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本报A1版昨天刊登的《14岁的“慈善之星”》一文,以化名报道了南京市一中学生家庭建立孩子个人名义慈善基金的事迹,意在保护捐赠者不受干扰地学习和成长。据了解,慈善总会捐赠人名单上每年都会出现“爱南京”、“江苏人”、“朱艺(助医)”等化名,很多人做好事为什么不愿留名而选择“隐形”呢?
记者昨日回访刚刚获得江苏省首届“慈善之星”的企业家们,想一探究竟,但采访并不顺利。省慈善总会传来的一长串电话号码,记者挨个打过去,结果10个电话8个关机,还有一位南京某大型食品公司老总的电话由秘书代接,婉言谢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最后,金坛市华盛园林装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留洪的手机终于拨通了。他是记者唯一采访到的慈善家。
“你遇到的情况很正常,我接陌生电话一直比较谨慎。讲句实话,做慈善我完全自愿,但有时也很无奈。”朱留洪举例说,“过完年来,已捐出去十几笔20多万元了,这还不在我每年向慈善总会定额捐助的款项内。前三年公司一共捐赠3072万元,这些都有票据证明。而私下找我募款的,完全没凭证,捐了多少,我也记不清了。”朱留洪只记得这两天他分别捐了3万、2万和2万,给一名白血病小孩、一个贫困户和一名癌症患者。“有的是看报纸找来的,有的是朋友介绍的,还有领导推荐的。办公室也经常收到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求助信件,不少还盖了当地村镇政府的公章。”
朱留洪也意识到这种做法有缺陷:“以前看过报道,说有一患病受助者已去世,其家人还在接受社会捐款。我想这是极少数。但我还是要呼吁热心人到正规的慈善救助单位去救助,他们会给出准确评估。像我这样没有票据的捐赠,连免税政策都享受不到,成本太高,救的人也少。”他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定了一个规范:对公———拿出每年利润的5%—8%捐赠给慈善机构,或者认捐1000万,留本捐息;对私———存一笔钱到慈善总会,专门资助有特殊困难的朋友和乡里乡亲,避免公司正常事务受到影响……
拒绝记者采访老板的那位秘书的话同样耐人寻味:“我们觉得现在做好人好事的环境不怎么好,干扰太多。公司每年都收到很多慈善活动的传真,还有人托关系直接找老板募款。借着办慈善杂志,以宣传企业的名义拉赞助的,也有不少。老板一般先打‘太极’,然后让我们‘砍价’。活动太多,全赞助,吃不消!”
南京市慈善总会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近两年捐赠者要求签“保密协议”的越来越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透露了真名实姓不胜其扰。去年春节前,我们曾经大力宣传的一家酒店突然门庭若市,都是找他们募捐过年的,给捐赠者造成了很大困扰。捐赠成为负担,这是企业不愿遇到的,更是慈善机构不愿见到的,这对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利,这位工作人员希望通过媒体呼吁社会为热心人好心人创造一个宽松的慈善环境。
本报记者唐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