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 > 观察与思考

“亚洲第一弯”大争锋

  “亚洲第一弯”大争锋

  ■观察记者 戚永晔 文/摄

  2008年2月23日,上海暴出重大消息,素有“亚洲第一弯”之称的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开始拆除。伴随“万国建筑博览馆”11年,被上海市民誉为“外滩最佳观景点”的“亚洲第一弯”,将在不久后彻底消失于人们的视线。

  据了解,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的拆除原因是:提前达到使用寿命,成为外滩交通的瓶颈。但很多上海市民却在网络上表达了不同观点,有人说“第一弯”已经成为外滩一道风景线,一个标志,拆了可惜;也有人说“第一弯”周围大动干戈多少会影响周围建筑文物的保护工作。一时间,“第一弯”该不该拆成为热门的争论话题。

  观察记者为此专赴上海,了解“第一弯”拆除背后的大争锋。

  第一弯VS第一湾

  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拆除前后,很多媒体都对此予以报道,但不同新闻中用词不一,有些媒体称其为“第一弯”,也有些媒体称其为“第一湾”。

  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称呼?

  上海市民韩妙第称,“第一弯”应该叫“第一湾”,而他就是第一个提出“亚洲第一湾”的人。他说,“‘第一湾’并非指延安高架路外滩下匝道,而是指从外白渡桥到新开河一段的弧形外滩景观。”

  记者在上海驿光传播有限公司找到了该公司的总经理韩妙第,谈起“亚洲第一湾”一名的由来。

  韩妙第说,早在1999年,他的公司租下外滩天文台的二楼和二楼外的平台作为咖啡馆。为经营好这个咖啡馆,他想到一个创意,酝酿并提出了“外滩十大景观”,包括十里洋场、缤纷浦江、金茂夕照等十大景观。“在介绍‘十里洋场’景观中,我提出了‘亚洲第一湾’的叫法,将外滩与日本的东京湾、香港的维多利亚湾比较,因为外滩的弧形江湾景色比前两者更美丽,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亚洲第一湾’。”

  后来,在韩妙第的申请下,黄浦区旅游局(当时为“旅游办”)专门召开“外滩十大景观”研讨会,“外滩十大景观”和“亚洲第一湾”得到了有关旅游界与文化界人士的认同。2000年国内著名周报《南方周末》在千禧之夜报道中,专文描写了外滩的热闹场景,《南方周末》记者当时采访了外滩天文台咖啡馆,并引用了韩妙第提出的“亚洲第一湾”的说法。

  但也有人说,“亚洲第一弯”才是真正的称呼,它就是特指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在记者与周围店铺经营者攀谈的时候,问及“亚洲第一弯”在哪里。很多人毫不犹豫地把手指向不远处的高架下匝道。

  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曾参加“外滩十大景观”研讨会的黄浦区旅游局负责人海德胜,他说,1999年左右,黄浦区旅游部门确实组织过一些评定上海景观的研讨会,韩妙第也确实曾参加过这样的会议。但“由于时间间隔太久”,他已经无法回忆起“亚洲第一湾”的说法究竟在何时、由何人首先提出。海德胜说:“长期以来,对于‘亚洲第一湾’究竟指哪一段风景,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定。而我们也从没有对它做过认定工作。”至于是“第一弯”还是“第一湾”,海德胜说,这是市民的口头流传,并没有确切的文字说明,所以“有关部门也不能肯定。”

  上海市规划局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百余年来,上海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它向世人展示了上海的文化,以及将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有机糅合、创新、发展的卓越能力。不仅“第一弯”和“第一湾”有争议,连现在的外滩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外滩,即“老外滩”,通常是指北起外白渡桥,南至延安东路的中山东一路,地形呈新月形,约为1500米的弧线段。广义的外滩,即“新外滩”,包括老外滩,南外滩,北外滩和外滩源。

  一些网友在网上留言说,不管是“第一弯”或“第一湾”之争,还是“第一湾”指的是什么,都并不重要,外滩景观依旧美丽才是最重要的。

  海派风情的逝去

  VS海派风情的归来

  那么,“第一弯”的离去,到底对外滩风情有着怎样的影响?

