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瞭望东方周刊 > 最新文章

探寻文物家底汉唐帝陵考古调查 首战汉武帝茂陵

  探寻文物家底

  —— 揭秘中国最大规模文物普查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冯国 陕西西安报道

  汉唐帝陵考古大调查

  汉十一陵,唐十八陵,沿渭河北塬东西一线100余公里,如一串串磨损的珍珠,需要精熟的手艺人重新来发现、打磨、镶嵌

  伫立古城西安,放眼四望,陕西渭河北面的咸阳塬和北山一带自古就是皇家陵区,古墓密布,冢坟森森或与山齐,周、秦、汉、唐等历代墓葬杂沓错置,历尽千载沧桑。

多数冢墓因时代久远已莫知归属,有名有姓的也多有待今日考古的佐证。

  “江南才子山东汉,陕西黄土埋皇上。”这句不乏自豪的俗语,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焦南峰听来却是沉甸甸的,让人有些透不过气。

  这位由汉景帝阳陵考古而“崛起”的专家,面对70余座帝王陵不免感慨:“要摸清皇帝的家底,谈何容易!”

  “帝陵是皇帝的家底”

  汉唐时代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汉代文化(包括慎终追远的丧葬文化)从制度层面上为中华文化奠定了基础,唐代文化则以世界胸怀登上巅峰。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如今,汉十一陵,唐十八陵,沿渭河北塬东西一线100余公里,如一串串磨损的珍珠,需要精熟的手艺人重新来发现、打磨、镶嵌,让人们在快餐式的人文景观消费中重觅震撼。

  “帝陵,那就是皇帝的家底。” 焦南峰说,“皇帝的家底,也是我们民族的理想,一个阶段的理想。”

  焦南峰从1995年起担任汉阳陵考古队队长。他知道,对于以汉唐帝陵为代表的大遗址,保护的前提就是摸清家底,然后制订宏观的保护规划,把文化遗产传递后世,永续利用。

  机会终于来了。2006年国家文物局批复了陕西的《西汉帝陵考古工作方案》,要求首先要摸清帝陵家底,进而为帝陵等大遗址制订保护规划,其成果将作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子项目。焦南峰挑上了汉陵调查队队长的担子,副院长张建林则被推为唐陵调查队队长。

  摸清“丝路皇帝”的家底是国家需要

  首战选址汉武帝茂陵。

  “2006年9月,我们开始组队进行全面调查和勘探。截至目前,已完成了茂陵陵园、茂陵邑遗址、陪葬墓、修陵人墓地的勘探工作,考古调查面积50平方公里,实际勘探面积达15平方公里,茂陵的基本布局和遗址内涵已基本清楚。”焦南峰对于自己的战果非常满意。

  首选茂陵是势所必然。秦皇汉武是中国人永远的心结。

  史载,汉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139年起开始修建茂陵,前后长达53年之久。到武帝驾崩入葬之时,原来栽植的树木都已参天合抱。如今,武帝的陵墓仍是西汉帝陵之中规模最大的,是“汉兴厚葬”的最典型代表。

  “汉氏之法,人君在位,三分天下贡赋,以一分入山陵”,汉代,帝王陵墓的财政开支在国家预算中占有重要地位。当西汉末年的赤眉军攻进关中,曾打开茂陵的羡门,成千上万的农民起义军搬取陵墓内的随葬品,竟然“陵中物不能减半”。

  焦南峰说:“汉武帝雄图大略,在位50余年国力强盛,开拓丝绸之路居功至伟。如今,中国正与中亚各国争取丝路跨国申遗,茂陵在汉陵中位于最西边,扼守丝路要冲,摸清‘丝路皇帝’的陵墓家底,已是国家需要。”

  武帝之父景帝阳陵的布局经十余年考古工作已基本清楚,父子陵墓应具有很大的传承性,这对于由阳陵考古培养出来的业务人员也相对容易。

  汉陵考古调查队如此“摆兵布阵”:

  最西边,选择从茂陵以西4公里处开始调查。此地是兴平市南位镇陈王村,在上世纪70年代农民平整土地时,这儿曾出土过许多人骨架,有的还有刑具。

  最北边,选的是兴平市的定周村,附近有一座封土大墓,可能是汉墓,但不会是茂陵的陪葬墓。

  最南边,紧靠陕西关中的东西重要通道—— 西(安)宝(鸡)公路,沿公路原有砖厂,取土时曾发现过夯土遗址。

  最东边,则临近汉昭帝平陵。茂陵坐西面东,其东司马道旁有闻名遐迩的霍去病、卫青、霍光等人的陪葬墓,茂陵博物馆就在此范围之内。

  “一个个小分队就近驻扎在农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任何遗址、遗迹都不能放过,由外围向中间的帝陵开始逐渐收缩‘包围圈’。”焦南峰觉得,如此不仅可完成摸底任务,还可为新的帝陵课题积累新材料。

