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2日,日本爱知县高中生松野尤美子(左)对中国高中生赠送的福娃爱不释手。 |
“中日没有从'吵架'中得过利”(图)
樊勇明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刘江永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渡边昭夫日本和平·安全保障研究所副会长
早报记者王国培马毅达实习生叶凯发自东京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日踏上“暖春之旅”。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10年来首次访日,早报约见中日两国学者纵论中日关系。
理性的期待
东方早报:您对这次胡主席访日成果有何期待?
樊勇明:希望中日关系更上一层楼,为中日关系的长远发展提供新的保证。
刘江永:如果中日两国领导人能就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提出指导性的共识,并对两国民间感情的增进发挥作用,使两国在具体问题上得到圆满的解决,此次出访就可以看作是非常成功的。
渡边昭夫:访日后,日中双方都能够向其国内强调“有了很大的成果”,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成果。
东方早报:胡锦涛的“暖春之旅”与一年前温家宝“融冰之旅”有何同与不同?有哪些机遇?又面临哪些挑战?
樊勇明:相同之处是都体现中国领导人希望发展中日关系的迫切愿望。不同之处在于,温家宝总理访日时,中日关系处于低水平;现在胡锦涛主席访日时,中日关系的水平已经明显提高了。不仅是高层访问频度的简单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总结过去十年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寻找新的长期稳定的中日关系发展机制。
我认为至少存在两大机遇。一,日本的官方与民间都认识到了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性,这与过去民间热、官方冷不一样。二,老百姓之间直接接触的机会也增加了,不管是采用演讲,还是乒乓交流的形式,人民间的直接交往容易扫清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障碍,增强双边关系的生命力。当然,这对领导人的亲和力要求很高。
渡边昭夫:我觉得中日并没有从过去的“政冷经热”转为“政热经冷”。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是正在一步步地深化吗?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头冷心热”。
东方早报:暖春之旅是否意味着中日之间已经没有“冰”了?
樊勇明: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暖春描绘的是中日关系的总体发展状态,另一方面,这并不代表着两国间不存在一点问题,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等等都还未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领导人的智慧、决断,以及群众基础。
例如,在能源、环境问题上,完全可以转换解决问题的视角。日本拥有技术优势,中国则有巨大的市场和引进先进技术的需要,双方应该树立合作的榜样,减少竞争,多做实事。
刘江永:之前我定义此次出访为“春暖之旅”,而胡主席说这是一次“暖春之旅”,实际上表达的意思都是一致的。胡主席解释说,这是在春暖花开之际访日,希望两国友谊春暖常在。我认为,这次访问将在春天般的友好气氛中进行,使得改善两国关系的步伐越迈越大,节奏上也能环环相扣。
东方早报:此访是否标志着中日关系进入了稳定期?
樊勇明:中国希望中日关系进入稳定期,因为谁也没有从“吵架”中得利。
刘江永:不能这样认为,中日关系的稳定需要长期努力,两国关系发展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日本的政局还有变数,一次访问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未来的5到10年,中日需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点及面的继续发展,并促进民间关系。可以通过互访保持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但是否就能说两国关系进入稳定期,还有待观察。
渡边昭夫:总体上正一步步朝正常化在发展。
暖春的结果
东方早报:从10年前中日“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到如今提出建立战略互惠关系,这种转变体现了什么?中日双方变得更务实了吗?
樊勇明:当前中日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过去的中日关系始于民间的亲近感,甚至包括日本人民的负罪感。大量人员交往和流动之后,这种原本中日关系赖以存在的神秘感消失了,中日之间的和平和友好需要寻找新的基础,那就是战略利益。战略互惠关系至少有两层含义:中日之间实现双赢以及中日两国在国际社会进行良性竞争。中国和日本应该在这方面树立榜样。
刘江永:个人认为不能这样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两国领导人就中日关系的发展就提出过务实的想法。而提法的变化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构建战略互惠关系是未来中日关系的主要内容,但还需要继续努力和发展。
渡边昭夫:中日在越来越多的方面都需要合作。比如在环保问题上,中日确实应该合作,因为对二氧化碳排放最为困扰的是两国的国民。
东方早报:有报道称中日两国有可能在此次访问期间达成第四份共同文件,文件中将可能写入哪些问题?共同文件对中日关系的价值何在?
刘江永:能否达成第四份共同文件还要看双方领导人的意愿,能否就文件内容达成一致。中方是积极的,还要看日方的态度。一旦文件达成,我猜测应该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确认胡主席访问期间,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和主要成果;二,强调根据前三个政治文件的内容,支持和平与发展的原则,建立战略互惠关系,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定位和筹划;三,不断发展合作关系,在地区问题和国际问题上两国也能加强合作,在例如环境、金融、气候变化等新的领域展开合作。
东方早报:如果东海问题在此次访问中无实质性结果,是否意味着此次会谈缺乏实质内容?还是说象征意义就是实质意义?
