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徐小青解读中央惠农政策 称粮食安全是永恒问题

  十项惠农新政是国家促进农业发展、粮食生产、调动和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的一个强烈信号

  主持人:徐部长我们大家都很关心这次出台的十项惠农新政传递出了怎样的政策信号呢?

  徐小青:

  刚才谈到今年中央财政关于“三农”支出上升到5625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300亿,这个增长幅度是非常大的。3月27号,温总理在国务院关于粮食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又提出来增加252.5亿的粮食综合补贴。这是一个非常强的信号,我觉得它是国家对于促进农业发展、促进粮食生产、调动和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的一个强烈信号。


  刚才谈到的这两笔钱概念还不太一样,前面的“三农”支出是指中央的财政在这一年度中对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所有支出都包括其中。包括支持农业生产的,也包括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也包括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这些投入。这个钱是逐年增加的,刚才你也谈到了,说这是历史罕见的。你看我们这几年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地说明了这一情况,五年来三农投入1.6万亿,2003、2004年的时候大概是2800多亿,到后来连续的这几年3140亿,3397亿,3994亿,这么一年一年的上来。最多不过3900多亿,实际上去年的财政支出预算是3390多亿,实际支出是4200亿,刚才你谈到了1307亿,这实际上是在4200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300亿,达到了5625亿。

  还有一个数就是三月底的时候国务院决定再增加252.5亿,这是专门针对粮食生产的,是针对粮食的综合补贴,属于一种专项补贴。

  主持人:徐部长,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正是农民安排生产的重要时节。很多媒体上说这十项措施的出台犹如“及时雨”,将进一步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台这10项惠农新举措?

  徐小青:

  从整体的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粮食连续四年丰收,供求基本平衡,而且价格比较稳定(就粮食来讲),整体的情况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也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说食品价格上涨比较快,从2007年七月份以后一直到现在,CPI从5.6上升到8.7,在这里面食品价格的影响程度一直占到80%以上。特别明显的像肉禽类,特别是猪肉以及食用植物油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应该说还是在逐渐增加的,人们也担心粮食价格会不会也随着这个食品价格的上涨而上涨,有这样的担心。

  再有一个情况就是最近几年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比如石油价格,大家都知道,2000年初的时候是20元,到现在已经到了110元一桶了,翻了两番,实际上石油价格是一个基础价格,我们的农业又是一种以石油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因为你所有的动力机械都要消耗能源,所以这也在不断推高种粮成本,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这两年一直上涨比较快,国家发改委有一个统计,至少涨了40%左右。所以农民种粮的成本高了,这就会明显地降低种粮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采取扶持的政策,给予直接补贴。大家可以回想,我们2004年以后确定了给予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比如对种粮农民的直补,购买农机具的补贴,良种补贴等等,这个补贴从2004年的时候这个数是154.2个亿,到2005年增加到173.7亿,2006年这三项补贴就加上了综合补贴,刚才提到的252亿就是综合补贴,所谓综合补贴就是针对石油价格上涨后农业生产资料逐渐上升的这种局面直接对农民的补贴,是直接补贴生产资料的,到2006年整个农用生产资料的综合直补是120亿,再加上那三项直补是309.5亿,到去年的时候整个补贴已经达到了513.6亿了,这其中农业综合补贴达到276亿。在今年财政预算当中总的这几项对农业的补贴达到了743.7亿,这其中综合直补482亿。刚才谈到的252亿是在这482亿基础上又加了252亿,可想这几年100多亿、200多亿、300多亿,500亿、700亿,再加上200多亿900亿了,可见这个力度是非常大的。刚才谈到了信号,可见这个信号也是非常强的,鼓励农民去种粮食,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因为如果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太高,农民种粮的收益自然会受到影响,那么政府就用补贴的方式来补给农民,这样就缓解了由于成本上升影响收益的下降。

  实际上,最近这两年农民种粮的收益还是增加的,因为补贴增加了嘛,这样算下来综合直补下来一亩地就40多元。

  主持人:根据徐部长刚才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从2006年、2007年、2008年我们国家已经三次增加对农业的综合直补,我也听说前两次农业直补后您也带一些团队到下面做过调查,那么这些农业直补带给农民最大的实惠或者带给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什么呢?

