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我军大集结大机动大搜救 救灾油料供应堪比战争

  5月24日,北川堰塞湖抢险部队人员、装备齐聚绵阳机场,等待空投唐家山大坝。

  5月24日,北川堰塞湖抢险部队人员、装备齐聚绵阳机场,等待空投唐家山大坝。空军和陆军航空兵部队的指挥员一起研究制定投送方案。

  5月24日,指挥部设在北川城边的成都军区某集团军领导密切注视堰塞湖水情变化,组织部队抢险救灾。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人民解放军与武装警察部队立即驰援灾区,一场跨越军兵种、军地携手、千军万马的大集结、大机动、大营救迅速展开。《瞭望》新闻周刊从总后勤部了解到,截至5月22日20时,军队和武警部队已投入抗震救灾兵力13.3万人,其中军队11.03万人、武警2.3万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古人对军队后勤重要性的经典诠释。十余万大军驰援灾区,后勤保障成为展开抗震救灾行动的关键环节,保障有力成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重要前提。

  5月23日,《瞭望》新闻周刊走访了解放军总后勤部,了解到了此次抗震救灾中后勤保障的内情。总后勤部有关负责人说:“总后勤部在震后的十余天里,发挥三军联勤体制的保障优势,运送人员、物资;抢救伤员,防病防疫;保障抗震救灾部队供给,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急需,起到了坚强后盾的作用。”

  总后勤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总后各单位将协调配合,进一步发挥三军整体保障的优势,保持应有的战略战役持续支援保障能力。

  三军联勤克难支撑

  三军联勤体制从试点开始至今已十年,此次十余万大军集结汶川灾区抗震救灾,正是对三军联勤体制的一次大考。

  据总后有关专家介绍,1998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在战区一级实行统供与专供相结合的三军联勤保障体制,从1999年起,联勤体制全面推开,并于2000年初正式启动。但保障这么大规模的部队机动、救援、救治以及大量的物资运输,自实行新体制以来还是第一次。从目前的状况看,这一体制应对有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灾情发生后,总后勤部迅速应对,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号召全军后勤和总后部队迅速行动起来,举全军后勤之力,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斗争。5月12日15时,总后勤部迅速启动应急指挥机制,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建立了专项应急值班制度,下发了《关于迅速做好抗震救灾后勤保障和相关准备工作的指示》,确立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全力以赴”、“高标准、按时限”等原则要求。

  13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参加抗震救灾的命令》,总后勤部再次下发了《军队参加抗震救灾后勤保障指示》,明确后勤保障任务和供应保障关系,经费保障、后勤装备物资和勤务保障标准和原则,并对后勤管理和防护自救,以及支援地方救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灾情严重,道路损毁,通讯中断,救援人员和物资早一秒到达,受灾人员就多一分生的希望。总后军交运输部迅速启动军交运输保障应急机制,把所有力量投送同一个目标,为受灾群众打通空中、水上、公路、铁路四条“生命通道”。

  当天,驻灾区军队和武警部队便有13606人投入灾区。济南、成都军区和空军34000人,在后勤全力保障下,采取空中、铁运和摩托化机动等方式紧急赶往灾区。

  从14日开始,总后勤部利用三军联勤的优势,统一协调,从各地营材仓库调运物资,救灾部队急需的雨衣、单兵净水片、三角巾急救包、帐篷、发电机组、挂车电站等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并应国家卫生部请求,批准紧急动用2万袋战略储备代血浆。

  有关专家指出,如此大规模大跨度的军队集结、投送,物资调运,必然造成巨大的物资消耗,极大地增加了后勤保障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后勤保障的能力优劣,就将直接影响抗震救灾的进展。

  后勤官兵交出了满意的答案。截至5月22日,总后军交运输部协调铁路运输部队累计安排计划93列2975车,输送41703人,携行装备3961台;物资累计安排计划177批1626车。航空运输累计动用飞机98架次,空运人员8932名、物资826吨。公路运输累计出动汽车2.3万台次,运送官兵15万余人次、物资5.48万吨。

  油料,被称之为“战争血液”。在海湾战争中,三天时间里,美军地面部队就消耗油料7643吨。

  而在与汶川大地震灾害抗争的“战争”中,各式车船、飞机不计成本在灾区抢救生命、运送物资,这对油料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在灾区执行任务的直升机有上百架。以成都军区某陆航团为例,该团在映秀镇一地,短短3天就运走了200多名重伤员,运来了大批食品和药品。机组人员每天的飞行时间都远远大于平时,有的机组一天要飞8~12个小时。

  为了运送伤员和物资,直升机的身影出现在了四川全部40个重灾区的405个村乡。如此高密度、长时间的飞行,对于油料供应的高要求可想而知。

  总后勤部有关负责人说:“我军进行的这场大集结、大机动、大搜救,对于油料供应的要求丝毫不亚于一场战争。仅18日一天,救援部队各型飞机就执行飞行任务400多架次,消耗航空燃油2000多吨;地勤消耗汽油100吨、柴油300多吨。如果没有充足的油料供应,完成抗震救灾任务是难以想象的。面对巨大的考验,总后勤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截至5月22日,军需物资油料部已向灾区紧急调运各类油料1.302万余吨。

  

护士匡雯从电话里听到家人的问候时,禁不住热泪盈眶。资料图片

  2008年5月18日,北京军区总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在都江堰市水文化广场设立简易门诊,为灾民提供及时的医疗保障张丽摄

