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五洲携手 共保奥运圣火 > 反对抵制奥运消息

驻法记者谈法国政客抵制奥运:无知无畏(图)

  2007年11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左二)访华,对“鸟巢”赞不绝口,但现在的他却发表了对北京奥运不友好的言论。


  我曾经那么喜欢法国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汪若平

  1999年高考后的夏天,我郑重地在志愿表上填写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从那一刻起,一个新的国度、一种全新的文化进入了我的生活。回想起来,与法语、法国文化和法国已经有了9年的“亲密接触”。

  9年间,我对法国的印象从经典的电视画面变成了亲身经历,从看报道的观众和读者变成了记者,从曾经天真地喜欢法国的一切到愤怒后冷静地思考:思考法国是不是真的衰弱了,衰弱到了连精神财富都在缩水甚至消失的地步。

  钻进电影院缓解压抑

  最近两个月,作为中国驻法记者,我备感压抑:先是同行在车里被小混混砸了车窗、抢了包,再是老佛爷侮辱中国游客,接着就是最近法国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西藏和奥运火炬传递,法国政客“无知无畏”地抛出“抵制奥运”等反华言论。话题一个比一个沉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最后我只得钻进电影院,看法国热门喜剧片,这才稍感1999年夏天的那个选择还不算是个错误。

  回想起萨科齐今年的新年致辞,他提到要培养法国人的文明(Civilization)。现在看来真是有所指,连法国的精英阶层都感到文明的危机了!法国有老本,先贤祠里躺着卢梭、雨果等圣贤,但外国人悼念这些几百年前的巨人,并不等于就是赞美现在的法国。

  在给萨科齐总统写的一封公开信上,旅法中国留学生提到了他们的前途问题。这些在法国高等学府勤奋学习的中国青年,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是深化中法友谊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力量。然而,法国媒体和部分政客近期制造出的震耳欲聋的反华声浪,却让他们忧心忡忡。他们担心的不仅是个人的前途,还有两国关系的未来。相比之下,法国媒体对此却毫不在意,而被法国媒体牵着鼻子走的不少法国民众,对此也没有任何知觉。

  无言以对“历史盲”

  我最近跟一些法国朋友争论过。我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西藏问题涉及主权和民族尊严。独立和任何支持独立的行为,都会深深地伤害中国人。”然而,这些习惯了“法国式”思维的法国人,仿佛听不懂我在说什么,继续找我辩论。最后我只好主动结束这种“聋子间的吵架”。

  一些在法国工作多年的华人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们都觉得,美好的法兰西形象在最近一个月里土崩瓦解。杜女士在法国工作了十多年,结交了很多法国朋友。她说:“这帮人都去过中国,很喜欢中国。可一谈到西藏问题,就露出一副救世主的样子,好像藏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一群历史盲!我恨不得给他们两耳光。”

  法国媒体最近做过一些关于西藏历史的专题片,我耐着性子看完,但始终没有等到关于“西藏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还是农奴制”的只言片语。也就是说,从50多年前开始,法国媒体就偏离了公正的轨道。可想而知,经过法国媒体几代人的“努力”,这种偏离走向了多么荒唐的境地。一些无知的法国示威者居然跟我说什么,“藏族儿童不能学习藏语”、“藏族妇女被迫接受绝育手术”。对他们的无知,我简直无言以对。

  “作为法国人,我感到羞愧”

  就我在法国的经历,我觉得很多法国人是自大而且闭塞的。这可以从他们媒体每天的报道中观察出来。打开法国各台的晚间新闻,关乎国计民生的消息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最后几分钟,才赶紧说一说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

  翻开法国地方性的大报,头版肯定是那些“乡土化”的报道,到了最后一版,读者才能找到巴以局势和伊朗核问题的新进展。

  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之后,法国电台、电视台都做了西藏问题的辩论会。然而看多了,连法国观众都觉得无聊,因为总是那几张脸、那几张嘴,不是人权国务秘书雅德,就是无疆界记者组织的秘书长梅纳尔,而且邀请的嘉宾都是清一色的法国人。

  直到10天之后,第一张中国面孔出现在法国电视上——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曲星。曲星一上来就对这份邀请表示感谢。他说:“虽然这个邀请来得有点晚,但终于有法国电视台请中国人上辩论节目了。”曲星事后告诉本报记者:“虽然是一对五,敌我力量悬殊,但我还是要去。至少我可以说出一些真相,提醒法国人注意一些基本事实。”

