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0日
上午论坛2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请大家欢迎下一节讨论的主持人,亚洲协会全球会长丁文嘉女士来主持第六议程的研讨,这次研讨的主题是:商业时代文化发展的前景。
丁文嘉:上午好,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第六议程的讨论。
首先,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中国可以说是30岁,也就是说刚刚30年的改革开放。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中国是60岁左右,因为是从1949年开始的历史。如果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国则是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因此当我们谈到中国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既也经济一面,也有政治一面,还有文化一面。在今天的讨论当中,我们一起去探讨一下传统文化。也就是说在西方文化之前,对社会带来巨大影响的传统文化的一些因素。与此同时,我们也想去探讨一下文化作为一个产业来说,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如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应该经历哪些变革?有很多人讲(特别是在纽约),往往人们觉得文化产业也是有巨大贡献的产业,比如说纽约文化产业的产值每年是一百亿美元,而且也是属于绿色环保的产业。这里也涉及到媒体产业,因为今天我们也请到几位来自于媒体的代表。媒体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既能够传播文化,同时也能够创造新的文化内容。它也是各个国家实现交流的纽带。因为我们也会谈到对企业界来说,特别对文化企业来说应该追随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今天我非常高兴邀请到几位嘉宾与我们去进行交流。
首先我要介绍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他应该说是儒家理论的一个杰出的研究人员,讲到儒家和儒学对世界的影响,杜维明先生可以说是一个首屈一指的专家。他是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谐音)和哈佛儒学研究中心的中国历史教授,而在普林斯顿大学都曾职教过,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在公共领域他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代表,在国际社会也是鼎鼎大名。比如说联合国也曾经邀请杜维明先生去参与国际文明、文化之间交流的一位代表。正如刚才我所讲到他曾经在很多大学执教,而且也曾在吉隆坡、北京等几个主要大城市都曾经工作过。
另外一位是郭建文先生,郭建文是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副院长。其实,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几位代表他们既有学术上的成就,与此同时,他们在学术以外也有非常浓厚的研究的兴趣,比如说像郭建文教授,他在文化比较以及在城市建设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曾经在新加坡任几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像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名誉馆长。
第三位要介绍的是美国《大西洋周刊》的资深记者詹姆斯•法洛斯,他在《大西洋周刊》已经工作了25年以上。詹姆斯•法洛斯的角度非常独特,他喜欢去从故事的切入点去展开,特别是讲到深圳的发展和上海的发展,他写过很多非常引人入胜的故事。他目前是在北京工作。詹姆斯•法洛斯也写过几本书,曾经出版过一本有关于中国发展的书。他目前是纽约基金会( 谐音)的会员(是99年推出的一个基金会)。现在我只是画龙点睛的介绍一下他们主要的简历,大家可以看一看文件当中的全文。
还有一位叫杜晖贤,他在联合国有关国际协定工作也是扮演非常积极的工作,而在中国以及亚洲地区非常活跃。他在奥地利以及在中国几所大学都曾经任教。与此同时在科研方面他也非常活跃,特别是在企业界和创新企业模型方面有非常深入的见解。他的主要专长是企业界和公民社会的有关理论。
另外一位是BDA咨询公司的董事长邓肯,BDA公司是有关技术转移和电信行业的一家咨询公司。BDA咨询公司也曾经在传媒方面很有作为。
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
首先我想问一下杜维明教授,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您的思考的角度,您觉得,文化究竟对于商业时代这样的一个时期来说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只能讲三分钟是吗?)其实,杜维明先生能够讲的是非常之多,但是只给他三分钟时间。谢谢。
