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学者:赈灾捐款别总看美国政府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肆虐美国时,中国支援美国500万美元,而汶川地震发生后,美国驻华大使雷德“代表美国政府和人民”向四川地震灾区捐出了50万美元,这确实有些令人失望。对此,有道:美国的捐款只够沙特的1/120!只有美国对印度洋海啸受灾国捐款的1/3840!

  的确,如果从政府层面上来看,美国的捐款不多。
但是,我们不应一提捐款就把眼睛盯着政府,美国更多的捐款实际上是来自民间慈善组织,来自普普通通的美国老百姓。目前,美国各界向四川灾区的捐款总额已超过了2300万美元,并且在持续增加。

  为什么“财大气粗”的美国政府对中国如此“吝啬”呢?制度上可循的原因在于美国国会独掌着关键而根本的“钱袋权”,这就决定了白宫、国务院等行政机关可以紧急调用的财力有限。同时,从国际政治的现实出来冷眼看去,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更多出于安全、经济、形象等多方面战略利益的考量,而对中国的捐助则是“姿态大于利益”。正如国际关系学大师摩根索认为的那样,任何形式的对外援助,本质都是政治性的……看到了这一点,就应当理解为什么我们不应把对外援助与慈善混为一谈。对外援助代表的是政府,政府当然要考虑战略利益。但慈善不同,慈善更能体现的民众的情意。

  美国始终是一个相当崇尚慈善捐助的社会。比如,作为国父之一的富兰克林就曾在遗嘱中要求将其遗产资助那些“品格优秀而有才华的已婚青年人”。根据《时代周刊》的统计,仅2002年一年内美国人的捐赠额就高达19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国生产总值的2.1%。而现在美国巨富中流行的趋势则是,捐钱越来越早,往往刚富起来就捐,许多人在壮年时就把大部分财富都捐出去。美国信托2007年调查,在拥有500万美元可投资性财富的美国人中,他们的财富只有20%被继承了。

  更需要我们理解的是,美国普通老百姓是一支慈善捐助的大军。美国一年4亿美元的捐款,80%是个人捐的,70%来自普通人。美国报纸不久前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位老人一生省吃俭用,最后把所有积蓄共计百万美元全部捐献给了红十字会。这次美国红十字会对四川灾区的第一笔捐助就达到1000万美元,这些钱主要来自于民众的捐助,其中说不定就有这位老人的捐款。在美国红十字会的网站上,可以看到与中国四川地震相关的新闻,还有专门开设的为中国灾区募捐的网页,最少捐助额为10美元,民众的捐助正在源源不断地增加。

  除了红十字会,还有很多慈善基金会都在开展对中国灾区的捐助活动。笔者的一位朋友住在明尼苏达州,她所在的小区教堂,上周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为中国灾区募捐,有很多孩子拿出了他们的零花钱。另一位在纽约工作的华裔朋友说,他所在的华人社团上周也募集了上万美元,将通过一家慈善基金会转送给中国。这些普通人捐出的钱虽然不多,但却体现了美国普通老百姓的爱心。

  慈善基金会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这种强势存在,符合了美国“小政府、大社会”传统政治的审美要求。作为非营利部门,基金会在政府和市场缺位的情况下很好地“补台”,分担了那些政府“没有做、不能做或者不愿为之”的社会事务。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基金会等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必要地协调、参与管理好更多社会事务,这更是美国正构建为的“强政府、强社会”模式。

  此外,法律在规范基金会运作的同时,也对捐款人安排一定的行为激励:达到某一额度的捐款者可享有减免某些税收的优惠政策。虽然此激励曾被指责为大额捐款人投机避税打开了方便之门,但它实现了在“藏富于民”的美国社会中充分动员财力的积极效果。

  从50万到2300万美元之间的悬殊差距中,我们可以提炼出的是值得借鉴的经验,应当看到的是慈善捐助的作用。慈善捐助决不应以多少而论,它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才是我们理解世界、世界理解我们的纽带。如果因为美国政府捐得少,忘记了美国百姓,那我们就真的亏大了。(刁大明)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赵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