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云南地震老灾区:心里话,说给汶川听

  新华网明5月25日电(华社记者李承祖、刘娟、王研、关桂峰)“5·12”汶川大地震的灾情,牵动着经历过频繁地震灾难的云南各族儿女的心。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云南省紧急启动了“汶川大救援,云南大行动”的关爱救助活动,迅即派出救援队、医疗队、地震专家奔赴救灾第一线;汇集着云岭大地无限爱心的5.4亿元捐赠款物,送到山水相连的四川;火车客运专列,把首批240多名四川地震伤员接到云南医治疗养。


  丽江、宁洱、昭通、大姚……一个个从地震磨难中重新崛起的云南老震区爱心涌动,父老乡亲们对汶川所发生的一切感同身受,他们纷纷掏出心里话,向汶川同胞倾诉。这些真诚的话语汇到一起就是:在毁灭性的灾难面前,退却,挡不住痛苦的漫溢;唯有敢于抗争,自强不息,化巨大的悲痛为奋进的动力,汶川才能凤凰涅槃,大难新生!

  丽江震区:“要变大灾难为大机遇”

  “因为伤过他们的伤,所以痛着他们的痛。”来自丽江古城四方街新义社区42岁的纳西族妇女李玉存说,这次四川汶川地震,丽江人感同身受,看着生者逝去,同样心如刀剜;看着伤者生还,一样倍感欣慰。

  12年前的1996年2月3日,一场震惊中外的7.0级大地震猝然降临滇西北高原,须臾之间,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丽江古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玉璧金川变成一片废墟,309人罹难,20余万人无家可归。

  丽江“2·3”地震发生时,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刚刚起步,丽江市立即按照“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要求,启动了古城恢复重建工作。22个月后在意大利,震后的丽江古城被正式批准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

  “震后的丽江加快了建设国际旅游景点城市的步伐。”丽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世碧说,灾区人民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旅游业恢复和发展。地震当年,来丽江的国内外游客达到98.6万人(次),比震前的1995年增长了28%。

  抓住恢复重建的机遇,丽江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疗、文化和体育等设施得到了超前的发展。特别是学校和医院,普遍比原来提高了规模和档次,有的硬件设施已达到省内同类学校和医院的一流水平。

  “汶川的经济社会条件与当年的丽江很相似,应该借助恢复重建之机,变大灾难为大机遇,促进大发展。”丽江市建设局局长年继伟说,当年的丽江没有垮下,今天的汶川同样不会垮下!

  普洱震区:“请相信干部的力量”

  “请相信干部的力量!”问起现在最想对汶川地震灾区群众说的一句话时,普洱市思茅区副区长王迎晖这样说。2007年6月3日,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发生6.4级强烈地震,全市2000多名干部随即被下派受灾村寨负责修复重建工作。干群联合奋战7个多月后,灾民于今年春节前全部迁入新居。

  “我们的干部帮扶制应该能为汶川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提供一些借鉴。”王迎晖介绍,普洱市实施市、县、区、乡镇、村干部层层挂钩,并实行部门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干部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看到,在汶川地震救灾现场,许多干部不顾个人生命安危,舍小家为大家昼夜不停地忙碌。相信在灾后重建中他们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干部确实值得依靠!”普洱市思茅区坡脚村民小组村民左吉正说,宁洱地震发生后仅2小时,镇上的干部就赶到了村里,从此一住就是半年多。灾后重建时,从规划选址到定户型、买材料、找施工队,样样都有干部操心。“我想说,要相信干部,依靠干部。只要有了主心骨,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如今,凤尾森森、芭蕉冉冉的坡脚村,村民都住着整齐划一、极富民族格调的两层小楼,人们再难把这里与“地震灾区”的字眼联系起来。

  “请相信,你们并不孤独。”普洱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欧阳智康说,虽然刚从伤痛中走出来,但普洱市各族群众都踊跃为灾区捐款捐物,其中有不少感人的事例:一位86岁的老大妈哽咽着前来捐款;一个偏僻村寨的几位村民在村里发动募捐后,步行20多公里来到红十字会捐款。欧阳智康动容地说:“这些行动让人看到了希望!不管是群众、干部、党员,或者是农民、工人、商家、学生……只要大家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尽快重建美好的家园!”

  昭通震区:“民居安全工程保住了我们的家园”

  汶川地震波及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市11个县区均有强烈震感,其中水富、绥江、永善三县烈度达到7度左右,受灾尤其严重,地震还造成昭通市数万间民房倒损。

  云南是全国的地震多发区,昭通则是云南的地震多发区,这里自2003年以来连续发生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6次。由于贫困面大,农村民房极为简陋,多为纯土坯房,一旦地震发生就会出现“小震致灾”甚至“小震大灾”,而灾情统计中农村民房损毁最为严重。昭通市建设局高级工程师李全说:“昭通的民房比较简陋,大部分是土坯房,防震抗震能力很弱,有的连像样的梁和柱子都没有,一遇地震就危及群众生命。”

  然而,自2007年3月云南省全面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至今,昭通市共有1.6万户纯土坯房经过加固改造和恢复重建,达到了抵御六级地震的标准。昭通市市长王敏正说:“这1.6万户房屋经受住了汶川大地震的严峻考验,无论是拆除重建的新屋还是加固改造的旧房,均无一户开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地震多发区农民群众的抗震减灾能力,且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改变了乡村面貌。可以说,是农村地震民居安全工程保住了我们的家园。”

  去年11月,昭通市鲁甸县文屏镇鸣楼村的村民陶玉平一家四口住进了拆除重建后的新房,砖混结构,两大间90平方米。他对记者说:“政府补助5000元,我们自筹3万元,盖起了这套安全抗震房,现在我们完全安心了!”

  受汶川大地震影响,云南水富县太平乡目前还有15户受灾群众住在灾区安置点的救灾帐篷里。正在自家帐篷外做饭的陶世英一见到记者就连声说了几个没想到:“真没想到这里通电通水,没想到还能烧水做饭……”她真诚希望四川的受灾群众坚强些,再坚强些。“有那么多人的关心我们,我们的生活会逐渐好起来,新家园也一定会建起来。”
(责任编辑:黄芳)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