杜维明:来说一说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文化。我想把它分成三个层面:
其实,对于世界经济论坛也开始越来越注重文化的因素,包括像文化的传承,文化对于经济的影响。对于中国政府说也非常注重文化的传承,因为以人为本也是我们政治当中重要的一环。要建设和谐社会也是能够体现出儒学的思想,对于当今的政策也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你看一看媒体界或者商业的名人或者研究界的名人,其实大家对传统文化非常着迷。所以也可以称之为文化上的文艺复兴。现在对于儒学以及对中国传统的研究越来越多。
目前,特别是讲到汶川地震,这其实也是一个能够体现出中国人注重传统的价值观,众志成城一个很好的体现。我也想强调就是像中国的一些传统著作像《论语》等等在国际上的译作出版次数已经达到四亿甚至是五亿以上,还有就是像《儿童读经》(谐音)等等这些是从台湾开始出现的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对于社会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对于文化的这种重新点燃的确实是对于我们来说也应该引起注意。我们也必须要警醒的一点就是文化的政治性。中国目前对于像经济的发展特别的注重对市场经济推动非常之快,而也有很多人觉得可能是中国的社会主要是由那些技术派,由工程师进行管理,可能忽视了对文化的传承以及价值观的注重(这是有一些人的观点)。
讲到市场经济显然最好是通过市场的力量来产生财富,但是如果市场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这时候社会就变成一个市场型的社会了。也就是说市场化会使得像宗教和研究界都会失去其文化上的“根”,所以我们必须在看待市场的时候既要看到正面,也要看到负面的一些影响。
丁文嘉:杜晖贤,我也想问你一个问题,也就是商业化以及市场化,也就是刚才杜维明教授所讲到的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负面因素的这些发展趋势,您是怎么看的?您觉得文化产业和企业界如何互动?
杜晖贤:我想来重新来谈一下,如何通过未来眼光来看待这一代的人,现在如果我们来简单地看待这个文化,目前社会对文化的定义,也就是说有一个关键词非常的重要就是包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企业界也在发生着什么变化,商业也在发生着变化。资生堂中国区的总裁就说现在我们已经从一个全球经济的时代到了一个全球文化的时代,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是文化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全球的联系,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的商业有这样一种趋势,就是说这种商业的联系越来越复杂,而这种商业的联系要满足所有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也是我们关心、关注的。
丁文嘉:詹姆斯,现在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现在到了中国,看到了中国发生的变化,中国现在发生着一种趋势就是整个世界从商业的世界到了一个关系的世界你怎么看?你同意我的观念吗?
詹姆斯•法洛斯:我同意,现在文化的作用在中国越来越重要,我们在中国的崛起当中,中国很多取得的进步都是在建筑业或者是制造业,跟其他的经济发展的国家来相比,中国也越来越注重文化的对话。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好的。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风险。虽然中国在过去的20年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中国现在要进行下一轮的发展,下一轮的发展当中文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大家很多人在讨论环境的问题,就是中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以及面临着这个挑战。
在这个问题当中,文化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中国的这种国际关系,说到中国的国际关系,现在中国提出不干预内政还有就是和谐社会这样的观点。我想对于商业界的人来说,中国也要进一步的跨越制造业时代,现在很多的大学都建立了文化中心,越来越发挥文化的作用,这些都会帮助中国来进一步加强文化当中的作用。今天我们要讨论就是说现在中国的政府是不是再允许企业和商业允许文化的发展。我想20年前我来到中国,现在我又到了中国,在对于文化革命方面中国是不是能够推动,这种推动的程度能够和推动商业的程度一样?
丁文嘉:说到文化,我认为新加坡认为文化应该和经济发展同步进行,所以我想问一下,新加坡文化作为一个产业是怎么样来发展的?而且在新加坡你的文化产业主要是国有的还是怎么样的?