  徐小青:

  原来是一种叫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现在这个直补还有,过去是你种粮我就给你补贴,一亩地10块钱(全国是这样的,各个地区情况不一样),而综合直补指向性就很明确,化肥涨了多少,农药长了多少,整个成本在上升,而且这个补贴是直接给农民的。所以种粮的农民能够直接感受到补贴的作用。

  当然,这个补贴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除此之外,政府对于农民的支持还有一项措施就是最低收购价。你看今年3月27号国务院粮食工作会议上的十项措施中第二项措施就提到了提高最低收购价,稻米分三种,早稻、中晚稻和粳稻三种,价格不一样,原来是7毛、7.2角、7.5角,这是2004年开始实施的,到今年平均稻米这一项在原来的基础上每斤再提高7分钱,就是7.7角、7.9角、8.2角。小麦2006年开始施行的,最早普通的白麦是7.2角,混合麦6.9角,现在这次一个涨了5分钱,一个涨了3分钱,大家可能觉得涨几分钱不管用?

  而实际上你想粮食因为数量多,老话讲“粮价不过分”嘛,粮价过去涨几厘就会显出对经济的影响,但是现在随着经济的增长几厘可能显不出什么来,但是每斤粮食涨几分,咱们一收购三千亿斤,整体一消费一万亿斤,实际上给农民带来的实惠还是很大的。

  最低收购价是一种政府采取的市场手段,当市场价格比这个低的时候我最低不能让你低过我这个水平,就是刚才咱们所说的水平。实际上就是让种粮的农民安心,让他们不要担心,比如我卖不出去了,价格跌得很厉害,政府就出台了这么一个最低的,不会跌过这个价格,低过这个我就收购了。这个补贴和最低收购价对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的作用是很明显和直接的。

  本网独家稿件:

  图为徐小青做客新华网,详细解读中央十项惠农政策。新华网 张泳摄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主持人:温总理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是保证市场供给、抑制通货膨胀、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迫切要求。您如何看待我们国家粮食生产形势以及粮食的安全状况呢?保障粮食生产对于全年的经济稳定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徐小青:

  粮食是一个最基础的商品,大家都知道“民以食为天”、“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也是如此,是最基础的一个产业。

  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对农业的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都是在不断增加的。当然,这里面增加的速度、程度和现实城市发展的差距还是越来越大的。

  温总理讲“农业基础还是薄弱环节”,这有很多方面的表现,比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的发展、收入的差距等有很多数据都可以说明。比如最明显的像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2007年),城镇居民1.2万多;80年代城乡居民收入比曾经到过1:2,现在到1:1.3左右,2006年是1:1.28,今年到1:1.34,这个差距在拉大。

  还有就是农村基础设施,比如水利设施、道路设施、通讯设施等等,包括在生产生活两部分的设施和城市的发展相比还是落后的。

  农业生产本身,比如说生产设施薄弱、灌溉面积大概40%左右、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而且我们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平均受灾都是三、四亿亩。

  主持人:而且今年冬季还发生了雪灾。

  徐小青:

  是的。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我们发展油籽作物,南方大概1亿亩左右,雪灾一下损失40%左右,这个损失肯定会有,我们在做挽回损失的努力,但是今年的产量肯定受影响。所以整体的基础还是处在一个薄弱环节。

  但是在今年的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提出来统筹发展,提出来科学发展观,提出来新农村的建设,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等等,实际上这五年来,包括中央一号文件实际上都是在强调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人口这么多,人均耕地比例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保障我们的主要农产品的基本供给,这就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

  粮食的生产形势因为大家也都知道,2003年是一个低谷,粮食总产量大概4.3亿吨,8600亿斤,缺口有1200多亿斤的缺口。从那之后到2007年由于国家重视粮食的生产,2004年以后采取了很多措施,刚才我们谈到的直补、综合直补、种子补贴、农机补贴,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都是从2004年开始的。这几年我们粮食的生产可以说是连续四年增产,这种状况在我们粮食生产当中也是比较少见的,一般连续三年就很不错了,我们现在是连续四年增产。总产量的数据大家也都知道10300亿斤,人均377公斤,当然,还没有达到1996年的人均水平,但是,总体上大大缓解了我们粮食的压力,而且储备也是比较充足的。

