行分析研究。之后,他和教导员上山察看灾情。当天夜里,他又赶赴救灾任务最艰巨的泽覃乡。
翻山越岭400余公里、搬运抢修物资近50吨,他处处身先士卒,与官兵同甘共苦 在抗冰雪战场上,万和明每天总是第一个起床,晚上最后一批回来。住宿地与救灾作业点相隔约10公里,全是山路,非常难走,他还经常帮身材瘦小的战士扛工具。
万和明所在营担负的主要任务是搬运电线杆。电线杆安放位置大多在山坡或山顶上,距离远,水平落差大,徒步来回一趟就要近2个小时。1吨多重的电线杆,万和明抬起最粗最重的一头,喊着号子,带领战士们往山上运。浸透水的胶鞋和裤腿都结了冰,他们的头上却冒着大汗。
由于连日超负荷工作,万和明病倒在了运送物资的路上。休息了一上午,他就躺不住了,“战友们都在战场上,乡亲们还等着通电呢,这时候我必须冲上去!”
仅仅5天,万和明磨破两双迷彩鞋,穿破两套迷彩服,翻山越岭400余公里,累计搬运电网抢修物资近50吨。
“巧用工具法”“轮流作业法”,他科学分配兵力提高电网抢修效率 发射一连连长范振宇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抗灾救灾汇报会上的尴尬:全连40余人一天才扛了8根电线杆,只完成预期任务的一半。
万和明一针见血地指出:“搬运电线杆不是靠简单的抬、扛、拉,要找窍门。”
万和明指挥官兵采用三角木借力、撬杆滚动行进法,装一车水泥电线杆,由刚开始作业时16人50分钟,改进到12人23分钟。
10米长、1000多公斤重的电线杆,如何快速安全通过独木桥?万和明根据地形地势,将电线杆横在独木桥上,8人下桥托举电线杆,2人在前拉,大大提高了搬运效率。
赣南地形山高路险、坡陡路滑,万和明便向老百姓借用圆木,放在电线杆下作“轮子”,沿路“滚”上山。
万和明在兵力部署上也有其独到之处。他把全营兵力打破建制分成8个小组,按照个头、体力、耐力等科学编配,身强体壮的抬1吨重的电线杆,稍差一点的抬800公斤的电线杆,瘦小灵活的则负责挖坑、展线。
每天晚上,万和明都要组织总结讲评,然后在完成任务的点位上插上小红旗,争优创先的竞争意识让官兵们卯组了劲。一连战士肖剑说:“万营长有点儿像《亮剑》中的李云龙,有时不按套路出牌,却总能收到奇效。”
连日来,万和明相继总结出“巧用工具法”“轮流作业法”等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电网抢修效率,确保了灾区的3个乡镇按时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