郭建文:谢谢,我想在这里谈一下你刚才所说的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我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样的重要,我们可以认为文化在前一段时间已经受到了一些没落或者说受到了一些衰败。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到新的能源或者是资源来发展和复兴文化。在新加坡我们一直非常担心经济发展过快,人们失去了归属感,缺少价值观,他们不知道国家的价值观在哪里。在过去10-15年当中发生了这样的一种变化,人们意识到文化能够支持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不仅仅是一个产业,而且文化跟创意也是密切相关的。刚才詹姆斯也说到了从制造业发展到创意型的产业、文化型的产业和服务型的产业,光增加产量和生产力是不够的,而是要创造一些新的价值,所以创意就非常重要,创造性非常重要。自上而下的这种创意是非常重要的,在新加坡政府的文件当中,也有非常坦白的陈述,认识到新加坡现在在创意方面面临着问题。这可能是一种自我批评,只有当员工被要求要进行创造或创意的时候他们才会选择这种创意的方式。
现在全球的这种竞争已经不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所以即便是一个国家之内城市之间也在相互竞争。谁将会成为下一代的亚洲的一流的城市,香港、上海、天津?(笑)还有大学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所以创意型的城市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关键词。要成为一个创意型的城市就必须要在不同的产业之间,不同的人群之间实现文化的集群,所以文化的多样化程度非常重要,而且不同的观点并存也非常的重要。
丁文嘉:也就是说,接下来我们跟邓肯先生来谈一谈媒体的作用。您认为媒体如何来使用比如说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或者是宣传的角度,或者是新文化创造的角度如何来使用媒体?
邓肯:现在我们的媒体使用模式越来越从自上而下的方式,向自下而上的方式转变。现在因特网越来越流行,像四川汶川大地震因特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有时候因特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政府的政策。因为因特网可以反映大众的意愿。所以以前媒体的方式已经从自上而下的方式变成了自下而上的一种方式。这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有所担忧呢?我想关于这些媒体的使用是全世界的国家都面临的问题。现在世界上多的人他们一休闲下来就上网,这已经成为非常广泛的兴趣。现在网上音乐的行业已经比原有的传统音乐行业发达得多。而且我们如果打电话打手机给另外一个听到的不是传统的铃声而是KDG(谐音)的一种铃声。
现在出现了一种情况,因特网在中国不断的发展,而且因特网音乐行业发展的非常得快,当然这也会影响到知识产权、盗版等方面的问题。当然这也一方面也加强了中国政府对于因特网的网上发布内容的审核,比如说中国政府对于像海外进口的大片、影片,一年进口多少数量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现在很多人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很多电影,因特网现在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了。事实上,因特网文化上更多的是以日本文化和韩国文化在亚洲作为主导。现在人们也有些讨论如何在因特网上保护自己的文化?从1994年、1995年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因特网不断的在发展。我现在认为人们开始越来越意识到因特网对文化的重要性,而且因特网能够使人们更多的发表他们的言论,但是我认为传统媒体在中国还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的国家的媒体可能在很好的捕捉新闻或者宣传一个城市方面做得并没有像因特网上面这么好。我想这是传统媒体所面临的问题。当然现在传统媒体也不断的在发生变化。也越来越向一追自下而上的方式在转变。
丁文嘉:杜教授您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传统观念、传统文化所发挥得一些作用?中国曾经发生过文化大革命,所以我们如何来保护中国文化当中最好的东西?中国的文化当中浪漫的部分在哪里?实用的部分在哪里?如何来解决或者是更好的使用文化所发挥的作用?