  总理讲1.5到2亿吨,那就是3000亿斤到4000亿斤的样子,这叫库存消费比,就是库存和年消费比起来我们要占到33%左右,大体上是这样。总的情况粮食生产的形势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粮食的生产很大的因素是受天气的影响,全世界都是如此。天气好、风调雨顺该下雨的时候下雨,该暖和就暖和,该干燥的时候就干燥,粮食就长得好。如果受旱、洪水、飓风、病虫害,它就长得不好。今年会怎么样,我们的努力都做了,加大投入、增加补贴,给种粮农民释放强烈的信号,让他们安心种,鼓励他们支持他们种粮食。

  但是刚才也谈到了粮食的生产和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我想这几乎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主持人:现在老百姓可能街头巷尾都会讨论粮食安全的问题,而且我看了一下我们今天新华网的头条,有四、五条都联系到粮食安全的问题,我们国家的高层领导人也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强调粮食安全的问题。为什么要在这样的一个比较发达、现代化的时代还那么重视粮食安全呢?

  徐小青:

  我们国家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13亿人,每天都要吃饭,每吨都要吃,你消费的不是粮食就是粮食的转化产品,比如肉禽蛋奶,这和粮食都有关系,所以它作为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产品,当然有一个安全问题了。这个道理大家也都非常清楚。

  就我们国家来讲,虽然连续四年增产,粮食供求基本能够平衡,库存也比较充足,但是从长远来看,不用太远,从中长期来看,实际上我们国家的农业资源,包括土地、耕地、水资源等等都是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土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粮食生产主要的部分都在北方,资源配置正好是反着的,这就加大了粮食生产的难度,也加大了风险,一受旱就要减产。

  再往远了看,随着经济的增长,消费的粮食和粮食转化的产品是在逐渐增加的,就算作为个人可能你的饭量在减小,但是人口是在增加的,每年都要增加,一年一千多万呢。按照我国这个基数就是千分之一的增长率也有很多。

  所以相对于我们的人口、相对于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的状况,我们自己粮食生产资源缺乏、粮食的安全对我们来讲始终是一个问题,总书记讲“放松不得、大意不得、马虎不得”。

  主持人:粮食生产对于全年的经济稳定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徐小青:

  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就是要大体上保持着你能够支撑的一个基础的供给,对于全年的经济工作来讲,我们提出今年最主要的是防止通货膨胀、防止投资过热。通货膨胀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CPI一直在上涨,而且食品的影响力在这里面一直占很大的比重,占到了85-90%之间这样的一个影响。所以,维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是防止食品价格往上涨,抑制通货膨胀得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果食品再继续涨,而且粮食再涨上去的话会给我们抑制通货膨胀的努力造成巨大的困难。像猪肉就是单项的,其他产品对它的替代性很强,你太贵了我少吃点,或者我吃鸡肉去,或者哪个便宜我吃哪个。但是粮食不一样,因为粮食一旦涨上来的话,不仅粮食,米、面要涨,整个饲料都要涨,饲料涨了肉就得涨。粮食是一个基础性的产品,所以保障粮食的生产,保障供给实际上就是实现中央提出来的“保障主要农产品的基本供给,保证农产品的价格不大涨大落”,“大涨”就是供给发生问题,“大落”就会损害农民的积极性,损害下一年的供给,这是一个循环。所以要保持一个稳定,不大涨大落,在全年的经济工作当中,稳定住粮食的生产,调动起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保障农民的收益。同时,农产品的价格可能还要涨,但是我们要尽量保持农产品的价格稳定,波动不能太大,因为市场价格总是在波动,涨一点落一点这种涨落是正常的,但一定要防止大起大落,大起大落会对经济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的影响。

  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做客新华网。新华网 张泳摄

  国际粮价普遍上涨值得我们高度警觉 粮食问题要“警钟长鸣”

  主持人:大家现在那么关心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这可能和近日来国际上粮食价格上涨有关系。因为国际粮价最近在普遍上涨的情况下,我国的粮价却稳住了阵脚,那您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我国的粮价没有受到四周国家粮价上涨的影响呢?我看到媒体说的一句话是“国际米价感冒中国却没有打喷嚏”,为什么会这样呢?从长远来看是否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呢?

