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山西日报

纵论促进全省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省政府发…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孟学农省长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三农"问题直接涉及到我省60%人口的利益,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增收,重点是城乡统筹,关键是转移农民,抓手是农业现代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贯彻这一重要精神,日前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召开第四次“山西发展论坛”,组织我省部分专家学者和有关实际工作者,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就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必须解决农村资金 “瓶颈”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和金融改革力度

  省农业厅副厅长董希德认为:近年来,我省对农村的投入有了明显增加,但相对于实际需要还远远不够。一是政府资金用于支持“三农”的比例仍偏小,真正用于农业生产的资金更是杯水车薪。比如:我省2007年省级财政和发改委用于支农资金为11.3亿元,仅占财政收入的1%;二是由于优惠政策不到位,各种社会资金不愿进入农村;三是由于体制、机制原因,金融机构只在农村吸收存款,却不愿放贷给农民。因此,在现阶段,要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首先,必须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的直接投资和扶持补贴力度,以带动各种社会资金投资“三农”建设。但要防止截留、挪用,要真正落实到位。其次,各级政府对“三农”投资者,应给予更大的政策优惠,以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国外资金投资“三农”建设,但要防止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第三,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新机制,以解决目前金融服务与农村实际需求相脱节、金融产品与农民还贷能力相脱节、政府引导与银行信贷制度相脱节等问题。

  二、重点应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核心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省政府参事、研究员薄生荣认为:山西的几个特色农业产业能否做大做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一是苹果产业。我省是全国重要的苹果产地,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4%和34%,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和一定的发展潜力,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管理不善、流通不畅,亩纯收入仅2000元左右。如果加强科学管理,全省90%以上的果园亩均收入都可达到5000元以上。按全省目前的种植面积计算,每年苹果收入可达175亿元,可成为一个很大的富民产业。二是红枣产业。全省80多个县(市、区)适宜红枣生产,不仅品种多、产量大,而且品质优、价格好。目前,在北京,鲜枣零售价每公斤30~40元,在香港地区每公斤364元,在美国、日本甚至一枚鲜枣要价1美元。所以,红枣产业是前景广阔的一个特色产业,也是贫困山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三是特色养殖业。发展苹果、红枣产业,需要花三、五年时间才能见效,有点远水不解近渴。而大力发展小型草食动物,以家庭养鸡、养兔为主,发展一些特色养殖业,则投资少、见效快,是我省农民快速增收的一个捷径。因此,建议省、市、县三级要专门建立果业管理和畜牧管理机构,重点支持、扶持全省苹果、红枣和养兔、养鸡等特色产业的发展。

  山西省产业扶贫工作站站长、研究员赵俊超认为:农民增收,光靠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不行,还必须延伸产业链,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它是建设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和重要载体,对连接工农、沟通城乡、衔接产销、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稳定和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在建设上,要坚持“明、大、新、外、全”的标准。所谓“明”,就是企业的产权一定要明晰;所谓“大”,就是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一定要大,能服务、带动农户,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真正发挥龙头作用;所谓“新”,就是龙头企业所采用的设备、工艺、技术要新,生产的产品要不断创新;所谓“外”,就是龙头企业建设要尽可能利用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生产的产品要尽可能多地销往国外,出口创汇赚“洋”钱;所谓“全”,就是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开拓市场、带动农民致富的功能尽可能要全。

  三、从政治高度看待“三农”问题,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入手,为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保障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财贸处处长白慧仁认为: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体制和机制两大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行政机构多、人员多、吃“皇粮”的多,财政负担过于沉重,无力投资“三农”,因而农民增收难;二是在很多方面,城乡两重天,不能公平对待农民。因此,首先应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以减轻县级财政负担;其次,通过整合,减少县、乡、村行政数量;第三,应增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农民代表的名额,使决策者能够更多地听到农民的呼声。