杜维明:我认为中国文化当中不管是浪漫的部分,还是商业的部分所发挥的作用都是真实的。但是现在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都是在寻求一种新的文化的认同,也就是说是一种创造一种开放型的形象。但是说到文化我想简要地说一下,我认为邓肯先生刚才说到英特网的现象,现在出现一种韩流(谐音),这种韩流(谐音)不仅出现在中国,而且出现在全亚洲。这个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传统的中国的一些文化,不管是电视的节目还是电影的节目,说到詹姆斯所回答的问题,就是文化的商业化,我完全同意。我们怎么样来结合社会的资本和文化的能力在一方面短期内可能不对其他方面进行投资,经济也能够取得进展,但是长期来讲,你不对经济以外的领域进行投资是很难取得经济的发展的。我们看看俄罗斯现在也不断地在崛起,在商业上很成功,但是在其他方面像在哲学、文学方面都有非常深的文化功底,还有宗教,但是俄罗斯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企业界、商业界的资源和文化整合起来。
我们在浙江大学建立了一个东方文明和儒家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中心,目的是寻找那些培养一方面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另一方面也是有文化精神的企业家。新加坡和东南亚的国家现在也正在这么做。说到儒家的企业家或者是儒学的企业家,我认为丁文俊(谐音)和陈嘉根(谐音)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人说李嘉诚也是这样一个人,但是李嘉诚说,我无所谓,你们这样说,我无所谓。还有一个人也是日本工业的创始之父,他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就是说在我寻求利润的时候,我也非常重视传统的美德。
我想东亚的国家来讲,当人们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具有影响力越来越能够获取财富和信息的时候,他们也觉得他们有义务来提高全国人民的福祉,比如说最近汶川地震之后,电视明星、电影明星和成功的商人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丁文嘉:昨天李连杰先生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讲。
杜维明:李连杰和其他的一些名人在儒学以外,比如佛家思想上也是非常大的影响。
丁文嘉:讲到新时代的领导力,特别是对于21世纪来说,这是使亚洲崛起的时代。目前我们看到有很多的全球的领导人,他们是受到西方的哲学的思想的影响,现在我们需要的领导人必须要有新的素养是吗?大家怎么看?
杜晖贤:刚才詹姆斯也讲到,这里我也想添加几点我的意见:我觉得中国目前发展非常之快,比如说减贫和教育,这方面的投入非常之大,社会的包容性不断提高。这其实也是由于文化深厚的积淀所带来的发展。
在80年代的时候我曾经来到中国,而2000年的时候我也参与了全球契约有关的撰文工作。有的人说,你要做全球的工作涉及到人权、劳动力的权利,似乎好景不长,但实际上我却觉得全球契约当中的价值观其实也是有很多的商界名人、国家领导人所提倡的价值观。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其实很多中国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的商业领域一样是有呼应的。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有很多方面说的是相同的语言。在1994年的时候,有十位中国的企业家(其中有九位是男性,一位是女性),他们决定要开始在中国提倡社会包容。在这个项目当中他们主要是为了能够通过文化视角去推动经济的可持续性。目前据我所知至少也有700家企业加入了这个阵营。相信以后将会有数以万计的企业步他们的后尘。这样的一个事件其实也说明了文化对于企业界的影响非常之大。
现在的时代已经成为文化的时代,而且新的业务模式也会出现浮现,新的业务模式将会源自亚洲。我们要鼓励参与各个文化之间的互动。
丁文嘉:詹姆斯,你是不是也想补充几句?
詹姆斯•法洛斯:其实多元化一直是我比较热衷的一个话题,因为我毕竟是一位记者。所以我觉得对于刚才你所讲到的例子就是多位企业家一起发起的联盟,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以后有机会我也想采访这些商界的名人。
如果你看一看像日本的一些企业领导人在追求业务扩张、追求利润的时候也非常注重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自己素质的培养和美德。所以我在这点上确实是同意大家刚才的观点。也就是说,在追求商业利益的时候也必须要注重价值观和文化,而我们从历史角度上去研究一下的话,你会发现不管是罗马帝国还是大英帝国等等其实他们的崛起既有经济的层面,同时也有文化的层面。像美国的理想主义使得它在贸易层面上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现在我们的目光是来到亚洲,来到中国。中国目前正在减贫方面做了巨大的工作,这也是巨大的贡献。除此以外,我们也在期望中国在文化方面能够扮演一个更为巨大的角色。
丁文嘉:这正是我们要问这个问题的原因。也就是说几十年之后,几百年以后希望别人怎么看你?杜教授我也想请你谈一谈和谐社会的问题。
