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记者漏夜探访浙江帐篷企业 女工手缠胶布拼命缝

夜深了,帐篷缝纫车间仍一片忙碌。 李玲玲 摄
夜深了,帐篷缝纫车间仍一片忙碌。 李玲玲 摄

 工人在切割布料。 徐洁 摄
 工人在切割布料。 徐洁 摄

  记者漏夜探访浙江帐篷企业 女工手缠胶布拼命缝

  浙江在线05月24日讯 一顶帐篷,可以让受灾群众免遭风吹日晒雨淋;一顶帐篷,可以让刚刚失去家园的人们找到家的温馨;一顶帐篷,可以让灾区人民看到新生活的希望。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3日,向灾区调动的救灾帐篷共计44.334万顶、简易房18334间。与受灾各地上千万人无家可归的境况相比,帐篷和简易房缺口很大,为灾区提供足够的救灾帐篷,已成为当前抗震救灾的一项紧迫任务。

  连日来,浙江作为帐篷生产大省,众多帐篷企业开足马力,工人加班加点生产帐篷。昨天晚上,记者来到浙江几个帐篷生产企业,见证了工人们加班加点、辛勤工作的场景。每一顶帐篷,都凝聚着众多工人的汗水和爱心。

  晚上8时绍兴上虞天外天集团

  女工手指上缠着胶布

  刚刚完成3000顶帐篷任务的上虞天外天集团,昨天又接到了再制3800顶帐篷的新任务,刚松了口气的员工们再次上足了发条。

  晚上8点,包装车间里一片忙碌,一部分工人将帐篷装进纸箱,一部分工人整理帐篷支架的钢管。张贴胶带封条的哧啦声,堆放钢管的砰砰声,车间里噪杂声一片。

  “加油啊,四川同胞正盼着我们的帐篷呢,等把这批活干完了,我们狠狠睡几天。”生产部经理张勇峰扯开了嗓门。“工人们都连轴干了一个星期了,每天干10多个小时,我得鼓鼓劲。”张勇峰蹲下身来装钢管上的弹珠。四川籍员工屈成光负责将帐篷成品装进包装箱,忙得满身大汗,他索性将汗湿得粘在身上的T恤脱了下来,赤膊大干。

  记者来到二楼的缝纫车间,迎面而来一片热浪,嗡嗡的机器声不绝于耳。一会儿,记者头上的汗就下来了。车间里没有空调,夏季本是公司生产淡季,根本不会热天加班。现在为了赶制帐篷,公司特地买了大批的吊扇、台扇,但扇出来的风都是热风。

  缝纫车间里的工人都是年轻女工,在车间里转了一圈,记者发现她们每个人手指上都缠了胶布。“手指和布料磨擦太多,每个人的手指头都破了。”一个女工说。

  每缝好一块布,女工们都会转一下头。“一天坐在缝纫机前10多个小时,老低着头,脖子又酸又疼,转一下,舒服一些,否则吃不消的。”来自安徽的女工陈锐说。

  “这种加班是有意义的,谁还不遇上难事呢,更何况是那么大的灾难。现在公司早餐、夜宵都给我们准备好了,我们有什么理由埋怨呢。”每天早上6点半开工,中午、晚上吃饭时各休息一个小时,直干到凌晨时分,这几天,缝纫车间的姑娘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

  总经理带着女儿亲自上阵

  5月13日,地震发生不久,天外天集团总经理连雅君就作出紧急决定:为灾区捐500顶帐篷。后来,灾区急缺帐篷的情况日益严重,上虞崧厦镇成为为灾区生产帐篷的主要阵地之一,天外天集团停了所有的外贸订单,全力采购帐篷所需的原材料,安排职工加班加点赶制帐篷。

  晚上9点,总经理连雅君带着女儿来到包装车间,和员工们一起工作。员工们说,一个星期来,连总每天都在一线与员工一起加班。“现在人手紧缺,任务又紧急,多做一点就能快一点。”连雅君边将帐篷放进箱子边说。

  “妈妈,我的50根钢管全弄好了,放在哪里?”一个小女孩跑了过来,这是连雅君的女儿徐晓燕,正在上初二的她晚上功课做完了,就跟妈妈一起到公司赶工。“妈妈为灾区人民赶制帐篷很辛苦,我为她感到骄傲,我希望能来帮她多干一些活儿。”女儿的话让连雅君欣慰地笑了,没多说什么,她继续转身去包装没完成的钢管。