  据现场一位施工负责人介绍,根据上海“外滩改造”计划,将建设贯通苏州河两岸的外滩通道工程,建成后部分车流将被引导至地下通道通行,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将没有存在必要,将其拆除可实现还路、还绿、还景于民。

  该负责人说,这次的拆除“与其说让外滩‘变脸’,不如说是让外滩复原。”原因是外滩大多数老建筑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时代烙印,与黄浦江对岸的浦东新区形成鲜明的艺术对比。

  曾经的外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埠”。渔船、货船、游船,只要是外来的船舶,都可以停靠。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现在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依旧,可先前“一览无余”的气魄却似乎销声匿迹。反观日益崛起的浦东小陆家嘴,楼宇广厦,涌动的是活力,是旺盛的生产力、生命力。

  但“第一弯”在老建筑之中的出现,不仅破坏了老建筑的整体美感,还破坏了黄浦江两岸的艺术对比。“拆除之后,传统与发达交错的海派风情将会归来。”

  话是这么说,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第一弯”的突然拆除,留给大家的是“遗憾”,它代表了一段上海风情的结束。

  “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等在它面前掘地而起;它也记录着上海人喜怒哀乐,我想很多人的结婚录像中会这么一段!婚车驶过这里,新娘手拿鲜花,双臂迎风张开,婚纱随风飘起……现在它将要离开我们的视线,成为历史,希望在没有它的日子里,上海依旧成长,我们依旧快乐。”网友“明明”在论坛表达对“亚洲第一弯”的依依不舍,“不知何时人们给这段高架下匝道取了这个名字,我们暂且不管它是否真的实至名归,但不可否认当你驾车或坐车驶过这段路,外滩两边的美景确实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尤其在夜里,流光溢彩的上海给每个初到者好的印象。”

  这段感情真挚的告别引来了众多网友的跟帖,“拆了还会再建么?每次我们有外地的客户来,都会去兜一下的。”“总喜欢让出租司机绕道而行,就为了感受下它带来的美景,再见了。”

  2月23日,“亚洲第一弯”正式封路进入拆除改造阶段时。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时无数上海市民特地前往留影纪念,贪婪地摁动手中的相机,在快门闪烁间,记录着亚一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由于外滩多个工地在建,从“亚洲第一弯”拍出来的外滩美景不够完美,于是上海市民把照相机纷纷对准了最佳观景点本身。很多人手持相机站在高架下取景,拍到好的镜头还互相交流。“特意过来拍照。”陈先生表示过几天还要去外白渡桥看看,他的话里不无遗憾,“桥修好了还会移回来,但‘第一弯’拆了就彻底没了。”

  上海市规划局负责人也了解到了大家对“第一弯”的恋恋不舍,他说:“‘第一弯’确实已经成为外滩的标志之一。一直以来,都没有足够大的镜子,可以将两边的反差映衬出来。只有在延安东路外滩下匝道上,这条所谓的‘亚洲第一弯’中,才可以坐拥最佳视野,纵览浦江两岸的胜景。也只有在这里,上海的门户景观,只需往两边稍微转转头,便可以尽收眼底。”

  话锋一转,他又说:“今天,‘第一弯’拆了。有人说是它影响了外滩的整体风貌,还有人说是因为‘风水’不好,我想说的是,都不全是。那是什么?很简单,我们的城市要发展。”

  “第一弯”的设计主创——上海第—城建院资深总工邵理中,对外滩下匝道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搞工程,不是哪个人的,是国家的,也是大家的。还是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城市变迁。”“第一弯”拆除后,上海大厦、外滩公园、外白渡桥将打通形成外滩源的重要景区,明天的外滩也将会恢复老外滩的本来面貌。

  官方认证景点VS民间约定俗成

  问题就来了,上海市民如此看重“第一弯”的旅游价值,上海官方对此并不否认。但官方却说“第一弯”影响了外滩的整体价值。那么,“第一弯”到底在上海旅游界有着怎样的地位?

