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纵论天下事
北京奥运会是安全的 北京空气会越来越好 北京奥运会是安全的,北京空气会越来越好;解决“毒饺子事件”离不开中日双方的合作……3月12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从奥运会安全环保、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毒饺子事件”,杨洁篪从容应对,侃侃而谈。每当杨外长回答问题时打起手势,现场闪光灯频闪,快门声密集。
杨洁篪在回答记者提问。本报记者刘勇摄
有关奥运会的话题成为热点,全场13次提问中有3次涉及到奥运会。
针对有个别运动员宣布因为担心空气污染而退出北京奥运会的问题,杨洁篪表示,世界上绝大部分运动员对于北京的环境空气质量都是满意的,都是有信心的。中国很多运动员是在北京的运动场上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十分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北京和中国的空气质量只会越来越好。
谈到所谓劫机事件,杨洁篪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每年来中国的游客越来越多,北京现在的涉外旅馆订都订不上。他介绍说,据有关部门告知,3月7日,南航CZ6901航班由新疆的乌鲁木齐飞往北京,途中发现个别旅客持有可疑的液体,为确保乘客安全在兰州备降,乘客和机组人员安全无恙,航班随后安全抵达北京。有关部门正在作进一步调查。
针对国外少数人“中国在把奥运会政治化,试图利用奥运会加强爱国主义,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指责,杨洁篪强调,爱国主义和奥运会政治化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不是中国政府鼓动中国人民支持奥运会,中国群众对奥运盛会的支持是发自内心的。企图把北京奥运会政治化的是个别对中国极不友好的、具有巨大偏见的个人和势力,他们根本代表不了国际社会,抹黑中国“只能证明他们自己本身是一种什么颜色”。
“一顿早饭,一个人吃三片面包,另外三个人每人只能吃一片面包,谁应该节食呢?”在谈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时,杨洁篪的这个比喻令在场记者发出会意的笑声。他说,谈排放问题,不能只讲总量不讲人均、只讲当前不看历史、只讲生产不讲消费。中国之所以排放总量大,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中国的人均排放量是很低的,三个中国人的排放量还抵不上发达国家一个人的排放量。中国生产的产品相当一部分是出口的,是造福于全世界消费者的,人们在使用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的时候,也要想一想中国在承受着不断增加的“转移排放”的压力。中国已经为实现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巨大努力,今后将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更大的努力。
谈到在日本发生的“饺子中毒”事件,杨洁篪表示,中国政府采取对中外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了认真、负责的调查,并已经适时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为了查明真相,中方的调查工作将会继续进行下去。解决这一跨境食品安全问题离不开中日双方的合作,希望双方能够继续加强沟通,开展协作调查,尽快查明事件的真相。为了从机制上能够确保今后在这类问题上进行更为及时、更为有效的合作,需要尽早建立中日两国食品安全合作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