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生日祝福———2008龙华魂”主题活动近日在龙华烈士陵园举行。图为活动现场放飞和平鸽。 金鑫 摄
“这次,终于有时间回乡和父母一起祭扫上坟了。”在静安寺附近的一家火车票代购点,老家在南京的上海市民周小姐排在了买票队伍的最后。看看前面令人咋舌的百多米长队,周小姐丝毫不想放弃,“这次,家肯定要回的。”
家,一定要回。今年首个清明假日,催生了沪上近日纷纷的感恩思源热潮,也激荡起广大市民的心中情怀。
毕竟,作为中国人表达对逝者哀思的特定时节,清明节太容易让人想起家,想起血脉亲缘,想起人本传承。记者在南京路步行街上海第一食品商店看到,连日来青团的销售分外火爆。而在浦东福山路上一家花鸟市场,黄白菊花、白色百合等素色鲜花占了花店显眼位置。老板说,清明前这几天菊花销量大增,“清明节,要扫墓,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鲜花祭扫,文明又环保。”
“清明扫墓自唐朝时开始盛行,一直流传至今,”民俗专家赵之珩对记者说,“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担心自己先人的坟茔,是否长满荒草、是否塌陷,所以要去察看修葺。一方面给坟墓添土除草,与此同时也摆上供品,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追悼之情。”但到了近现代,随着人口流动频繁,很多人少有时间、机会用传统方式过清明。而今,清明作为法定假日,不但从时间上有利于人们出行祭扫,从长远看更是一种“还俗于民”,让人们有时间充分安排,祭奠先烈、追悼先祖,在“死”与“生”的对话间,感怀生命。
法定假日是为了还俗于民,还俗于民是为了情怀回归。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郗志群看来,清明节的特色正可以用“悲欢离合”这个词来概括:清明节的“悲”是由“离”而生,缘于对祖先的追思、亡故亲人的怀念、英烈的缅怀,清明节的“欢”则因为“合”,源于祭扫活动中浓厚的亲情,“在传统大家庭生活模式已经逐步解体的当代社会,清明祭扫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还显现了对血脉亲情的认同。清明节带子女扫墓祭祖是一种无形的情感培育,使其对人生意义、社会责任及使命的认识更明确,并能勇于承担,具有现实意义。”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