  “这样加班加点赶工,员工都不要加班费,让我理解了什么叫众志成城。等这次任务结束,我一定安排我们的员工好好休息一下。”满身是汗的连雅君喘着气说。

  晚上10点台州临海浙江正特集团

  “多缝一个多户人家不睡马路”

  浙江正特集团是浙江省第一家为四川灾区赶制帐篷的企业,企业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把原本运往欧洲的2000多顶帐篷送到了灾区。现在,他们又在加班加点赶制更多的帐篷。

  夜已深了,正特集团五六百位员工仍在工作,一眼望去,车间内堆满了蓝色的帐篷布,记者是小心翼翼地找到缝隙才走进去的。

  在缝纫四车间,四川员工陈泽敏在麻利地缝纫。

  “这几天一天干几个小时的活儿?”正在专心工作的陈泽敏被记者一问,吓了一跳。“我都不知道了,除了五六个小时睡觉,其余时间都在赶工。”陈泽敏的声音很疲惫。

  陈泽敏是四川盐亭县人,地震时,儿子从学校逃出来,脚上只穿了一只鞋子,因为受到了惊吓,儿子连着好些天都没有说话了。

  “开始3天没有儿子的消息,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后来,知道他平安,我才放心。儿子说,在老家有好多好心人在帮助他,我想,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多加班,多做帐篷。那么多老乡没地方住,多缝一个,就多一户人家不会睡马路了。”记者在陈泽敏身边整整呆了半个小时左右,她始终没抬头,感到脖子酸痛时,只是轻微地晃两下脑袋。

  工人小袁听说要赶制帐篷,马上放弃休假回来加班。“回到厂时很惊讶,原来已经有一大批员工都赶回来了。”

  晚上11时  宁波北仑贝来旅游用品公司

  一颗红心两个“红灯”

  几十碗热汤面送到了宁波北仑贝来旅游用品公司帐篷裁剪车间门口,“吃夜宵了”,随着送饭人员的一声喊,陆陆续续有几个工人拉开门出来,捧起碗蹲在地上狼吞虎咽地扒了几口,吃完后,又进去继续工作。

  原来,这是公司领导怕工人们饿着,特地叫来的外卖。“怎么不送到车间里面?”记者问,一个只蹲着吃面条的工人说:“车间里吃,会弄脏布料的。”10多分钟,工人们的夜宵就全在车间门口的地上解决了。

  记者走进车间,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大房间里灯火通明,房顶上几十台吊扇在卖力地旋转,30多个工人正趴在一叠20米长布料上,分工合作,推着机器将布料一块块裁下,再由其他人捆绑、整理。

  裁剪是帐篷生产的“先锋队”,负责裁剪的工人要把完整的一大块PU布(做帐篷的布料)上切割出各种形状的布料,然后再送到缝制车间,由那里的缝纫工人组合到一起。

  车间组长王景龙的声音有些嘶哑了:“每天我们要裁完3000顶帐篷的料,才能保证第二天缝制车间正常开工。每天我们都要干一个通宵,天亮才能下班。我们几十个工人这样已经干了一个星期了,每个工人都成了兔子眼,我们开玩笑说:我们都有一颗红心,两个红灯。”

  贺龙后是“主刀手”,他推着切割刀沿着画好的线在布料上轻滑地“走”过,留下一片完美的半圆形布料。汗水从他的额头滑到鼻尖,他伸手擦了一把,不让它滴在布料上。虽然车间天花板上几台大吊扇卖力地转着,高强度的工作还是让工人们满头是汗。“想着灾区人民盼着在我们的帐篷里睡上个好觉,我们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贺龙后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太困了,到厕所洗把脸

  在贴着“每天多做一顶帐篷,为灾区人民早日搭建一个家”横幅的车间里,四川工人王兆全恨不得自己能长出两双手,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干活,手已被布料磨出了道道血痕。“地震过后,家里人就没在家里睡过,常常在凌晨两三点,突然接到消息说有余震,我老母亲带着我两岁的儿子,还有我的两个小侄子,跑到空地上睡觉。有时候下大雨,就用塑料布搭个简易棚,躲在里面。家乡的人太需要帐篷了。我心里急啊。”

  一个小时过去了,时间跨进了新的一天,但车间里还有大堆的布料没有裁剪,有些工人眼皮开始打架,只好放下手头的活儿,出去到厕所里用冷水冲脸;有个工人走到旁边,趴在台子上打个小盹儿,他还不忘提醒工友:“20分钟后叫我”。

  20分钟后,不知是谁突然响亮地唱了一句:“团结就是力量!”工人们都笑起来了,寂静的车间又活跃了起来。有人打开收音机听广播,边听广播边干活。

  

(责任编辑:郑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