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新闻中心 > 公益 > 公益资讯 > 最新动态
“老北京拍记队”网上发帖相约拍摄老北京胡同
时间:2008年04月01日10:25 我来说两句

老北京胡同
老北京胡同

  挽留行将消失的胡同(图)

  在北京所剩无几的老胡同内,活跃着这样一群人: 每逢周末,他们都会在网上发帖相约,一起拍摄日渐消失的老北京胡同。对内他们以网名互称,对外他们叫自己“老北京拍记队”。

  ■ 本报记者 胡丽波

  4月16日,一群人出现在北京九道湾胡同39号。雕瓦青墙,朱漆大门前的如意门墩在太阳的照耀下油光发亮,正在发芽的榆树条懒懒地依附在围墙上。

  “进去瞧瞧吧。”一位年轻人举手轻敲大门。

  门内探出一张老大爷的脸,看见门外聚集着一群带相机的人,他立即紧张起来——“你们是干什么的?找谁啊?”

  “大爷,我们是专门拍北京胡同的‘老北京拍记队。”几个年轻人凑上去解释道。

  “哦,我知道你们,进来吧。”老大爷笑着把大门拉开。

  迎面是一面影壁,左拐,是一扇形如戏台的木门,门前又立着一对方形兰草纹饰石墩。“喀嚓”,快门声响成一片。

  这群人,平时通过网络互相联系,周末,大家会一同去寻访正在消亡的北京老胡同。他们以网名互称,对外他们叫自己“老北京拍记队”。

  30岁的“掌柜”,是“老北京拍记队”的发起人,精精瘦瘦、着一身文化衫,远远地走来,就像是胡同里蹿出来的邻家男孩儿。及至谈起北京的老胡同、北京的现状,略微有些结巴的谈吐中却混杂着倔强、愤懑、自豪与那么一小点自负,这时候的张巍,更像一个标准的70愤青。年龄最大的网友是61岁的“城根”,他总是喜欢把相机藏在外套里层;“老张”不爱说话,但对老胡同背后的历史故事非常了解……

  跟往常一样,负责召集网友工作的“虫子”拿出一张从考古书籍里复印的大栅栏地区胡同分布图,标注出了当天的行进路线。

  这一天计划拍摄的10条胡同中,其中两条已经出现在了不远处贴出的大栅栏地区的拆迁公告里。

  “我们现在完全是跟着拆迁的步子走。”老张说,“我们的目的是完整、客观地记录一个古都的历史变迁。”

  “掌柜的”的胡同情结

  “拍胡同就像吸鸦片,有了第一次,你就会深陷其中。”“掌柜的”是老北京拍记队的发起人,曾当过厨师、发行员、编辑。如今的全职工作就是逛胡同、拍胡同。“掌柜的”说他与胡同有一段不解之缘。

  自小在北京长大的“掌柜的”,儿时的大多数回忆已然模糊,但他印象最清晰的就是家门口的那一块青砖石,叫上几个小伙伴,趴在那块石头上,玩着男孩子们喜欢的洋画儿,你拍一下,我来一下,童年的快乐与幸福融入其中。

  现在回忆起儿时的片断,“掌柜的”的脸上会闪现出一丝童真,从他微微上扬的嘴角中,旁听着也会被他被带回到了青砖碧瓦、槐花飘飞的“那年”夏天。

    对于北京的胡同,“掌柜的”并非从小就喜欢,“刚开始,我对于胡同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感觉,可能是生活在那里的缘故吧,对于天天出入的房子早已司空见惯了。”张巍说,“人有时很奇怪,拥有的时候,不大懂得珍惜,越是失去的东西,越是能够唤起自己的回忆。”

  2000年,伴随着北京市的整体城市规划,“掌柜的”所居住的老房子——北京市崇文区东半壁街83号院被卷入到了规划的方格子内,成为了规划的一部分。

  随着推土机的一声巨响,只剩下一棵老槐树的四合院成为了历史,东半壁街胡同也走入了历史。

  “院子拆掉了,我心里有些惆怅,或许是怀旧的情绪滋扰吧,我悄悄地将自家的一扇窗棂拿了回来。”张巍的语速明显变缓,好像在回味着什么。“那是一扇红松窗棂,有着120多年的历史了。我拿回家后,发觉窗棂完好无缺,木头依旧结实,这不禁让我有些感慨,多么好的东西啊,就这么拆掉了,太可惜了。”

  窗棂让“掌柜的”感怀,看着窗棂上历史所留下的斑斑印记,看着胡同在推土机行进中一点点消失,他伤心了。

  “掌柜的”将窗棂刷上了纯正的中国红,保存在他家最显眼的位置上。窗棂成为了他对儿时记忆的惟一念想。忽然萌生一念:“做个网页,追悼自己对老房子的哀思。”