  最近,《文汇报》驻法记者郑若麟,忙着上法国各大电视节目。郑若麟在法国工作10多年,和法国媒体过招的经验很丰富。他总结了法国媒体的“特色”:它们需要有不一样的声音,否则不真实;但这种声音不能太大。所以,只要是关于中国问题的电视辩论,从来不会看到中法嘉宾人数对等的情况,这也直接导致了一种声音远远大过另一种声音。

  郑若麟在最近一次一对多的辩论上说了一段精彩的开场白:“我想,你们今天请我来是为了进行一场真正的辩论,而不是立个‘被告’,让他来听法国对他的审判词吧?”

  节目播出后,很多法国观众也觉察到这是一种“批斗式”的辩论。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郑若麟,对他表示支持,有的人甚至给他出谋划策,比如怎样用法国自己的例子驳斥法国人的提问。还有一位法国老人在电话中告诉他:“作为一个法国人,我感到很羞愧。”

  同样的话,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一位法国听众也说过。他说:“当无知的法国媒体和政客对中国、朝鲜、非洲国家横加指责的时候,他们已经把自己给妖魔化了!”

  专家解读 / ANALYSIS 法国对华思维为何转向

  本报特约评论员/刘作奎

  在欧盟(或以前的欧共体)与中国的良好合作中,法国是个榜样。从20世纪60年代戴高乐打破美国对中国的遏制而宣布与中国建交,到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对法政策一直奉行“同等优先”原则。到了希拉克执政时期,中法关系进入“蜜月期”。在过去的岁月里,中法关系是让世界不少国家羡慕和嫉妒的一对。

  在“蜜月期”内,法国总统希拉克很好地秉承了不干涉他国内政和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原则,为双边关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自2007年5月萨科齐上任以来,这种良好发展态势开始转向。时值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法国更是借西藏问题向中国发难。

  法国为什么能在一夜之间由原来的中欧和中法友谊的推动者,逐渐走到欧洲推行反华行动的前列呢?

  首先,萨科齐作为右翼政治的代表,其政策在悄然发生转变,一改以往较为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转向亲美。萨科齐刚上任就表示,将与美国建立“深厚、真诚、坚定”的伙伴关系,不久法国开始谋求重新加入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众所周知,美国一向是“唱衰”中国的积极倡导者,法国这种战略转变,也表明法国的战略取向发生倾斜,中法关系出现倒退便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容否认的是萨科齐个人因素在这种转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感到自己有一股力量和愿望,想要有不一样的法国。我希望使法国社会重现活力。”这是他的参选宣言。也许在西方社会,萨科齐看上去是个不错的政客,但对中国人来说,他有点言行不一。

  萨科齐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感谢中国政府在我仕途处于最困难、思想最低落时,邀请我访问中国。”

  2007年春节,萨科齐把300多位华人华侨请到自己的内政部做客,在宴会上他对中国公开示好。但当他在访华拿走大量订单后,立即利用奥运会和“藏独”来抹黑中国,甚至威胁要抵制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而台湾爆出的“鐽震案”,显示出他见风使舵的两面派作风。

  其次,法国在自由民主问题上的居高临下、骄傲自大。作为欧洲民主和自由的发源地,法国的确涌现出了诸如孟德斯鸠、卢梭等著名人物,也出现了法国大革命这样的壮举。正因为历史的辉煌,使得法国人对他国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一直存在着傲慢与偏见。实际上,法国人一直歧视外来移民,政府对社会不满分子的强力打压从来就没有手软。

  通过这次奥运火炬传递事件我们清楚地看到,在法国,有时候自由是加在别人身上而进行自我标榜的口号,不管自己做得有多烂,先把脏水泼到别人身上再说。

  第三,无视民主标准和价值观的不同。西方所倡导的价值观与中国的发展土壤不同。但法国某些人不管这些,依靠从媒体上看到那些歪曲事实的报道来解读中国。而那些法国媒体似乎并不寻求深刻了解中国,也不顾中国发展的事实,一味主观和唯心地抹黑中国,取悦民众。在这方面,法国媒体的确展示了自己“自由”的想象力。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学者)(世界新闻报)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