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大、已婚者更重视扫墓 白领出游体现安排事情的灵活性 相关服务未形成品牌 三大领域专家解扫墓习惯
根据调查结果,记者分别请教了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杜子芳教授、北京民俗协会秘书长高巍及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杨利慧教授,三位专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分析了这些数字所反映出的现象。
年龄大、已婚者更重视扫墓
杜子芳(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调查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杜教授对本报问卷统计分析后认为,接受调查的人群里,占74.8%的人对清明放假表示欢迎,其中40%左右是因为国家重视传统节日和方便祭扫两种原因而支持放假。
他表示,今年清明节呈现出以下特点:
年龄大、已婚者更有扫墓的习惯
扫墓习惯与年龄关系(抽样207份)年龄 25岁以下25-35岁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扫墓习惯比例21.4% 55.6% 71.4% 96.6% 100%
由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大,有扫墓习惯的人群所占的比例在增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扫墓习惯的人群所占的比例迅速增长,56岁以上的人甚至100%都有扫墓的习惯。
此外,根据数据显示,抽样样本中,81.2%的已婚者具有扫墓的习惯,而未婚者具有扫墓习惯的仅占34.8%。
清明放假并不能显著改变人们扫墓的习惯
由祭扫方式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调查者选择实地扫墓的方式来祭扫亲人,和以往清明节不放假相比没有什么显著变化。
大多数人不选择清明节当天扫墓是为了避免交通拥堵及时间上的不方便,且两种原因比例相当。
白领清明出游并非不尊重传统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本报对金融街和CBD的调查显示,很多白领选择在清明假期内不扫墓,而改为集体出游。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杨利慧教授解释说,从这一点并不能说明白领不尊重传统文化。
杨教授介绍,我们传统的节日很多都是以农业方法切割的。而现在的年轻人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加上工作繁忙、在外地工作等各种原因,因此并不一定能够赶在清明这天前去扫墓,而改在其他时间回家祭扫故人。这既能表现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能体现年轻人安排事情的灵活性。
杨教授介绍说,历史上,一些在外地做官的人不能在清明回家乡祭扫亲人,都选择在自己工作的地方摆上一个香案,为亲人上一炷香,以表达自己的哀思。同样,北京作为大城市,很多不能回家的外地人也可以选择其他形式来为已故亲人祭奠。
大众对清明节理解过于单一
高巍(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
对此数据,北京民俗协会秘书长高巍表示,调查显示,在所有祭品中,鲜花占第一位,这表明北京人文明扫墓的意识增强了,只有郊区的居民仍然要烧纸燃香。其次需要的供品主要是糕点和水果,特殊意义的礼物开始出现,表明了扫墓活动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高秘书长表示,清明扫墓是一种共识,只要有亲人在北京下葬的都要去,但相应的食品和服务,包括交通,目前尚未形成品牌和规模。
“大家对清明节内容的理解过于单一,以为就是扫墓,还应该有踏青、郊游和开展体育活动的内容,虽然很多家庭有私家车,而且大多数都去扫墓,却没有把扫墓和踏青、郊游结合起来,这方面的市场还有待开发。”高秘书长说。本版撰文/记者贺霜成怀喜陈小康感谢杜教授的学生任代滨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