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专家:地震重点监测区预报准确率在逐年下降

  “在2007年的会商审议结果中,2008年汶川周围的一片区域都被列入了重点监测区,谁知独独在汶川发生了灾难!”

  5月18日下午,在中国地震局召开的汶川大地震总指挥部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要求地震部门加强对余震的监测和趋势分析,加密、强化现场流动观测,把握震情的发展变化,及时提供可靠的预警信息,做好余震防范工作,防止造成新的人员伤亡。
同时,要统筹安排力量,科学部署,做好全国其他地区的地震监测工作。

  在主震的巨大破坏力过去后,除了所有的救援工作按部就班开展之外,对于余震的监测已经成为当前防震减灾工作的当务之急。

  为此,《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报评审委员会评委赵文津,现任中国地震学会名誉理事、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顾问委员、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刘光勋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地质专家苗培实。

  他们一致表示,有准确时间、地点、强度的地震预报是整个地震科学最大的难题。而且,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主震过后的余震,也是只能监测难以预报。汶川地震的受灾群众可能还要等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度过整个地震灾害。

  专家们指出,在今后的地震研究工作中,要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要珍惜几代地震工作者留下的宝贵数据,要读懂、读透,要在现实工作中有更大范围的应用;在基础研究中,要拓开思路,地震是综合科学,要多学科、多方法地合力研究,争取早日实现对地震的成功预报。

  “预报准确率在逐年下降”

  受访的多位专家表示,一次强烈地震后,岩层一般不会立刻稳定下来,还会继续活动一段时间,把岩层中剩余的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就会有级数不同的余震发生。余震次数多少、持续时间长短不尽相同。一般而言,余震总是逐渐减少减弱,但是也会出现较大的余震并造成破坏。

  截至5月21日,四川地震局共监测到余震6821次。其中,可感强余震至今没有停止。专家告诉本刊记者,在8.0级的主震过后,余震时刻都在发生,但多数是我们不能感觉到的小余震。当被问及具体的余震情况时,受访专家们都表示,对于还会发生多少次余震、震级达到多少,以及在哪个地方发生余震,目前并不能给出明确的判断。对于余震的预测也存在着很大难度。但余震的震中不会距离主震震中太远。

  赵文津对本刊记者说,主余震之间的关联并不是都可以条分缕析地弄清楚。有主震必然会产生余震,但是不能从已经频繁发生的余震中给出判断,预测将来的情况。“现象归纳”不甚可靠,概念并不能提高认识水平。对于余震,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他判断说,由于汶川大地震震级高达8.0,因此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能会较长。其中,震区地应力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余震的衰减情况。

  “我认为,主余震之间是一脉相承的。”苗培实表达了相同的看法。

  他说,在大主震发生后,地应力得到了巨大释放,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会再次升高,随之发生强度较大的余震,但也可能会是多次的小强度释放。

  提及对余震监测后的预报,苗培实表示:目前还比较困难,因为地下的地质状况非常复杂,岩石的组成类型又各不相同。在主震的巨大破坏以后,原来掌握的地质状况又都发生了变化。所以,现在多是依据若干个地震监测台站提供的监测数据变化和地质构造情况,确定大致的震情走向。

  赵文津介绍说,一般只能从大面积的监测入手,确定危险区域,然后逐步缩小可能发生地震的范围;对于发震时间也是从长期地震趋势入手,逐步逼近临震阶段;震级的确定与发震时间相似,主要依据前兆的幅度、频率等因素,再结合历史地震特点来判断。在专家会商中,这些探索预测会经过评审,而后提出6至7个重点监测区。

  “作为国家地震局地震预报评审委员会评委,我参加了六年的地震预报评审工作,深深地感到现行的地震预报面临很大挑战。从2002年到2007年,6年以来每年通过专家评审后上报国务院的地震预报意见中提出的重点监测区,预报准确率在逐年下降!在2007年的会商审议结果中,2008年汶川周围的一片区域都被列入了重点监测区,谁知独独在汶川发生了灾难!”77岁的赵文津说这话时表情痛苦,揉着太阳穴的左手在不停地颤抖。

  本刊记者对赵文津说,《瞭望》新闻周刊在对北京基层地震监测站点的走访中了解到,设在房山、延庆郊区县的站点,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会商,对近期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如有异常,就可以作出更负责任的反应和上报。

  赵文津表示,这种从上到下都存在的会商制度应该延续下去。“我希望在这次过后,地震预测工作的思路能够更完善一些,各级各部门能够形成合力,多路探索,尽早攻破预测难题。”

   “我们读数据的能力差”

  “我看了你们上期的报道,”赵文津对本刊记者说,“你们对基层站点一些情况的反映很珍贵,更珍贵的是几代地震监测从业人员30多年记录保存下来的数据!可是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用好它!”

  他表示,大量的地震台站监测是必须坚持下去的,这对地震预测工作的进步非常重要,只有大密度的台网才能够提供翔实的基础数据。“人的认识是落后于实际的,这说明我们的研究水平低。这个低,绝不是我们缺少材料数据,而是我们读数据的能力差,作出判断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差。”

  他强调,不管多么先进的工具,都只是帮助记录和处理数据,只有专业人员据此发挥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指出会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强度多少的地震。

  对监测数据把握能力的高低,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震预报的准确与否。赵文津打了个通俗的比喻来解释这个问题:这就像炒菜,有的人炒得很难吃,可有的人却可以将其做成佳肴。对于同样的科学素材,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思路处理,达到的逻辑高度必然是层次各异的,相应的论断也可能截然不同。

  观测地球在很多时候要用到地球物理的办法,而研究面又多涉及地质现象,长期从事地质力学研究的苗培实对此感慨良多。他说,如果能够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地震的认识一定可以得到提高。“但是我们恰恰就是缺少这种学科交叉人才。”

  从数据中读懂未来趋势的前提,是这些数据的可靠性。刘光勋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提出,在数据记录工作中一定要考虑,台站的监测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周围环境对数据形成是否存在干扰?什么条件下得到的数据才是可以应用的?