  “拍记队”诞生

  2000年11月,“掌柜的”花300元租了服务器,又花150元买了域名,建起“老北京网”,自称“掌柜的”。

  网站创办的头3年,“掌柜的”白天在写字楼上班,晚上更新网站上的资料,休息日便背着相机满胡同转悠,最多曾一天拍过1000多张照片。

  “2004年,网站开通了论坛,两个月里,会员就有了100名,而四个月后,会员就达到了1000名,如今会员已达4300人。”提起网站的发展史,张巍如数家珍。

  2005年6月25日,十多名爱好胡同的网友相约,召开了第一次网友见面会。会上,“掌柜的”提议成立了“老北京拍记工程队”,有计划地开展对北京胡同的拍摄活动。

  “拍是指拍摄,记是指记录声音、记录笔记,北京的胡同有上千条,所以这是个大工程。”掌柜的解释道。

  但让“掌柜的”感到难堪的是,“拍记队”头一次周末活动,连他自己在内,总共才来了3名网友。

  “但到了第二个星期,队伍就增加到了7人。”掌柜的说。而此次去猫耳胡同,队伍人数已增加到了53人,老老少少把狭窄的胡同挤得满满当当。

  现在,“拍记队”除了民俗专家、摄影师、古建专家、民俗地理专家、胡同爱好者外,来自高校的学生日渐增多。每个周末,他们会自发地聚集起来,自备干粮,自带照相器材,前往北京的各个胡同、四合院拍摄。

  “拍记队”每周都会选择一条胡同来拍摄。他们一边拍摄,一边探访居住在此地的老人,让他们诉说这些历经上百年沧桑的建筑背后的故事。

  至今,几乎北京所有的胡同,都留下“拍记队”的足迹。这支特殊的队伍穿梭在北京现存不多的老胡同里,用镜头留住岁月和记忆,让我们的后代将来在网上就可以逛胡同,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图象感受老北京的胡同风情。

   如今,参加拍记胡同的网友都严格遵循一项铁规:现存的每一条胡同,都要建立声、像和文字的立体档案,他们的目标是建立可连接在一起的拼接式图像。

  “我们要做的事太多,‘拍、记’胡同要靠大家”,老张说。

  目前,“拍记队”拍摄了北京千余条胡同的20余万幅相片,及其相关的40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

  老张的初步规划是,在“拍记队”的共同努力下,将这些胡同连接成片、成网,配以声音和文字,构成一个活生生的21世纪老北京胡同的虚拟世界;同时,在2007年建立起中国最大的胡同与老城镇的变迁图像数据库。

  “在网上游览胡同,可以说是一种悲哀,但有总比没有要强。”老张说。

  无奈地“啃老”

  一些专职拍摄胡同的网友放弃了工作,经费成了普遍问题,有的拍了上百卷胶卷,因为没钱冲洗只能堆在家里。

  为了抢拍胡同,如今“老张”的生活已完全格式化:从周一到周日,白天扛着相机拍胡同、访老人,晚上则回家在电脑上整理照片,赶写走访笔记,有时还要跑档案馆、图书馆。

  “不工作,你靠什么生活啊?”对这样的问题。老张总是嘿嘿一笑答道:“吃老本”。

  相处一段时间,大家都能看出老张生活的拮据:每次聚会,无论距家远近,他都是骑着自行车赶到。

  每次接听电话,“掌柜的”顿时变得异常小心:手指轻轻地捏着那部老款的诺基亚手机两侧,打完了再轻轻放回口袋。

  原来手机的后盖已经缺失。很难想象,5年前的老张还是一家公司的老板。

  “掌柜的”的名片与众不同,是用相纸打印出来的。“老北京网”独有的毛笔字被放在了名片的最上端,最下面是一所北京四合院的立体图。这样一张自制的名片背后,有另一层含意——省钱。

  尽管如此,“掌柜的”每个月最为节俭的花销也要在2000元左右。为获得“胡同情报”,每月的电话费就达500元左右。

  “我现在就是‘啃老’”,“掌柜的”有点无奈。

  尽管资金的瓶颈时时刻刻困扰着“掌柜的”,但在“成就感、满足感、快乐感”的综合作用下,他依旧会“继续撑着这面大旗”。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句话成为了“掌柜的”人生格言,从这句话中,记者感受到了一份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 精华区 辩论区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唯一能打出【范特西】的输入法!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公益展示
山村教师挖煤帮贫困生
山村教师挖煤帮贫困生
盲人教师感动中国
盲人教师感动中国
山东母亲捐肝救子
山东母亲捐肝救子
关心重庆癌症姑娘
关心重庆癌症姑娘
救助被害打工少女
救助被害打工少女
·粘在铁轨上的童年
·救助羽萧
·研究生寻找出走姐姐
·新生代民工的隐忧
·查看更多
    搜狐视觉
爱心助学
爱心助学
留守儿童
无偿献血海报评选
·爱心助学公益广告
·艾滋病的公益广告
·环境保护公益广告
·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吸烟有害公益广告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