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圣地亚哥3月4日电(记者赵凯许云鹏)智利是拉美地区经济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的国家。近些年来,智利经济保持了年均5%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历届智利政府仍高度重视环保,政府不断完善环保制度,努力确保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环保方面,智利一直面临不小的压力。矿业是智利国民经济的命脉,矿业产值占智利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但采矿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并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此外,纸浆也是智利的主要出口产品,这同样也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此外,智利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86%,城市化程度较高,其中首都圣地亚哥人口约600万,城市环保压力也很大。
为加大环保力度,应对这些压力,智利积极推进环保制度建设并加强环保机构的作用。
智利国家环境委员会专门设立一项环保基金,对非盈利性民间组织的自发性环保行动提供资金援助。
智利政府还利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保护环境。通过该体系,政府可以对全国的各种项目进行环境评估,确保一切公共和私人项目符合环保要求。智利环境基本法规定,必须在得到“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批准后才能实施“敏感”的经济活动项目,包括矿业开采活动,水库、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以及可能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的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港口、输油管线建设等。
为了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智利经济部下属的国家清洁生产委员会还积极推动企业签署清洁生产协议。除了工业外,在农、牧、渔等行业,清洁生产方式一方面保护了环境,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提高了产品品质,增强了企业竞争力。签署这一协议的各类企业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根据2005年12月智利政府的统计,签署清洁生产协议的企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当年智利国民生产总值的10.7%。
此外,智利政府还通过在主要城市实施车辆限行、发展公共交通、征收车辆行驶许可费等措施,鼓励人们少用私家车,以达到缓解交通压力、减轻环境污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