  四、减少乡村、发展城镇,集中资源、规模开发,是全面促进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处长温凤麟认为:在广大贫困山区,“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增收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与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整体考虑、统筹解决。首先,在贫困山区,通过减少乡村、整体移民,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或新农村,实行“配套化”服务,“城市化”管理,从根本上实现“山村”变“城镇”,“农民”变“市民”,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其次,在迁出地,通过集中资源、招商引资,以多种形式发展具有法人资格的股份经济或合作经济实体,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实行“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从根本上实现 “田间”变“车间”,“农业”变“企业”,最终达到农业现代化。第三,通过经济实体,以多种方式,转让属于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其他财产权以及自身劳动力,增加“财产性”收入,进行“劳动力”转移,从根本上实现“财产”变“股权”,“农民”变“工人”,最终达到农民全面增加收入。原则上,企业必须全部接受政府划定区域内农村所有资源,不能挑肥拣瘦;农民土地等财产,只能自愿入股,不能强迫;凡农民不愿入股者,企业必须接受转包或租赁。其转包或租赁费,不得低于农民自己经营的实际收入水平;企业必须接受每户搬迁农民一个劳动力在本企业务工劳动,其工资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水平。这样做,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就地就业岗位;有利于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和发展社会事业,减少政府投入;有利于提升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广大农村的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社会效益;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农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消除二元结构,建设和谐社会。

  五、培育、壮大农村能人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是带动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科研信息处梁正华认为:由于广大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仅靠政策、资金、技术的扶持,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因此,必须充分挖掘、培养、组织农村能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农村能人的致富经历和经验,农民看得见、信得过、易效仿,具有“领头羊”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一方面农村能人是开发农业新技术、推广科技新成果的探路人和火炬手,另一方面又是促进农产品流通、开展农产品加工的组织者和主力军。而农业生产缺乏科学技术、产品销售缺乏流通渠道,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通过农村能人发挥良好的示范和组织作用,能够带动农民尽快掌握生产技术、有效促进产品流通,走上科学生产、市场运作的致富道路。为此,要积极探索农村能人选拔新方法,构建农村能人的档案信息库;要不断加大对农村能人的扶持力度,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培育和引进农村能人,充实农村基层组织。

  广灵县人民政府县长刘振国认为:农民经纪人已成为沟通产销的重要牵线人和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带头人,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但目前农民经纪人在发展中还有不足,主要表现在:经营规模不大,个体营销的多,分工不细,缺乏现代化营销手段。因此,要引导和扶持农民经纪人改变发展初期的“单打”模式,鼓励由个体营销逐步走上联合之路,靠分工协作的集体力量开展经营活动,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引导农民经纪人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关系,改变单纯从事农副产品收购向生产、加工、保鲜、贮藏、运输等一体化经营方式转变,把服务内容拓宽到技术支持、生产指导、产后处理、项目咨询等方面,使农民经纪人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带动力量。

  六、必须有针对性、战略性,在现有基础上,要不断创新农村发展模式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温月芬认为:从近期看,我省农民增收,关键是要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近年来,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东部发达省份比较,仍然相差2000元以上,仅为东部的61%。从农民收入的结构看,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及转移性收入的比例,东部为48∶43∶9,我省的比例为43∶51∶6。不难看出,造成我省与发达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偏低。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工资性收入是我省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因此,要想持续增加我省农民收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则必须调整我省农民的收入结构,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同时,政府应发挥维护公平的职能,增加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和福利,让农民工的工资报酬能够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不断提高、福利状况不断改善。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贾步云认为:从长远看,加快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一是城镇化建设,可以拉动需求,创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二是农民进城务工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三是部分农民举家进城后,有利于土地流转,实现真正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题。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处王兆宾认为:农民增收难,主要是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没有很好解决。具体体现在:一是生产“规模小”;二是经营“贷款难”;三是产品“销售难”。因此,在目前必须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通过扶持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解决生产“规模小”问题;通过创新农村信用合作社支农信贷办法,以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通过创新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其渠道和信息优势,以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只有积极探索“新三社”合作模式,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有效破解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题。

  (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