  两条墓道勘探了40天

  茂陵迄今没有进行过一次正式考古发掘,历年历次的考古调查与勘探多有进展,但仍有不少疑点—— 比如,对于帝陵来说,四条墓道的亚字型结构本来不是问题,但是最近的一次考古调查勘探却只发现了两条墓道,与汉陵的制度毫不相符。

  “墓道是一座陵墓的钥匙,找到墓道也就等于找到了陵墓的核心,打开了帝陵的窗口。” 焦南峰说。

  他们组成了重点突击小分队,但数天调查下来仍无进展。焦南峰数次在帝陵封土上徘徊。

  “在封土外边确实只有两条墓道。后来我们发现茂陵帝陵封土的边长是240米,比阳陵帝陵封土的边长长出70米,如果把茂陵的帝陵封土两边各缩进35米的话有没有墓道呢?结果按此距离一卡,在封土进去30米处即斜坡上打孔勘探,下面果然是墓道!”

  找到墓道的喜悦如今仍让焦南峰脸上放光,尽管勘探过程用了40多天,而且是三个人一小队,四五个小队一起干!

  茂陵的封土原来经过粗夯,两千多年风干,如今变得更硬了。一把探铲,需要两个人一起用力向下打,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如果墓道深度是一般的三五米也就罢了,茂陵深的能有二十六七米。二十几米的探杆是一米多的小杆一节一节连接起来的,打一铲,提起杆时要一节一节地卸下来,否则举不动,太重了也容易折断。等把探铲拿出来,看看带上来的土质没有遗迹后,再一节一节地把小杆接上去,一直到探杆到底为止,两人再把探杆提起来用力向下打。如此往复,直到探铲带出明显的遗迹或是生土为止。

  焦南峰的解释让人对考古的偶然性充满了期待。他说,除了必须打到墓道的底部之外,考古人员还必须用探铲找出墓道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边缘,如果墓道是梯形的,则需要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上口与下口的两套数据。

  “谁能一个探铲打下去,恰好就是墓道的边缘呢?正常情况下,首先是寻找墓道的边缘,最幸运的话也需要打三杆。”

  焦南峰的考古理念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取舍都以较好地保护遗址为前提,勘探要尽可能少破坏遗迹。

  汉武帝陵原貌浮现

  不像秦始皇陵有兵马俑军阵的恢弘气势,也不似汉阳陵有大量从葬坑可供展示,地势高亢的茂陵陵园上,除了墓葬封土及部分石刻外,鲜有让考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佳构。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的考古调查勘探后,茂陵的基本布局已十分明了:

  其一,茂陵陵园有内、外两重园墙,汉武帝的帝陵位于茂陵陵园中心位置。帝陵封土的外形为截锥体(即“覆斗状”),现存高度48.5米,底部边长240米左右,顶部的边长40米左右。在其封土四面正中位置各有一条墓道,平面均为梯形,其中东墓道封土外部分长21米,深达12米。

  其二,帝陵陵园四周有园墙,四墙距封土的距离为80余米,园墙中部各有阙门,四角有角楼。园墙为夯土筑成,长430米左右,墙宽3至6米,残存高度3米多。陵园内外还发现了埋藏有各类陪葬品的外藏坑400座,包括陵庙、寝殿等在内的大小建筑遗址达14处。

  其三,确定了为汉武帝守陵而设置的县城—— 茂陵邑的位置和范围。茂陵邑位于茂陵陵园以东司马道北侧,距现茂陵博物馆几十米,其平面为西南-东北向的长方形,四面以围沟为界,未发现墙垣迹象,面积约28万平方米。

  “茂陵邑城内交通纵横,发现有数十个里坊,其中东南部为烧陶作坊区。我们重点对中南部进行了勘探,发现多处居民住宅遗址,周围散落有建筑遗物。”

  焦南峰对于“五陵少年”声色犬马的生活一直想考出些佐证。他说:“西汉政府曾多次向五陵原进行移民,多时达20万人,众多豪强人家的子弟们于此游走驰骋,西汉时期7个丞相出身于此,五陵原的特殊地位不容小视。”

  能沾些皇家的福气自是难得,茂陵也不例外。勘探表明陪葬汉武帝身边的大中型墓有120余座,但是帝陵园内的8个中型墓让考古专家有些吃不消——茂陵这儿有的阳陵有没有?是否修建陇海铁路时被破坏了呢,得空需要回阳陵补课探一探!