  黄浦区旅游局负责人海德胜表示,“亚洲第一弯”更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在市民口中逐渐传开。

  据他回忆,早些年,大家对于“第一弯”的理解,似乎更接近于外滩沿岸本身的风景,而并非指延安高架路外滩下匝道:“作为旅游部门,一般也不会把一个交通要道定位为旅游风景点。”

  上海旅游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光荣也表示,“亚洲第一弯”并不是一个由政府部门或其他权威部门制定的名称,无论“亚洲第一湾”指的是延安高架路外滩下匝道,还是指从外白渡桥至新开河这段外滩风景区,这都是世人给其的赞誉。

  而上海某旅行社反映的情况是,2004年以前,在许多导游广为引用的外滩解说词里,就明确把“亚洲第一弯”界定为外滩的景观。

  这段导游词这样描述外滩:“许多海外侨胞和华人都爱把上海外滩称誉为亚洲第一湾。是的,她美极了,请看,她从北起外白渡桥南至新开河,长约1800多米,弯弯的走势,形如新月,秀美如画。”

  看起来,“第一弯”的说法已经被广泛接受,其实不然。

  从事8年导游工作的马先生说,他习惯把从外白渡桥至新开河的这段风景称为外滩,至于“亚洲第一弯”的说法,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流传开来的,“‘亚洲第一弯’可能是一些导游为游客介绍时临时兴起而说起的,随后就在业界传开了。”

  住在金陵东路82岁的吴先潭老先生也说,他在外滩边住了30多年了,从没听说过延安高架路外滩下匝道就是“亚洲第一弯”。

  负责延安高架路东段设计的城建设计院原总工表示,设计外滩下匝道时只是从交通需求、减少对景观影响等角度考虑的,是“无心插柳之举”。“后来它被称作‘亚洲第一弯’,我想是因为旅行社和导游的刻意炒作吧。”

  事实上,在记者的深入采访中了解到,“第一弯”这个有些霸道的名字,并没有形成广泛的认定,更大程度上,它只是一种民间约定俗成的称呼。平心而论,这个“亚洲第一弯”的存在,虽然有利于外滩地区的交通流畅,却破坏了外滩的整体景观。而且,一些经过车辆为了让乘坐者有时间欣赏美景,常会有意放慢车速。更有甚者,干脆下车拍照留念,多重不安全因素蕴含其间。因此,趁着这次外滩交通的重新布局,将这个“亚洲第一弯”拆除,亦有它的道理。

  无可取代VS无伤大雅

  但不管怎么说,“亚洲第一弯”的离去,带给我们的还是惋惜居多。人们不由得担心,“第一弯”消失后,会影响大家欣赏外滩美景吗?

  有关部门称,“第一弯”拆除后改造的新外滩将主要体现为步行游览,届时游人有足够的空间在外滩徜徉。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弯的拆除无伤大雅。

  但须看到,步行街没有“亚洲第一弯”那样恰当的视野和恰当的高度,无法让人能够完美赏景。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弯”又是无法取代的。尤其是每到晚上华灯齐放之时,在这个下匝道上放眼望出去,其动人风光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记者获悉,上海规划局正在考虑建一座人行天桥,届时,站在天桥上,行人依然可以重温“亚洲第一弯”的美景。至于这个天桥如何建造,怎样让它融入外滩,相信建筑师有足够的智慧与技巧。

  同时,我们更希望的是,上海市有关部门能够从诸多市民的遗憾中,看到民意所向,考虑在适当位置建造模仿“亚洲第一弯”的外滩观光台,并在观光台上设立展览项目,纪念这一段曾经有过的历史。除了满足市民和外地游客欣赏夜上海美景的心愿之外,还能永久铭刻“第一弯”曾经的存在。

  但是,人行天桥也好,观景台也好,在今天说来毕竟都只是纸上谈兵。人们最关心的是,现有的建筑中,有没有可以取代“第一弯”的位置呢?