  救灾检验军队医疗保障

  面对伤亡惨重的特大地震灾害,总后勤部协调全军医疗力量,统筹调配救灾人员和留守人员,迅速抽调精干力量赶往灾区。解放军总医院、各医科大学、各军区医院的医疗人员源源不断赶往灾区。军队先进的医疗保障系统、医疗技术成果也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们早一分赶到灾区,群众就早一分看到希望。”地震发生的当晚,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王登高将军接到上级命令,带领67名专家教授组成地震救援医疗队,连夜奔赴灾区。这支医疗队在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将医疗器械和药品化整为零,由每个医疗队员背着行进,10多名身材瘦弱的女队员和专家教授每人背着30多公斤重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冒着余震不断和随时都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危险,于5月14日15:30徒步赶到地震重灾区汶川县映秀镇。之后迅速展开救援行动,成为到达震中的第一支医疗队。

  “我必须到一线去,尽最大努力为灾区群众服务。”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教授卢世璧,在地震发生后,不顾年高体弱和癌症病痛,主动请缨。成为这次抗震救灾中年龄最大、级别最高、参加抗震救灾次数最多的医疗队员。

  震灾发生后,总后利用全军远程医学网,第一时间开通了与成都、绵阳、乐山等地震灾区的音视频通道,随时掌握驻灾区医疗救援队救治状况,实施应急指挥。

  同时,总后紧急向灾区调运了野战急救车、卫生防疫车、野战医疗方舱、单兵急救器材等各类卫生装备。第四军医大学医疗队还将价值数千万元的远程医疗车、野战手术车、X光诊断车等多种现代化医疗设备投入一线,这些先进设备为及时救治危重病员发挥了巨大作用。

  今年21岁的重伤员康东,5月17日被武警战士救出时,已在废墟中被困120多个小时。由于伤者被困时间长,多处受伤,病情复杂,涉及科室众多,为了科学地制订救治方案,第四军医大学果断邀请各地专家进行远程会诊。18日上午,5地10多个科室的20名专家对康东进行了远程会诊。通过一个多小时的网上交流,专家们确定了救治方案,成功实施了救治。

  较为尖端的科研成果和医疗技术也被成功地搬到了震灾救护中。17日下午,第二军医大学医疗队专家成功在安县为一名56岁男性截瘫幸存者做了世界首例野战条件下全麻颈椎手术颈后路椎板减压术。

  截至本刊记者发稿,全军共抽组医疗队103支、3176人,防疫队47支、295人,心理救援队8支、24人,紧急调运卫生防疫车、净水车、沐浴车等90多台,累计救治伤员36853人,手术7274例;累计消毒环境1359万平方米。

 

直升机降落唐家山堰塞湖后,给官兵投放补给物资新华社记者

  李刚摄

直升机降落唐家山堰塞湖后,给官兵投放补给物资新华社记者

  李刚摄

  力保部队运转群众生活

  全军后勤千方百计向灾区运送物资,在保证部队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向灾区群众提供物资,保证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

  据总后勤部司令部某局局长谢维宽介绍,紧急投入救灾的部队携带了两到三天的野战干粮。除此之外,还携带一个星期的“生给养”。这样加起来,保障能力在一周左右。此后,军队组织的饮食保障,主要是运用军队的自身装备,也就是有炊事拖车,也有营、连、排的炊事单元,利用这些装备来组织热食保障。

  目前,成都军区根据部队转入进村入户执行任务的特点,为救灾部队配齐了5~7日野战食品和部分干粮,保证部队官兵基本吃上热食。

  除了自身配备保障之外,都江堰、什邡、绵阳、太平寺机场、青川等地还设立了5个野战兵站。总后勤部有关负责人告诉《瞭望》新闻周刊,野战兵站根据灾区任务需要,分别为90人至330人不等,主要负责物资运输、油料加注、热食和饮水供应等任务。

  随海军陆战队救援部队行动的海军政治部一位师职军官告诉记者:“野战兵站非常方便,可以及时加油,提供饮水、热食和物资,有效解决了部队、群众和地方救援组织的保障需要。”

  谢维宽说,军队参加抗震救灾,后勤保障主要依托军队的保障系统来组织实施,不但不会给灾区的群众增加负担,还要力所能及地向灾区提供资源。

  例如,总后军需物资油料部为民航绵阳机场紧急调运油料500吨,为中石油四川分公司调运轻柴油500吨,缓解了灾区地方油料供应紧张的局面。

  成都军区联勤部在受灾群众比较集中的什邡市蓥华镇和彭州市小鱼洞镇,已经紧急开设2个灾区群众饮食供应站,每天为2920人次灾区群众提供热食保障。已开设的12个供水站供水约770吨,保障了19万救灾部队和灾区群众用水。汉旺镇、北川县、都江堰等地开设的淋浴站也运转正常,已为4200余人提供了洗浴保障。

  后勤工程学院组织12支、127人的工程保障力量,奔波在都江堰、绵竹、青川、北川、理县等市县,为灾区军民提供供水、净水、供油、房屋检测等保障。

  截至22日,总后已向灾区调拨发送后勤装备物资492万台(件、套)、价值4.42亿元,其中保障部队435台(件、套)、价值2.73亿元,支援地方57万台(件、套)、价值1.69亿元。(《瞭望》新闻周刊陈泽伟赵建伟李彦忠)
(责任编辑:安世者)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