  他说,现在的很多台站都是当年在周恩来总理的要求下建设起来的,随着城镇化程度的加快,这些地方现在存在的影响因素必然要比当年多,所以,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台站的监测条件呢?

  在中国地震局工作的近三十年里,刘光勋从事的就是对活动构造和地壳应力场与地震关系的研究,在对地震安全性的评定上,他说,根据经验,主要有两种地方会比较容易引起注意:一是从前发生过大震的地方,有可能还会发生;二是尚未发生过地震的地方具有与震区相同或相似的地质构造。

  但是,他强调说,这不足以囊括所有的地震发生几率,所以对于地震多发带的监测必须加大密度,保证其准确性,为正确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

  避免一条道走到黑

  研究地震发生机理和地震预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科学探索和科学积累,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关注。

  赵文津说,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避免一条道走到黑,在研究工作中若能运用多条技术路线实现合作攻关,就有实现成功预报的可能。中国地震局一般采用测震学、地形变、GPS、地磁、地电、重力、水位、气体、地应力等9种方法进行地震监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直以测震学观测和地震统计学分析为主,开展强震机理研究,划分大陆块体和主要活动断裂,近些年又加强了区域GPS网和地形变观测的力度。

  他认为,从地震的实际发生对预报的检验情况看,这些方法很有用,但是存在局限性。主要是不能抓住地震发生前的变化,不能确定哪些现象与地震有必然联系。测震学的技术路线容易使研究者忽略地质活动的核心,而只看到地质表象的活动并对其进行分类。并不是所有地震都是按照“小震闹大震到”的经验性规律发生的,汶川地震发生前并没有频繁的小震出现。

  他建议,除了坚持地震学研究的优势外,要对其他的技术路线给予同样的重视。比如开展地震地质的观测研究,详细调查将可能发生地震的有关断裂带,尤其是活动性断裂带的活动构造体系情况。除去地面地质调查外,也要了解这些断裂向地下延伸的情况以及深层的精细结构构造。同时,应建立多个地应力观测站,进行长期观测,以了解地震发生前后的变化。之后将多种技术路线得到的数据参数会合并经过专家会商,“我认为,这种合力攻关的效果会更好一些,预报也会更精准一些。”

  赵文津还说,对于地块内部地应力聚集与岩层变形到破裂和地震发生关系的研究也非常重要,要研究地应力在地块内和地块间或构造带内转移的规律,即在一个地点发生地震以后,地应力如何向其他地块间薄弱地段转移。这对于中长期的监测和预报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地震预报研究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举全国之力,形成国家优势,一家独搞是很难胜任的。苗培实提出,除国家地震局仍按照原定规划开展工作外,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局、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民政部等部门都有各自的业务专长,应将这些部门组织进来,群策群力,共同攻关。

  他强调说,不能再人为地将统一的地壳活动自然现象分隔开来研究,你做一遍我再做一遍,造成浪费。应由国家地震局、国土资源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主持研究事宜,共同成立领导小组推进此事。由几个部门的专业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组成科学委员会进行调查研究和科技指导,并负责综合研究。“而且,现在有很多专家都建议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发改委对于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思路给予指导和支持。”

   不可能全部避开断裂带

  刘光勋在一阵翻找后,找出一张四川地震构造图,他指着一条条断裂带介绍着沿地震带分布的城镇。

  本刊记者提问:“为什么明知道那是断裂带,是地震频发区,还要在那里建设城镇呢?”

  “这些城镇多半是历史上就有的。而且我国的断裂带很多,要在城镇规划中全部避开,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很有启示意义。”刘光勋回答。

  在划定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时,一般是把这个地区曾达到的最大地震烈度作为标准。譬如汶川,就会依据此次地震级数被划定为8度区。据受访专家介绍,由于地壳中各处岩石的性质和地质构造常常有自己的特点,影响地震波的传播,因此烈度分布不会是简单的圆形或者椭圆形。而且在地震烈度高的地区,仍然会存在着相对安全的地方,这就是在专业领域中被称作“安全岛”的区域。但是对于“安全岛”的确定并非易事,同时它也并不是绝对的安全。“所以,我们最有保障的做法是在建筑物的抗震减灾能力上下功夫。在地震灾难中,超过95%的死伤是由房屋坍塌造成的。”刘光勋说。

  他认为,“首先,要正确地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活动断裂带中已发生地震的部位及其附近地区不选,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和松软的土地不选,地势较陡的山坡、斜坡及河坎旁边不选,地下有溶洞的地方不选;其次,要注意合理布置和结构选型,将房屋尽量设计成规则的形状,各部分的高矮尽量一致,这样可以使地震发生时各部分受力均衡。”

  “其实最严重的问题不是选址和设计问题,而是建筑质量。”刘光勋说,基于各地地震部门提供的数据,负责管理的相关部门应该及时调整建筑物质量标准并时时督促,对于违规现象,要从重处罚,使人为因素在灾难中的负面影响最小直至为零。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不仅没有对新建的混凝土建筑设定房屋抗震标准,而且存在着大量的抗震能力极差的土石墙房屋。所以,在遭遇地震时,房屋坍塌现象比较严重。目前,对于农村及郊县区域建筑物,除了亟待一个抗震标准的出台使其能够受到规范化的管理之外,对于一些无力使用较好抗震材料建筑房屋的人群,也要在房屋的建设中最多地使用技巧,使其能够在灾难面前具备最大的抵抗能力。(记者于滨实习生文娟)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