  徐小青:

  在这一轮的国际粮价上涨的过程中,我国的粮食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这一次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确实是非常大,媒体也在不断报道。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和预测,2007年全球食品价格上涨的幅度是35%,其中谷物价格平均上涨了43%,这个比例很高。当然,这里面我们也要做具体的分析。比如小麦,世界银行分析这三年、36个月以来上涨了181%,上涨了快两倍,但是从去年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二月对去年二月来讲全球小麦平均价格上涨98%,将近一倍,玉米上涨的幅度也在24%左右,这是一年的上涨,如果拉长来看上涨的幅度可能更高一些;大米的价格有点突发性,是最近几个月的事情。在全年来看大米的价格幅度大概也就20%左右,而这几个月突然加速上升,一加速就引起了大家的恐慌,主要的出口国开始限制出口,暂停出口或者限制出口,各个国家就开始抢购粮食,只要你一抢价格马上就上来,从340、500美元一吨一下子到了现在的760美元一吨,但是你760也得买啊。所以这一轮的粮食价格的上涨确实是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

  当然,也要分析它的原因,比如有石油价格上涨推动成本的上涨的原因。因为你不仅仅是直接成本的增加,粮食要运,不管是公路运输还是海运都得用油,2007年全球粮食的运输成本增加了80%,海运之类的再算一下比例涨一倍也是很平常的。这些都会对食品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

  这个影响我想虽然这一轮我们粮食的价格和供给稳住了,没有像其他30多个国家那样感受到粮食的危机,但是这对我们同样产生一个警醒的作用。粮食的问题确确实实不能放松,这根弦得绷紧,我们老话讲“警钟长鸣”。

  国际上还有一个什么因素呢?就是说不能以为国际上的这些因素传递不到国内来,这是不太可能的,这个一定会传进来,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的。首先比如说国际油价的问题是国际上传进来的,传进来以后马上会拉高我们的粮食价格。再比如我们大家在日常消费中感受到食用植物油的价格上涨很快,统计数据显示上涨了41%,这是平均数,有些品种上涨的幅度可能还更高一些。

  我们的油料主要是大豆,占的比例最高,而大豆我们主要是从国际市场上进口,进口量是自己产量的一倍多。去年我们是1400多万吨,进口了3080多万吨,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大豆都是进口来的。因为这是我们资源短缺型产品,我们国内的不够就要到国际上进口,这个价格就是国际市场的价格。所以大家为什么感受到油料价格涨得比较快呢?因为这就和国际挂钩了。再有玉米,我们是传统的玉米出口国,最近几年由于我们畜牧业的发展、其他工业的发展,工业加工用的玉米用量速度每年以28%、29%的速度在增长,工业乙醇、食用乙醇、食用酒精、淀粉等等。现在又由于油价太高,兴起生物能源,特别是美国用玉米加工乙醇,这就使国际农产品消费需求发生变成,欧洲60%的油菜籽都用于加工生物燃料,美国去年用了六、七千万吨的玉米来加工,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美国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玉米的总量还要多一点。全球玉米的交易量就一亿多吨。大家都很担心,这会不会影响玉米的供给。同时,由于它的需求发生变化,用途拓宽,玉米的价格就上去了。

  这些变化一定会传递到国内,因为我们现在是开放的,有进口、有出口,虽然我们现在对出口实行了一定的管理。我们主要的比如口粮产品、饲料粮产品能够依靠我们自己的资源来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会尽量地从供求上少受世界供求大起大落的波动的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价格的影响会逐渐地传递到国内市场来,只不过是速度快慢、程度大小的问题。

  我国的粮食生产没有问题 广东地区没有必要屯粮

  主持人:在访谈之前我记得我还和您聊到心理恐慌的问题,因为国际上粮价的上涨引发了国内很多老百姓对粮食价格前景不明的恐慌,我看到我们网上也有网友发贴说广东已经有市民开始屯粮了,到底在我们国家某些地区有没有屯粮的必要性,以及您觉得心理恐慌对粮价的影响能不能和大家谈谈?

