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国改革开放酝酿再突破 将从三方面推进改革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背景下,改革正在酝酿新的突破方向,也将进入新境界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此前,曾深入调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李兴山,梳理了这个改革的几个特点:以产权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关键、统筹兼顾宏观政策,等等。


  李兴山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很有代表性。他分析,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背景下,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将继续深化改革的预判下,下一步的改革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将会在政府职能转变和农村改革等领域推行更加深刻的改革举措。

  “改革开放是我国今后长期的战略任务,也可以说是国家发展的一种常态”,李兴山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在他看来,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形成新突破,提升改革进入新境界。同时,改革还要攻坚,有阶段性目标和大体的时间要求,不能打成“持久战”。

  当前改革阶段的定位

  李兴山特别强调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周年背景下继续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纪念改革开放,首先是充分肯定三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第二是认真总结三十年的经验和教训,而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研究和规划下一步如何深化改革。”

  按照他的分析,前两项属于总结和回顾过去,而后一项则是谋划未来,“总结过去其实还是为了谋划未来。但要谋划未来,必须正确判断我国改革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他的判断是,目前我国改革正处于关键阶段和攻坚阶段。主要表现为两大特征:

  其一,爬陡坡。一方面一些重大改革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另一方面改革的难度和风险的积累越来越大。他解释说,“这种风险和机遇并存的状态下,不可能再有身处缓坡时退两步也无虞的机会了,更不可能停下来歇口气。惟一的出路只能是勇往直前。”

  其二,攻坚。“所谓攻坚,就是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所谓深层次的问题,现在无非就是权力调整和利益分配。”李兴山认为,面对当前利益复杂的局面,过去旧的改革思维和方法已经难以应对,尤其在一些领域利益博弈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但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表现在现实层面,就是我国从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还正在转变中,目前还有一些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政治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有待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比如资源配置方式。“目前行政在资源配置中仍起重要作用,其表现就是政府审批还很多,"跑部钱进"的现象还不少。这说明资源配置方式还没有真正转变。”李兴山指出,由于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涉及的是权力和利益,这不可避免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定意义上讲,还涉及到上层建筑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

  比如国企改革。“中国的国企改革不仅要改企业还要改政府,只改企业不改政府,国有企业的许多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四句话,句句与政府有关”,李兴山说。

  比如宏观调控。“一般讲,宏观调控应该以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为主,但是我们现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直接配置资源和干预微观比较多;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但我们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行政手段,尽管有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

  “所有这些问题都说明,我们还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样的根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还有许多"攻坚战"要打。”李兴山指出,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它既涉及到经济体制改革又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因此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是下一步改革最重要也是最难打的一个攻坚战。

  现在,李兴山认为关键还是解放思想,“在很多方面,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还用计划经济的观念或者计划经济的方式来搞市场经济。他借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农村改革的“放活”方向

  据《瞭望》新闻周刊了解,下个阶段将要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继续解放农村生产力将会作出重大决策。对此,李兴山告诉本刊记者,“我们国家的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又研究农村改革,其中包含的意义不但重大而且深远。”

  胡锦涛同志指出,“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们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

  李兴山认为,农村改革要取得新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他分析,各国好的机制和我国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经验类似,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要在“多予少取”上尽力而为,更要在如何“放活”上多做文章。

  对此,李兴山指出,2004年以来推进的林权改革试点已经探索出了许多重大突破。

  2005年以来,李兴山带领中央党校课题组对江西的试点进行了深入调研,得出的结论是,“林权改革不仅是林业体制内生产关系的调整,也不仅是林业内部生产资料重新分配,而且是整个农村改革领域的扩展和深化,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他总结了其中为下一步农村改革可能带来的经验启示:

  产权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抓住了产权制度改革就是抓住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林权改革突出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明晰产权,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做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从而破除了制约林业林区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了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各种功能,使过去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基本动力。江西省在这次林业体制改革中,始终把广大林农作为改革的主体,坚持还权于民、还利于民,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把广大林农是否在改革中受益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政府管理部门不怕砸自己的饭碗,地方财政出钱自担改革成本,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反,如果改革不是强调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强化部门的既得利益;不是实行民主决策,而是政府包办代替,那就不可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改革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政府职能转变是改革攻坚的关键。所谓体制改革打攻坚战,最主要的“坚”,就是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机构改革。江西省在这次林业体制改革中,正是由于政府勇于在改革中革自己的“命”。提出“高位推动、三级书记抓林改”,从而使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妥善解决。

  把改革同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的重大战略决策紧密结合起来。改革是手段。通过改革促进发展、促进和谐,从而使中央提出的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奋斗目标得以真正贯彻落实和顺利实现,才是真正的目的。农村改革一定要和农村、特别要和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抓出成效,才能使广大农民真正在改革中受益。试点区广大林农之所以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喻为“第三次土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真正在林改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看到了发展变化的光明前景。

  从林权改革观察下一步农村改革性质,李兴山的结论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解决平等问题,要在改革当中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使广大农民真正和城市居民一样,成为平等的社会主义公民。”

  用法律的语言来说,就是使农民成为与市民同等地位的公民;用WTO的语言来说,就是使农民享受国民待遇;用市场经济的语言来说,就是使农民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如果从这一角度来认识农村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意所在,就会使我们不仅从感情和道理上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而且能够从法律和体制上来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

  同时,李兴山也指出,解决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应该是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但是这个方向必须明确和坚定”。

   下一步改革思路

  对于下一步改革思路,李兴山认为应该围绕三个方面推进改革。

  首先,围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推进改革。他认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际上是攻坚,涉及非常复杂的利益局面,关键就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他具体解释说,就是通过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有效保护所有者、经营者等各方面的权益,来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重点是政府职能转变、资源配制方式转变、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以及国企改革。

  其次,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进行改革。在李兴山看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发展问题,而且还是改革问题,如果不深化体制改革、不进行机制的转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很多措施都难以真正落实。”

  他举例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但“以人为本”不能仅仅理解成为老百姓做好事、为老百姓谋利益。之所以称其为核心,关键就是要在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要创造一种体制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真正能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表现在发展上,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基本动力,而不仅仅是“积极性的被调动者”。这才是“以人为本”的本质所在,这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其三,要围绕如何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李兴山指出,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我国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必然要对上层建筑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上层建筑也要有相应变化,这是大趋势。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必然会提出更高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就是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

  所有这些,要求执政党和政府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所以,李兴山认为,现在政治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转变执政观念和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这就要求政府官员能不能民主施政、能不能听取不同意见。面对这个社会大趋势,关键还是要通过思想解放,习惯在民主的体制和气氛下执政。(记者王健君)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黄芳)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李兴山 | 林权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