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进军震源地:新华社记者映秀历险记

  新华网成都5月26日电(记者 侯大伟 徐博 谢佼 李彤)汶川大地震后,作为这次地震的震源地汶川县映秀镇因山体滑坡、基础设施严重损毁,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中断。新华社四川分社连续三次组织“采访冲锋队”试图通过水、陆、空等多种方式向汶川进发,但均因大雨磅礴、山体滑坡、桥梁断裂而未能成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全世界都在瞩目的8级强震震源地映秀镇及其所在的汶川县灾情究竟如何?除了只言片语的传言和毫无根据的猜测,没有人知道。

  面对这种境况,新华社四川分社果断成立由分社记者侯大伟、谢佼、总社技术人员李彤组成的进军震源地的“采访敢死队”。5月14日,经过两次冲锋,这支“敢死队”终于和途中巧遇的总社记者徐博一起,成功翻越危险重重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路段,成为第一支登陆汶川地震震源地映秀的媒体记者。

  只差一步,就成功了!

  “敢死队”第一次登陆映秀镇的努力是于13日14时开始的。

  记者先从成都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地震发生后第二次来到了都汶公路的山体滑坡处。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背包步行,记者终于在当日17时35分左右成功绕过垮塌路段,并抵达都江堰与汶川交界的紫坪铺大坝。

  在这里,参与救援的解放军某部官兵和成都市武警部队,正在紫坪铺大坝脚下,设法利用冲锋舟从水路进入“5·12”汶川地震的震源地汶川县映秀镇进行紧急救援。

  经过艰苦交涉,13日17时许,军方终于答应组织冲锋艇帮助记者绕过断桥到达河对岸。

  然而天公不作美,18时30分左右,水面上突起大雾,老天下起暴雨。尽管记者一再强烈要求,并表示愿意立下生死状,但军方还是以安全为由取消了这一计划。

  终于登上冲锋舟

  14日凌晨5时许,“敢死队”在经历前一天因暴雨而冲击失败之后,第二次向汶川进发。

  四川分社记者这时和随交通部到灾区采访的总社记者徐博巧遇,当听说要徒步进入汶川映秀镇,徐博当即抛下手上其他的采访,加入这支“敢死队”。

  此时,解放军、武警、工程抢险队等救灾人员陆续再次集结,准备前往映秀镇阿坝铝厂的浅滩登陆,那里是进入映秀最近的地方--只有5公里距离,但却是一段最危险的滑坡路段。

  终于登上冲锋舟

  ,记者越是接近铝厂,水面上被冲下来的房梁、家具、日用品就越多,水里还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酸臭味。经过了一个多小时行驶,11时40分左右,敢死队乘坐的冲锋艇到达了铝厂附近的浅滩,这里也成为水路进军汶川县映秀镇的临时渡口。

  爬行,像壁虎一样!

  虽然这里距映秀镇城区还有5公里多路,但记者已经从在此等待救援的灾民的惊惶眼神中,感受到了地震给这个小镇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采访之后,记者迅速用卫星电话发出了“新华社汶川”电头的稿件和现场照片。

  12时40分左右,记者开始徒步翻越5公里余长的山体滑坡路段。其实这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路段”,因为根本就没有路,整片整片的山坡因地震而坍塌下来,几米高、甚至十几米高的巨大岩石从山顶一直遍布到山脚下岷江中;由于前一天晚上,这里下了一夜的暴雨,岩石之间也都是随时可能将人吞没的泥石坑。

  记者就是在这样的“道路”上像壁虎一样“爬行”。望着头顶上随时可能因余震而坠落的悬石,记者的头皮阵阵发麻;看着脚下滚滚的岷江水,记者的双腿不停地打颤。因为后背上还背负着近30公斤重的食品给养和发稿设备,重心较高,侯大伟好几次都差点跌落江中,幸好都被随行的士兵及时抓住,才幸免于难。

  谢佼、李彤一度陷入泥石坑中,整条腿几乎全部被埋没。徐博脚下的石头滑了下去,他身子一歪,也要跌落,还好用携带的竹竿插进烂泥才得以幸免,而眼镜却已经被甩下悬崖替他粉身碎骨了。

  在这种状况下,记者只有趴在泥泞里,一个字--爬!

  5公里的路,记者整整“爬”了近4个小时,16时30分才到达映秀镇。从到达目的地到23时,采访,发稿,记者一刻也没有休息。

  弹尽粮绝

  15日中午,发完稿,记者发现,进来时带的矿泉水已经没有了,饼干没有几块了,笔记本电脑和海事卫星的电池电量也所剩不多。由于映秀镇交通受阻,受灾群众较多,空运来的给养根本不够,一些士兵甚至渴得没有办法直接从山上的溪流中接水喝。

  此时,记者又听到消息,当夜可能会有大雨。记者一方面向分社呼救,请求补充给养;另一方面决定展开自救。

  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记者终于搭建起了一座勉强能挡风遮雨的帐篷,记者戏称它为“新华社前方发稿中心”。与此同时,分社记者陈凯也乘坐直升机及时送来饮用水、食品和电池。但由于记者在自救行动中,分别不同程度地划破了手,且由于当地卫生防疫形势严峻,在分社领导的要求下,记者决定撤出映秀。

  为了让直升机多运送一些伤员,记者坚决爬出去

  走路还是乘直升飞机?山路崎岖,几天下来,装备还是那么多,但人却非常疲劳。

  “飞机多上一名记者,就少承载一个伤员。”背负器材最多的李彤说。“记者还是爬出去吧!”

  同意,谢佼说。

  同意,侯大伟说。

  同意,陈凯说。

  同意,徐博说。

  17日上午,记者随同漩口中学的200余名师生和教属,一同徒步撤出映秀镇,期间,又发生了山体垮塌,巨大石块就从记者身边跌落至江中,但记者已经不觉得害怕了,连日来在灾区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在记者内心深处萌生出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情怀。“往前冲,冲出去就是英雄!”
(责任编辑:黄芳)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