  徐小青:

  恐慌的影响是巨大的,可能比粮食价格本身的影响还要更大。比如大家都说快没粮食了,大家都去抢,市场上具体到一个地点比如一个商场里面、一个城市里面,这里面的粮食是有限的,一抢你就得还得往里运,实际上抢回去也解决不了几天的问题。而且从总的情况来看,像前面介绍的,我们国家从供给上讲,从政府强有力地保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来看,包括我们连续四年的增产,从总量上讲不会有问题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大家一定要清楚这样的事实,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实际上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徐小青:

  对,储备也很充足,储备率大概30%多,国际上为什么一些国家发生问题呢?这和国际上储备减少是有关系的,现在全球小麦储备16%左右,玉米只有不到10%,大米储备14.6%左右,大体上平均15%左右,实际上是这25年来最低的,储备一低大家就觉得慌,一慌、一抢这价格就上来了,价格一起来,比如大米,当然有供给层面的问题,因为库存在减少,可能也有受灾的影响,但是现在它一不出口了,主要出口国像泰国、越南、印度这些主要的出口国,你只要放出这个信号来它就会促进价格的上涨,价格一涨就会抢,越抢价格越高,这就是一个循环了。

  当然,我想发生这种情况可能也是正常的,大家的心理嘛,但是这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况且从我们国内供给的情况来讲还是平衡的,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国际粮价涨那么高,全球平均谷物涨40%多,我们粮价从二月份的数据来看,5%左右,拉长来看的话大概也就10%以内,主要是成本推动价格的上涨。

  主持人:就像我们网友所说的,在广东地区有没有必要屯粮呢?

  徐小青:

  广东是主销区,应该是没有必要的。我们的一个调查组,大概也就半个月前刚从广东回来,广东物流业发展得很强,储备、流通都很正常。

  主持人:看来我们网友也没有必要有这样的担心了,因为徐部长也经常到祖国各地做农业调查的。

  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话题上,就是对于农业投入的这一部分,我们注意到我国在政策上不但今年财政安排了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今年中央财政再增加252.5亿元投入,投这么多钱大家就很关心有没有政策能够保证这些投入都落实到位呢?

  徐小青:

  这个当然有了,种粮补贴、综合直补的要求都是一层一层直接下拨给农民的,就是要告诉农民因为你使用的生产资料价格涨了,政府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缓解和抵消你成本的上升,这是很直接的。

  主持人:那您平时到祖国各地做调查研究的时候会不会和农民交流呢?

  徐小青:

  当然。我问他你可不可以拿得到?他都会说我能拿得到,这都是和他们交流得到的结论。我国大多数农户种植面积规模还是小的,他就感觉只涨了几十块钱,虽然这个钱还不多,但是每年在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农民是能够直接感受到的。

  当然,你要把这个基础做好了,把补贴政策设计好、落实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里面有改革的问题,也有机制建设的问题,如何能让它发挥得更好,但是这个方向是对的,政府就要对农民直接进行补贴。

图为徐小青解读中央十项惠农政策。新华网 张泳摄

  耕地意义重大 必须消除盲目追求城市化而大规模地占用农民土地现象

  主持人:徐部长已经是第三次到我们新华网来作客了,我记得前两次聊的也是粮食生产和安全问题,我记得您在上一次交流的过程中就谈到我国的耕地问题,因为粮食生产安全和耕地是有直接关系的。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了18亿亩的红线不能突破,我们国家著名的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过“耕地的持续减少仍然令我国粮食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隐患之一”,所以今天的访谈中我肯定还会把耕地的问题提出来,您认为当前如何能保障农民的土地问题,如何落实好我国的土地政策?