  外滩周围的高级宾馆酒店似乎是不错的选择,在浦江饭店六楼正对着外滩的客房里,记者从窗户向外看过去,这时的外滩有一种蕴着雾气的美,与“亚一弯”所见的那种动感景色相比,显出一种柔和美。

  但是,要在这里观看外滩美景并非人人可行,通常只有入住饭店的客人才能享受。目前正封闭改造的和平饭店上的屋顶花园和江景房,同样也是绝佳的观景处。不过,如果想在这里欣赏美景或拍摄,那所花费用将更加不菲。

  下匝道旁的外滩天文台是拍摄外滩和“亚一弯”最好的角度,昨日有许多人扛着三角架和照相机准备登上天文台拍照。不过,由于天文台目前是作为咖啡厅在经营,要拍照须付出一定代价。记者在外滩天文台门口看到一张告示,上书:“每位消费满100元,可上四楼平台拍照,时间为半小时。”这则告示无疑阻挡了很多想要登高拍照的市民。

  位于浦东的海鸥舫也是欣赏动感外滩美景的最佳场所之一。记者来到海鸥舫的三楼包厢,透过落地玻璃往外看,外滩的景色很动人。不过,这里也不是免费的观景场所,顾客要在店内就餐,才能坐在此处欣赏美景。

  “‘第一弯’拆除后,到哪里去找类似能够俯瞰外滩美景之处呢?”不少网友都提出了这一疑问。但就记者“地毯式”搜索发现,虽然不同的角度能看到外滩不同的美,但是富有动感的外滩美景,却只在“亚一弯”上演绎得最淋漓尽致。而且,就目前来看,再想找到类似能将外滩动感全景尽收眼底的俯瞰观景点,似乎已没有了“免费午餐”。

  破坏文物VS文物保护

  建成11年的“亚洲第一弯”,在未来的4个月之内,将被分解成2000多块数十吨重的巨石,分批吊离现场。如此大动干戈之下,人们不禁要担心:外滩那些不少已经百年以上的建筑,是否“吃得消”。

  日前有一名自称“资深工程师”的网友在网上列举了10大“不该拆”的理由,指出,“第一弯”大改造,必定会对建筑文物的内部造成损害。

  记者看了这10大理由,不少也确有其道理。外滩地处江边,土地本来就松软,一旦有了重大了变动,多少都会造成沉降。这对于钢混建筑没有多大关系,但对于那些砖混结构的老建筑却是致命的。很有可能造成建筑内壁开裂。

  对此,工程指挥部称: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工程施工对这批历史保护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影响,目前各方专家将针对不同风格建筑物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案。再过去半年里,指挥部已会同工程参建各方对本工程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了分析,列出了多个科研项目。

  指挥部负责人表示,外滩通道工程施工风险点多,其掘进盾构将穿越外白渡桥以及运营中的地铁2号线。上海市房屋检测中心前期调查摸底确定了外滩通道沿线有33幢优秀历史建筑。

  为尽可能的在工程施工期间保持外滩历史景观的完整性,确保改造预案安全可控。外滩指挥部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地提出“借景”概念。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影响,各方专家针对不同风格建筑物采取了分类监控、加密检测、同步监测的控制方案,首先从施工方案上加以保证,然后在施工过程中严密监测,一旦发现出现沉降或裂缝则施行应急措施,全方位、立体性地保全优秀历史建筑。

  指挥部透露,在规划中,外滩的地面道路将进行大幅改建,现有的11条车道将缩减为6条。目前正在进行方案的国际招标。据悉,已有来自中、英、美等5个国家的8个方案参与竞标。“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也将随时观测,控制局面。”指挥部称,“我们还制定了相关预案,确保其安全可控状态。”

