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中国青年报:领养并非安置地震孤儿的最好方式

  领养,并非安置地震孤儿的最好方式

  对地震被困人员的搜救已经接近尾声,可是,抗震救灾还远没有结束,灾后重建才刚刚开始。重建物质家园,也许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但重建心灵家园,却是一场爱心加耐心的长跑。

而在心灵家园的重建中,地震孤儿的抚养又是重点和难点。

  虽然全国各地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都在咨询如何领养孤儿,但根据心理学常识,灾难带给地震孤儿们心灵的创伤性应激障碍将会持续很久,灾难会加重地震孤儿们对承载着亲人鲜血和生命土地的依恋。一般情况下,他们既怕孤苦无依,又怕背井离乡,更怕背上沉重的感恩包袱。因此,面对地震孤儿,我们不能仅仅根据收养法规定的条件,简单地满足奉献爱心的愿望,而必须找到一条最适合地震孤儿们成长的道路。

  唐山大地震后,我国探索了三种孤儿安置方式:爱心学校、亲属领养、社会领养。但无论是抚养过地震孤儿的爱心人士,还是地震后成长起来的孤儿,在谈及如何安置汶川地震孤儿的时候,都异口同声:这是集体的灾难,需要集体的温暖,爱心学校是最佳选择。无独有偶,1999年我国台湾“9·21”大地震之后,孤儿安置也没有采取领养的方式,而是由台湾安泰人寿保险公司认养了全部的地震孤儿。

  现在不少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出于爱心,提出了领养一个孩子的请求,但也有人还提出了“三岁以下”或者“五岁以下”的附加条件。可是,孤儿毕竟不是宠物,他们的身心受到过伤害,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吃饱穿暖,上好学校,他们更需要持续的爱和无限的耐心,以走出心灵的阴影。

  其实,很多人之所以提出领养孤儿,是因为爱心的冲动,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心理准备。因为地震孤儿毕竟不是一般的孤儿,因为灾难,很多孩子可能会存在智力障碍,会有潜在的后遗症,甚至有的孤儿可能会终身残疾……在他们成长的路上,会遇到许多我们无法想象的问题。那个时候,我们能够做到不离不弃吗?提出领养申请简单,要真正将他们抚养成人,谈何容易!

  所以,面对地震孤儿的安置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每一位爱心人士,都需要冷静理智的思考。笔者建议政府多征询一下教育学、心理学专家的意见,分类处理,对大多数孩子采取爱心学校的方式;对那些性格特别内向的孩子,给他们选择一个温暖的家。在选择领养人的时候,除了考虑合法条件之外,不妨做一下爱心和耐心的测验,以作参考。

  而对每一位爱心人士来说,领养不是我们奉献爱心唯一的方式。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制造更多集体的温暖,让他们不觉得是留在陌生的人世间,而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在作出决定之前,是不是该征询一下孤儿们的意见?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