  徐小青:

  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从粮食生产角度、从资源的角度讲,十年前是19.53亿亩,2006年18.27亿亩,全体国民人均1.39,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4亩多地,我们只有三分之一,因为粮食产品的生产,农产品的生产主要是面积和单产,你单产高产量就多,如果你面积都保证不了,单产提高的幅度又没有那么快,那你总量就会出问题。我国单从耕地上讲是一个农业资源匮乏的国家,不要说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这样的资源大国相比,他们人均好几百公顷,即便是和日本、欧洲相比人均也是少的,咱们人均只有1.39亩。我们为什么说守18亿亩耕地呢?我们算一下,比如现在一个人是1.39亩,我们按13亿来算,如果按14亿,因为我们人口要增加,比如我们增长到14亿的时候人均就是1.28,增长到15亿的时候人均就是1.2亩左右,比如到16亿以后人均也就1.1亩左右了。因为你耕地减少的速度可能还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联合国有一个经验数据,就是根据现在的生产能力、自然条件来算的,0.8亩是一个警戒线,如果人均低于0.8亩的时候会出现生存上的危机。

  我国2860个县级区划,其中有800个建城区,当然里面也有农业,但是不占大头,剩下2000多个县里面有三分之一的县人均就不足0.8亩,我今天看广东省的消息,广东省人均耕地0.4,浙江0.3,实际上它是耕地资源分配不均匀。但是从总体上讲人均的资源,人口在增加,人均资源越来越少,如果再任其减少的话,守不住耕地的警戒线,我们早晚得遇到生存危机,所追求的工业化也会随之失去基础,经济增长、劳动成果会因为生存危机而全部丧失掉。

  所以我想耕地的意义太大了,必须消除盲目追求城市化,大规模地占用农民土地的现象。而且现在占的地都是好地,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占地就是太多了。当然,这是一个矛盾,你要城镇化你就得占,但是能不能少占?能不能代价高一点的占?能不能不占那些最好的地?咱们减少的这12400多万亩的耕地中有50%多是水稻地,这不仅仅是减少水稻的生产,而且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太大,这主要是在咱们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主持人:就是工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徐小青:

  对,水田都给占了,实际上我想应该想得更远一点。我到日本看,日本以大米为主,他的自给率达到100%以上。他大米多的时候大米价格就要往下跌一点,那时他就要限制大米的生产,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呢?你这个地可以不种了,我给你补贴,但是你必须给我灌上水养着,非常重视保护耕地。他说你不种别的可以,但是这块水田你必须得给我养着。何况耕地最重要的还是为了保障粮食的供给,因为我们的资源太少。

  刚才你谈到的比如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这和我们占地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有关,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因为我们宪法规定,农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双层经营的体制,家庭经营的基础是什么?就是农民承包农村集体的土地,这是法律赋予他的权利,我承包经营了这片土地,这个权利说白一点是一种物权,是一种财产权,就是说承包经营权是有物权性质的,是有财产权性质的,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工业化、城镇化等等,巧立名目占农民的地,往往侵害的就是农民的土地权。

  刚才是从耕地上讲说我们的耕地资源越占越多,你利用得怎么样咱们也不知道。另一方面,这样的占用实际上是侵害农民的财产权,要保护它我想就是要依照法律,依照执行层面,坚决卡住这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个扩大经营规模的问题,特别是大宗农产品有一个规模效应的问题,规模太小了成本太高,而且农业劳动力在转移,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家也都在探索,小规模的经营能不能实现现代化。

  比如经营权的流转,适度的规模经营,实际上我们法律和政策的规定都是鼓励和提倡这种流转的。在这种流转过程中,包括经营体制创新要以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为基础,不管怎么创新也不能侵犯他的这一权利。这是从两个层面保护农村土地和农民土地权益的主要方式。

  有些政策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完善

  网友 生柴带叶烧:我是一个真正的农民,想问一个现实的问题,希望得到徐副部长的回答:

  有了这十项政策后一些劳务输出地的农民该种双季稻的不种双季稻,有的甚至抛荒,而又不愿意把农田转给别人耕种该怎么办?

  第二是有的地方政府今年决定,谁种田谁得补贴,但农民坚决反对,因为往年是补给承包户。承包户自种的是多数,到了补贴时,大量的矛盾就会出来了。

  您看这两个问题该怎么看?

