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最新评论

用“灾害经济学”指导灾后重建

  用“灾害经济学”指导灾后重建

  ■彭兴庭

  强烈地震袭击汶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共中央政治局也于近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来评估这次汶川地震的经济损失?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重建汶川的家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巴曙松日前表示,地震不会改变经济增长趋势。

这一切,都与经济学有关。(《人民日报》5月26日)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关于灾害经济的讨论以来,灾害经济学开始逐渐影响国家决策。1976年美国出版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政策》,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灾害影响、减灾费用和效益作了详细探讨。而1980年的《美国防洪减灾总报告》也包括了减灾政策的效用分析等内容。印度籍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的《贫困与饥荒》则是“灾害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他以巴基斯坦、印度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大饥荒为例,用权利的方法揭示了贫困的根本原因。此外,这一次汶川地震,我就发现,有学者试图用《大坝经济学》的观点来影响政府的救灾措施。

  如何用“灾害经济学”指导灾后重建?哈尔滨商业大学的田立教授就提出了一个不错的想法,认为可以将各种自然灾害以指数的形式表达,并针对这些指数进行期货方式的交易。此种做法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在人类的科技水平还没有达到预报灾害,或者直接抗拒灾害的程度之前,运用金融学手段把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并利用这些衍生手段为经济服务,为社会造福。

  古往今来,各种灾害都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社会现象,总体上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灾害的损失却可以降低。在股票、金融市场上,为了规避风险,投资者一般都会采取“投资组合”的方式,将风险不等的股票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购买。灾害经济学作为一门“负向经济学”,研究的是“负”的经济效益,本质就是一个规避风险的过程。在我们这么一个大国,灾害一般都有一定的区域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理位置上符合一定的正态分布。这种组合规律告诉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建立灾害基金的方式,来分散灾害风险。

  其次,对灾害的历史性考察表明,灾害经济自身有着明显的周期发展特色,其轨迹为:大灾变-大损失-大治理-减灾能力提高-灾害减少-损失减少-少投入-防灾能力下降-大灾变。灾害的周期律告诉我们,害与利可以互变。在这次震灾中,温总理多次强调多难兴邦,道理也在于此。以地震为例,世界上还没有过大于8.9级的地震纪录,震灾也有临界点。四川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亚欧版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啮合的地方。因此,四川应该设防,我们也要吸取教训,充分利用害利互变的规律,让汶川大地震成为一部真正的教科书。

  灾害是宏观的,会对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产生连锁效应,但是,灾害又是微观的,有其具体的承受体,比如企业、家庭和各种社会组织。这些微观的经济体通过自身的具体行为,又决定和影响着宏观经济这个整体。固然,我们要从宏观层面建立一整套预灾、减灾体系,但企业、家庭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充分考虑微观的减灾决策。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哈尔滨断水,俄罗斯抗议……原因是应急处理中没有救灾的处理标准。这里面暴露出的就是这么一个问题,相当多的企业等微观组织并没有重视减灾问题。

  

(责任编辑:李彬)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