  “外滩综合改造的目的不仅仅着眼于改善交通。”上海市规划管理局毛佳木梁局长明确表示,“我们要从整体出发,让外滩的历史风貌更好地呈现,不提倡太商业化的运作。不能忘记公益性,如周边绿地尽量向市民开放,同时要兼顾防汛防台的作用。”

  毛佳木梁说,“外白渡桥移桥修护”大概算得上是此次改造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工程。作为上海开埠之后的第一全钢桥,外白渡桥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前不久,刚度过百岁寿辰。但它的设计寿命其实只有50年,此次改造,上海决定“移桥修护”,保证桥体安全再用50年。体现了文物保护的重视

  门户也好,核心也罢,外滩在上海人和全国各地人的心中不可替代。其结果是否会像有人担心的,在这一敏感区域大动干戈会“阵痛频频”,会“伤筋动骨”;还是最终证明上海有解决一切疑难杂症的决心和能力。我们拭目以待。

  交通设施正常更新VS社会资源规划浪费

  外滩逐渐“变脸”,作为高架的“亚洲第一弯”可能转入地下。上海的外滩、杭州的西湖,一举一动引人注目。西湖冬天结冰都是新闻,外滩可能拆除“亚洲第一弯”,“欲重现老外滩风貌”,方案已入报告书,这自然会引人议论了。

  有人认为,在我们提倡“第一弯”旅游和人文价值的同时,不能忘记“第一弯”的真正意义。作为延安高架路东段工程一部分的“亚洲第一弯”高架工程于1997年12月建成使用,建造时,解决外滩中山东一路的交通需求,才是它的主要目的。

  可是,“第一弯”当初的设计寿命长达50年,如今11年就宣告寿终正寝。网友称,它是不是表现了社会资源规划中的一种变相浪费呢?

  有关部门对此的解释很简单:“最近几年公共交通发展太快,私家车拥有率呈几何级上升。‘第一弯’已经成为交通瓶颈。”

  事实上,“亚洲第一弯”本身不算风景,而是一个观赏外滩胜景的最佳“立足点”。但同时,它又是上海交通新堵点,与“老外滩风貌”似乎也不十分切合,而拆掉的话则失去一个看外滩风景的好地点;拆与不拆,各有利弊,在讨论“拆不拆”的本身,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存废之外的东西。

  今天,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越来越显诸多弊端,有学者提出了一个“反规划”理论,带来城建新思路。“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而是一种强调通过优先进行“关键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是对快速城市扩张的一种逆向思维的应对。

  规划本来是重要的,但传统规划模式所带来的诸多弊端,已纤毫毕现,比如北京一圈一圈往外“摊大饼”式的规划建设,事实证明问题太多;“亚洲第一弯”当初建设时,肯定也是遵循“规划”的。问题就是,许多合法“规划”,反而成了“城建弊端征候群”的始作俑者。

  我国建筑的寿命普遍很短,建好不久就“不得不”拆除。拆了建、建了拆,许多建筑寿命只有30年,还不到70年设计寿命的一半,成了“垃圾建筑”,导致了巨大的浪费。“亚洲第一弯”如果最终被拆除,同样也给了“建筑短命时代”立一个新注脚。

  应该看到,重现老外滩风貌的理念是正确的。外滩变脸,核心之一就是要变回老风貌老模样。这同样反证了当初建设“亚洲第一弯”高架的短视缺陷。许多地方都犯下了各种各样“建设性毁坏”的错误。央视《焦点访谈》新近曝光了常州古建被拆事件,著名的前后北岸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一些建筑被“开发”,恰是数典忘祖断文脉的愚行。

  当初“为了发展”,根据“规划”大拆大建,哪想到今天保留老建筑老景观才是最大的发展,有一些地方保留下来了,“硕果仅存”,或被评为世界遗产,或被列为景观胜地,财源滚滚。如此这般的拆拆建建,难道不需要深思吗? ■

(责任编辑:王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韩妙第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