  徐小青:

  这两个问题非常好,非常现实。比如说对出去打工进行承包的,因为刚才我们前面谈了这么多,耕地少的问题,这个抛荒还是不应该的。当然,不是说你不应该这么做,他就是放弃地走了,但是还占着。因为通常情况下,比如本村的流转,我走了我把地留给你来种,因为地都不多嘛,好歹把它利用起来。这和双改单是另外一个问题,我看到过一个调查材料说种双季稻的收益可能还不如种一季稻的收益高,为什么呢?就是投入太大,农民生产资料的价格高,投入的劳动量也大,结果还不能成比例地得到收益,既然种两季比种一季收入还低,边际收益在下降的这种情况他就愿意放弃了。而且,袁隆平老师的超级杂交稻有时候增产很高,他种一季就差不多了,不愿意再种另外一季了,存在这种现象。

  但是,我想双季稻与农民生产资料成本上涨过快和劳动力流转过多这两个因素有关系,而国家的综合直补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来的,就是针对农民生产资料成本价格增长过快来的,而且从大帐来算,比每亩投入的生产资料数量还有所增加,也就是说补贴的数额比生产资料价格增长的还要多一些,这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了,我想这个问题还需要在落实上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改善。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就是有些地方稻田包给承包户去种,承包户自种的是多数,而到了补贴的时候他们和农民也会有一些利益的取舍,因为我是承包的,我拿多少,你是这个田的主人,分给你多少这怎么去算的问题。

  徐小青:

  这也是一个好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呢?这里面有几点:比如你的地没有种,你让我来种,但是你又是这个地主,我是承包户,这个补贴就给你了。但是我实际是从事粮食生产、农业生产的人,但我没有得到这个补贴,我想这是一个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几个月前在中欧匈牙利和捷克都看到了这种情况,他也是政府有大量的补贴,规定非常明确,我这个补贴只给使用者,不给所有者。就是说你是地主,你不种地,你到城里,你的地租给我了,我来种这个地,那这个补贴是给使用者的,他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

  所以我想我们这项政策刚才前面也谈到了,怎么让它措施更有效,操作更简便,更合情合理,发挥更大作用,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包括要解决刚才这位网友提出来的问题。

  主持人:好的,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要告一段落,非常感谢徐部长给我们网友做了精彩的回答,也感谢广大网友对今天话题的关注,本次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徐小青:

  谢谢。

  近期国际粮食市场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是,全球大米价格飞速上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大米价格总指数,1月以来,国际大米价格暴涨约20%。如,3月份高品质泰国100%B级大米的报价为每吨546美元,比2月份增加了13%,比2007年3月则提高了68%。

  尽管粮农组织预测,如果天气条件正常的话,今年世界稻米产量预计将增加1200万吨,预计亚洲所有主要稻米生产国的产量均会大幅度增长,目前非常紧张的供应形势将得到缓解,但是国际大米贸易量预计将减少,这主要是由于重要出口国的限制。该组织的高级经济学家分析认为,鉴于库存供应非常有限,短期波动将会继续下去。

  近一年多来,食品价格屡屡上涨,米、面、肉、禽、蛋自不必说,最近,奶粉、食用油等也纷纷加入涨价行列。这边厢,股市跌到谷底不知何时能爬起来,那边厢,涨价势头依然不减,前一段还有专家称,未来五年物价可能持续上涨,这让工资赶不上物价的升斗小民更加感到日子紧巴。

  此轮涨价,主要表现在粮食等食品价格上。而从根本上说,粮食价格的上涨则来源于高油价的拉动。众所周知,由于油价持续走高,美国和欧盟都在积极开发新兴能源。目前,将玉米或者甜菜转变成乙醇或生物柴油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生物能源行业生产规模日渐扩大。种玉米的地方多了,种植其他作物的就下降了。种植的玉米被用作提取乙醇和生物柴油,作为食品供应的粮食数量自然就下降。供应紧张,则价格上涨,这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必然反映。

  新华网北京4月11日电(记者董峻 王立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河北考察农业和春耕生产时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的粮食储备是充裕的,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当前国际粮食价格上涨较快,国内粮食生产也面临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等不利因素。国内粮食供应形势如何,中国人如何确保养活自己,今后粮食生产难点和重点何在?记者对此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

  新华网博鳌(海南)4月13日电(记者任芳、张文娟、郑玮娜、王英诚)近两周来的“全球米贵”使物价再次牵动人们的神经,而与此相关联的油价、房价也一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12日开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尤其是中国的粮价、房价和油价的走势。
(责任编辑:张宬)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