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重庆:四川灾区医疗救援的“大后方”

  新华网重庆5月22日电 题:重庆:四川灾区医疗救援的“大后方”

  新华社记者刘卫宏

  一台台紧急手术,一个个不眠之夜,一场场与时间争夺生命的赛跑。

  重庆,四川地震灾区的医疗救援“大后方”,不但到一线救治了8000多名伤员,还在6天之内收治了2250名从灾区转运过来的伤病员。
重庆十万医务人员紧急行动,用忘我的工作精神和亲人般的关怀,救治灾区伤员身体,抚慰心灵创伤。

  快速反应,我们争分夺秒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庆市卫生局立即启动卫生应急机制,当天就派出第一支百余人的医疗救援队,并在5天之内为灾区病人“挤”出了5000张病床。

  重庆市16家三级医院只有一万余张病床,平时的病床基本满员。从四川送来的伤病员,重庆全部安排在市级医院、部队医院和区县二级以上医院。新桥医院将全院四分之一的病床腾了出来,院长王卫东说,全力以赴收治灾区病人就是医院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重庆要当好四川灾区医疗救援的大后方和保障基地,确保收治工作快速、安全。”重庆市卫生局局长屈谦说,“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不惜代价用最好的设施和技术,给灾区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

  重庆在收治大批灾区病人过程中,确保了快速转运、安全接诊。19日,运送208名灾区病人的第一趟专列到达时,重庆派出230辆救护车将他们接送到10个医院,整个过程只用了一个多小时。重庆市肿瘤医院门前,当接运灾区病人的救护车到达后,5名消毒人员立即开始消毒,医务人员同时开始对病人初诊、涂片检查,5分钟之内,涂片报告出来,开始根据病情分诊。每名病人都配备了一个5人医护组,整个过程忙而不乱,半小时之内安置好了所有病人和家属。

  生命救护,我们无微不至

  北川中学16岁的高一学生刘旭,在受伤6天后被送到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当时奄奄一息。院长罗加介绍,他右小腿骨折,伤口感染化脓,肝胆肾功能紊乱,估计右小腿需要截肢。然而,仅仅三天之后,医院宣布刘旭脱离生命危险,有较大把握可以保住右小腿。

  “我们不但要尽最大努力挽救病人的生命,还要尽最大努力保全病人的肢体,不让他们截肢致残。”罗加说。

  这三天,医务人员为刘旭付出的艰辛令人难以想像。他的伤口深及骨膜,单是为他伤口清创,每天就要进行三次,每次需要三名医务人员和一名麻醉师,每次要做两三个小时。“每次清创都相当于做一台手术。”主管医生杨健说,“如果不是清创做得这么好,他的腿不会好得这么理想。”

  刘旭怕痛。尽管清创时进行了静脉麻醉,但他一看见医生就害怕,除了江春秀。于是,这个麻醉科主任安慰他,“你不要害怕,以后每次我都自己来给你做。”和刘旭一样,从灾区转运来的伤病员普遍存在心理问题。重庆各医院全部安排专业人员或志愿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

  来自北川县的侯忠诚在地震中失去母亲、妻子和刚出生几天的双胞胎儿子,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后心理异常。志愿者多次对他进行长时间的抚慰和疏导,他的心情渐渐平缓下来,“我要尽快把伤治好,重新开始生活。”

  从身体救护、心理抚慰到生活起居,医院对灾区病人的关心无微不至。来自平武县的90岁老人文显会胃口不好,医院马上为她做了鸡汤。来自德阳的小朋友徐全盛和张小眉住在新桥医院同一间病房,一位热心市民给张小眉送来一只玩具熊,细心的唐护士发现徐全盛露出失落的表情,立即给他买来玩具兔。

  竭尽所能,我们义不容辞

  从16日第一批病人到达开始,重庆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所有人员就紧急行动起来,包括刚从灾区返回的“救援先遣队”。重庆市卫生局卫生应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荣刚,是13日凌晨赶到绵竹灾区的重庆市第一批医疗救援队成员。他去年查出患恶性肿瘤的妻子,也和他一同奔赴灾区,而他因冠心病住院的母亲头天刚接到病危通知。20日凌晨2点,杨荣刚从“前线”返回,天亮后立即上班,开始履行“大后方”医疗救援组组长的职责。

  “在前方的所有救援队员都非常辛苦,但回来之后都没有停下来休息。”杨荣刚说,“因为这是医务人员职责所在,我们义不容辞。”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王仁忠在地震当晚就前往灾区,并是第一支乘冲锋艇进入映秀的医疗队成员。55岁的他到灾区后接连做了30多台手术,返回重庆后,来不及休整就赶到医院,收治了四批灾区病人,并指导手术。在高强度工作和极度疲劳下,王仁忠反而没有倦意。他说,病人绝大多数在骨科,很多医护人员已几天没回家,一般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而且是在办公室坐着打盹,“这个时候,我们当医生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为灾区病人准备的“爱心病房”已住进141人,其中22人进行了手术,护士长王苹已经“连轴转”了80多个小时,双眼熬红的她说:“现在我们必须挺住!”

  在这场生命的接力中,重庆倾尽所能撑起呵护的绿阴!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