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乡干部习惯了到村里吃“招待饭”,村里给吃穷了、吃怕了,推杯换盏中干群距离拉大了。河北承德县岔沟乡给干部配了饭盒,下乡公干要带饭。饭盒虽小,带来的变化却耐人寻味。(5月5日《人民日报》)
看到这篇报道,笔者感慨良多。自我们党创立以来,就有密切联系群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损害群众利益的优良传统。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广大人民群众为什么会铁了心拥护共产党,为什么会舍生忘死支持共产党?就是因为共产党人真心实意为人民,时刻心系百姓,与之同甘共苦,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行动与群众建立了难以割断的血肉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更是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和作风,他们下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摆架子不讲身份,住店掏店钱,吃饭掏饭钱,想群众之所想,急想群众之所急,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也树立了新时期党的干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像胡锦涛总书记下基层就有吃便餐还缴钱的习惯,像温家宝总理,无论是到学校还是到工厂,我们都能看见他总是端着饭盒与学生、工人们在一起吃饭谈天的感人情景,着实令人感动,值得称道。
然而,不知从啥时起,这一优良传统在一些地方却逐渐被淡忘了,代之而起的是,干部下乡电话先行,通知基层安排好食宿。于是,有的村张罗设小灶接待,杀鸡宰羊,村干部趁机大吃海喝;有的村固定在富裕家庭吃饭,集体给予补助;更有甚者则长期在乡镇饭店“接待”。这么一来,鸡鸭鱼肉多了,生猛海鲜多了,酒气冲天多了,与农民的关系却明显疏远了、淡漠了。正像群众给某些干部下乡编的顺口溜说的那样,“干部下乡,鸡鸭遭殃,小车一响,乡长心慌。”,试想,这样的干部下乡,怎么能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又怎么能做到情为民所系?
可见,筷子头上有政治,吃喝之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干部下乡,一餐一饭非小事,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和干群、党群关系。农民群众往往先从下乡干部的“吃吃喝喝”上看党风,看“远近”。一些基层干部的腐败也往往始自不经意的一餐一饭的“吃吃喝喝”。所以,承德县岔沟乡开创了下乡带饭盒制度,不仅管住了“嘴”,而且做到了真正让群众参与、人民监督,最终达到让百姓满意、群众认可的结果,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我认为,岔沟乡开创的下乡带饭盒制度,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重新树立党和政府形象的良好开端。干部带饭盒下乡,不接受村公款宴请、礼品馈赠及其他消费活动,可以使党的优良传统重新回到干部身上。倘能将这一做法推而广之,坚持下去,势必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成和欢迎。所以说,饭盒虽小,却见证着干部作风的转变,既能让群众感受干部的亲民、爱民、为民的工作作风,又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群众热情高涨,我们的事业必然无往而不胜。(林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人民网观点。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来源:人民网强国博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