樊勇明:东海问题只是中日关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这次谈得成最好,即使谈不成,在这样一个牵涉具体利益的问题上,我们也会继续谈判和接触。
渡边昭夫:很遗憾,我不认为近期会有大的进展。
以史为鉴
东方早报:有媒体报道称,胡锦涛此次访日时,中日可能将避开历史问题,为何中日双方这次要回避?这是不是对日关系新思维?
刘江永:不能认为这是新思维。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关系的恶化,日本领导人意识到自己要在外交政策上有所反思,福田也认识到这种行为不利于日本的外交利益。中国一向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依据实际情况来处理两国关系。但日本领导人应该注意到,如若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渡边昭夫:中国人和日本人在真正意义上学习历史时,我想双方可以建立一种从固有观念解放出来,生气勃勃的相互关系。所谓真正意义上学习历史,即从近100年,200年间国际社会如何变化,人类生活如何变化这个大的视野来观察历史。这样才可能产生处理两国关系创造性思维。不过,对于德法共同编撰历史教科书的实践,我想,历史问题是思想的问题。思想的问题,不是政府应当参与的问题,应当委托给民间。
东方早报:虽然此访不会涉及二战等历史问题,但胡锦涛此访将会见曾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先辈们的家属,他还会在以前孙中山在日经常逗留的“松本楼”餐厅就餐。还可能会见一批战争遗孤。此外,他还会会见一些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村山富市、森喜朗和安倍晋三等。这些安排体现了怎样的一种外交思路?
樊勇明:体现了中国人做人的道理:喝水不忘掘井人。
刘江永:这体现了中国外交中,一贯尊重对方以及不忘老朋友的原则,表达中方为改善两国关系的诚意。
官民互信有待增强
东方早报:中国官方称胡锦涛访日首要任务是确立稳定的战略互信。这是否意味着是要舒缓日本政界和民间相当一部分人士接受不了中国崛起现实的情绪?增进互信最重要的是哪方面?
樊勇明:就连最激进的小泉也明确指出,中国的崛起是机遇,不是挑战。目前日本经济徘徊不前,正是需要中国的时候。历史上看,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现在的中国市场刺激日本经济的发展。前二者都来自战争特需,而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则是和平的。
刘江永:并不是在今天才提出中日互信的。最近几年,中国发展速度比较快,日本有些人持有困惑和不信任的态度。这也是自新中国成立起,就存在的意识形态和戴着有色眼镜的看法。此次访日,胡主席会和日本内阁建立互信关系,但两国人民还需形成理智、客观的看法。日本存在着各种势力,两国互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渡边昭夫:从日本来看,现在日本最欠缺的关于中国的确切的信息,就是关于军事。军事层面的交流对消除不必要的怀疑和不信非常必要。而对于此前发生的饺子事件,一般的日本人所关心的是,如食品安全之类的与身体切切相关的问题。
不仅是中日关系,所有的外交关系都容易因为一些细微的事件而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为政者有必要注意细微。我还记得古时的伟人曾经说过,要如煮小鱼时深刻谨慎。
东方早报:胡锦涛访日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增进国民感情。由于他过去长期从事青少年工作,这对增进中日国民感情方面是否具有优势?
樊勇明:胡锦涛主席一直重视增进国民感情的工作。他的形象亲民、务实,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在日本也有号召力。因为日本在改革过程中也遇到市场竞争带来的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
刘江永:胡主席此次访日,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通过在早稻田大学的演讲,以及与日本民间的实际接触,散播中日友谊的种子。他对青少年有特殊的感情,也善于做他们的工作,这次访问将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
正视日本政局变化
东方早报:日本政局去年至今一直不稳。日本政局的变化会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吗?如果福田下台,鹰派上台会怎样?
樊勇明:说日本政局的变化不会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是不对的。但是我们要知道,福田从来不是对华的鸽派,他一向是温和的鹰派。
渡边昭夫:当今的世界中,几乎大部分国家的人民都关心的是国内的问题。在日本,老龄化,少子化等社会福利政策的诸问题是第一课题。你说的问题会给中日关系带来什么影响虽然不是很明了,不过并不需要特别的担心吧。在我理解里,中国也在努力解决贫富差距、农村问题等内政问题,把国家安定作为必要条件。创造一个让国民易于生存的社会,是我们共同的课题。因此,互相出谋划策应该是理想的中日关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