  自古英雄爱美人。这次调查让“倾城倾国”的李夫人墓在茂陵有了明确的坐标。

  位于茂陵陵园西北部的李夫人墓,东南距汉武帝陵498米,其封土呈覆斗状,上部有二层台,封土底部长110米左右,顶部长30多米,现存高度28米。在其小小的园墙内,也添置着数座从葬坑。

  李夫人在汉武帝的后宫佳丽中卓然不群。相传大音乐家李延年一次给武帝唱了一首《美人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遂后,武帝见李延年妹妹果然才艺俱绝,十分宠幸她。没几年李夫人病重,武帝欲见她,李夫人却蒙头不见,说出了“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的话,武帝动容,在李夫人死后不仅请方士招魂以相见,还让她以皇后尊位陪葬茂陵。

  70%精力花在农民身上

  历史的传奇常让人兴叹不已,脚下的大地却是异常平实,需要考古人一个平方米一个平方米去丈量。

  “土地总体上属于国家所有,但农村的土地是农民集体所有。汉唐帝陵都是几十平方公里的大遗址,要进行调查勘探,考古队就必须跟农民打交道,谈赔偿,谈价钱。”

  习惯了考古发掘,尤其是配合基本建设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的焦南峰,原则上同意社会上市场经济要平等交易的说法,认为应当给农民适当的补偿。他说:“一句话,就是不想让老百姓吃亏。”

  结果一算账,大家都有点蒙。如果按打一个勘探孔赔偿0.2元计算,1平方米需要打2孔即0.4元,按一亩地约660平方米算就需要264元。而汉武帝陵园与陵邑的面积都近3平方公里,加上外围的遗迹按15平方公里算的话,需要数百万元赔偿费。

  “整个汉唐帝陵的调查费才多少呀!”焦南峰无奈地说,“没有办法,只好给老百姓说好话。按一个探孔几分钱给,如此下来一个茂陵调查也花了几十万元。”

  与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充满了“趣闻”:有人觉得几分钱划不来,死活不让在地里打探孔;有人见打的探孔深,要求赔偿浇地的水钱;有人怕影响果园开花,要风险费;还有的要过路钱……

  唐陵调查队队长张建林说:“这个村的地,你只能用本村的农民帮忙,其他村的人干不成。业务骨干70%的精力用在了与农民打交道上,有30%的精力用在业务上都是好的。”不过他也表示理解,“只要不违背原则,能赔偿的我们尽量赔偿。”

  唐陵工程犹如修长城

  “常人都道唐陵是依山为陵,节省了大量的工程。实际上,你跑一遍14座依山为陵的唐陵就会知道,修建得一点都不节俭,其中贞陵的陵域长达60公里,除了陵园配置之外,沿山取势夯筑的陵墙,犹给人以修建长城的感觉。”

  张建林是第一个跑遍唐十八陵进行调查的考古学家。去年10月组队登山调查以来,他已经习惯了登上半山腰汗透衣襟、一停下又浑身冰冷的感觉。

  “时间紧任务重,最苦的还是队员们。如从贞陵的南门走到北门,起码需要3个多小时。不能光走路,还需要干活啊!早8点出发,爬山跃沟,中午根本不能回来,午饭常常是两个馍和一壶开水。”

  “跟唐昭陵有14国君蕃酋像、唐乾陵有61蕃臣像一样,这次调查的三个陵都发现了外国人石像,尤其是唐德宗李适崇陵发现的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结合其他唐陵石刻遗迹,可以说配置蕃酋像石刻群陪葬陵园在唐朝是一种帝陵制度!”

  在崇陵的蕃酋像中,有右袒系袍而光脚的,有脚穿凉鞋如今人一般的,有双手合十的,有双手相握唯食指伸直的,还有明显来自朝鲜、西域诸国的人士……虽然石像多残缺不齐,但就艺术和历史价值而言,它们无疑是唐陵众多蕃酋像石刻群中价值最高的。

  3月末的一个上午,张建林带着本刊记者向崇陵的墓道口爬去。五代时已经被盗扰的墓道石,如今仍横陈在几十米的山坡上,白森森的十分扎眼。他穿过深沟趴在山坡上丈量着石条尺寸,像个地质学家。

  那深埋地下的王朝秘密,会在这一寸寸的丈量摸索中,慢慢揭晓吗?■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焦南峰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