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走得更近
董力智
去年我到北京游玩.站在曾经硝烟弥漫,鲜血成流的圆明圆旧址上,我不禁想:为什么人类要伤害自己的骨肉兄弟?为什么眼睁睁看着我们共同的财富遭到侵害却没有一个正义的声音喊出?
战火的硝烟随已散去,鲜血凝固,但谁能保证,悲剧不会重演?当然,一个国家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可厚非,因为生存所迫:但这并不能赋予我们伤害对方的权力.我们要努力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竞争环境,因为我们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一家人.这时候,彼此的理解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到彼此理解?
就像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样,各国的青少年应该从小就保持一种互相往来的关系.心理学上有这么一个说法:人们对一个事物内在的恐惧与不信任,往往来源于双方的陌生感.反之,假若我们十分熟悉某事物,就会对它们抱着平和的心态,能够尊重并理解它们.每个国家的未来是由青少年抗起的,只要让我们这一代相互熟悉,一个良好循环的开端便开始了.世界的和平也指日可待.于是问题的关键最终落在:如何加强青少年的国际交流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海外游学这个词频频出现.有经济条件的家庭乐意花大笔钱送孩子出国学习.这的确是最直接的进行国际交流的方式,目前社会上也有大量提供此类服务的机构,不错;但它们大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我们目前缺少的,恰是公益性的游学机构.
海外游学毕竟属奢侈消费,能负担起的人决不会多.但国际交流却是全球性的,总不能只面向少数人吧?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大量建设公益性游学机构.国家可以把每年上缴的税的一部分拿出来,专门支持这些机构的运转.
它们可以像本次索尼公司一样,设置一些关卡.凡是通过了的学生就能免费出国.这些机会不仅每年提供很多,不仅在大城市里提供,更应该推广到偏远的山区里,让那儿的孩子也能一览外面世界的精彩.比起生长在城市的我们.他们更需要关怀.
当然,我们在追求量的同时,不能忽视了质.
不论起点的高低,只要我们打算设立这么一个机构,就一定要下定决心把它办好.目光要放长远.绝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哪儿算哪儿.
外出游学,访问等是一种方式;如果想要长久的进行交流,我们就必须借助媒体的力量了.媒体让我们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对方.
美国的学校经常给学生们播放非洲儿童的生活.看着屏幕上孩子们骨瘦如柴的小小的身体,美国的孩子们纷纷流下伤心的泪水,并表示要捐助非洲的儿童.两个生活在天涯海角,毫不相干的人,因为媒体而被连接在了一起.命运的轨迹就此改变.前些年曾轰动一时的马燕,本来只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偏远山村的,几次辍学的小姑娘,可正是靠着媒体,不仅是全家,她所在的全村都摆脱了贫困的帽子,她更几次赴法交流.央视原来播放过一系列走进外国的跟踪拍摄,让我获益匪浅.看白岩松主持的走进日本,我意识到,不止我们努力的对付高考;我知道了一个日本母亲是如何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环保护;我还感受到维也纳浓浓的音乐气息…我了解到许多从来不曾知道的知识,得到了许多启发.我想,假如国外的人也来中国作节目,回国播放,别的国家的人也更了解我们中国吧!
我还觉得,书店里卖的介绍外地风情的书的价格应该更平民化,以保证所有人都买的起.社会呢,也要定期进行对国际交流的宣传活动,让它深入人心.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个资源.先在有不少国际性的交友的网,都是非常好的.在那儿,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们相聚一堂,畅所欲言.在网络上,就算是谈到政治宗教这类敏感话题也不会感到尴尬.我十分享受这种交流方式.我原来跟韩国学生聊天,他告诉我,他觉得自己繁重的礼节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疏远;我还同时向印度人和美国人发牢骚,抱怨中国的孩子没有多少选择,每个人都被迫挤着过高考这条独木船.印度人鼓励我道,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爬上山顶,而老美却淡然道,走自己的路,人生照样光彩.同问不同答,让我又一次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现在,我已经有十来个不同国家的朋友,
每到周末,我们就用 e-mail
联络,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趣事.每每想到在地球的另一端有那么一个人牵挂着我,我不禁温暖起来.可惜没有很多人有结交朋友的闲心.我觉得,学校是不是应该把这种网络交流作为附加作业布置给学生.这样,我们在放松的同时还能开阔视野,不至于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死读书人.
写到这儿,我想到马丁路徳金曾经说的,让所有种族的人民围坐在兄弟之情的圆桌旁.这是他的梦想,也是千千万万的人们的梦想.青少年之间的友谊是纯洁而简单的.无论是以色列还是巴基斯坦,无论是德国孩子还是犹太少年,或是中国与日本的孩子,我们应带着渴望交到朋友的心情,去认识,去体验,以兄弟姐妹的情谊去对待对方.政治上的冲突并不能影响童心的相撞.我相信,总有一天,横亘在我们之间的冰山会消融,我们能携手并肩,创造共同的和平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