杜维明:我首先想回应一下詹姆斯所讲的一句话,这也涉及到邓小平先生所说的“向前看”的说法,也就是必须要能够不断的追求进步,从鸦片战争到建国,也就是1839-1949年基本上每一百年都会有一次裂变,然后是每五年有一次变革。因此对于大众来说,肯定在心理上肯定有一些不确定性,有一些担忧。在过去的30年当中,你看一看大众之所以他们在经济改革当中有如此大的一个动力,这可能也是由于大众在心理上希望能够通过生活的改善,通过这些使得自己的一些价值观也能够慢慢能够得以表达。中国对于年轻人的教育非常的注重,现在不管你有多成功,不管在经济能力上有多低,对教育也是非常注重。这也是中国价值观的体现。
亚当•斯密的一套思想是每一个人肯定是要使利润最大化,自由的市场如果有法制将是可以使利润最大化。但是我确认为,如果没有文化的指引,没有传统的指引,这时候纯物质主义的做法未必是最合适的,而利润最大化并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所以社会必须要在道德观,在文化方面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像四川(地震)是前所未有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个事件来说其实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启示。所以我觉得这是人性一种集中的体现,有很多的学者们认为,对于世界来说,大家也开始由此得到了很多的启示。所以我觉得在中国一定是非常有希望,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和传统的复苏上,将会有非常大的希望。当我们在商业化当中实现拓展的时候也必须不忘文化的影响力。
丁文嘉:你现在讲到人们心中怀有的担忧,我自己是印度人,在美国工作。我们已经注意到在印度其实在经济实现发展的时候,文化已经渗透到商业的方方面面,这就使我也想谈一谈文化产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如何去更好的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其实在美国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市民社会的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大家如果光来看一看文化产业,以及公共和私营两个成份对它长远发展的影响。
邓肯:首先讲到文化产业,像奥运会就是一个集中的体现。除此以外,我也想谈一谈我自己曾经参与过的一些公司运作。比如说舞蹈班和培训舞蹈演员的一些学院,在中国我注意到有一些这样的演出公司,他们的一些工资水平和工资政策设计的不够合理,使得很多的人才纷纷流失。其实在欧美也有这样的现象,在一些学院,包括舞蹈学院和其他一些文化性的学科,学生在毕业之后工资相当之低,使他们很快转到别的行业。我们也都知道年轻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所以我觉得必须要能够使得年轻人能够在文化产业有更大的作为,这时候我们从商业角度来说必须创造这样的条件。
我自己在伦敦学院(谐音)曾经学习过,现在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到英国去留学,有的是在文化的学科上留学,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留学生的家境还是相当不错,他们的父母往往在经济上还非常得成功,使得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到国外留学。这里出现了什么问题呢?我觉得教育应该要能够更加的普及,并不见得中国的学生一定要到国外才能够得到文化的熏陶和学习,新的技巧或者是知识面也好,应该在基本层面上要更加的扎实,日本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教育界应该要能够有所作为。
丁文嘉:这也涉及到创新、创造力。
邓肯:创新和创造力也是企业发挥作用的地方,也可以使得这个国家的文化悄悄发生变化。一点也不错。其实讲到软件产业,软件产业和编程还不完全一样,软件产业如果获得长远的发展需要创造力,像新加坡软件行业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创新以及原创我们应该反复强调。“为技术而技术”其实是不够的,必须要能够更多的注重原创性。这就回到刚才我说的一个国家必须要更多的投入于教育产业。光是工程技术人员,光是工程师是不够的。
丁文嘉:下面很快请您说几句华。
郭建文:这里我们认为更多的是讲到环境的可持续性和文化的可持续性。因此如果在想创造性的时候也是一个生态系统,既要联系到政府也要联系到企业界,政府是一个比较宏观的一种思路,而对于企业界更多的是想到商业化,而刚才我们则讲到市民社会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工作者,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思考文化对于社会未来发展的贡献,比如说可以使得我们社会发展更快,可以使得我们的创新性更强,而不应该更多强调文化的历史的一面和积淀的一面。因为文化确实能够使我们社会更快的往前走,这必须反复强调。
丁文嘉:下面请大家问问题,如果有问题请举手。先介绍一下自己然后尽快把问题提出来。也说一下你想问哪一位嘉宾。
提问:我叫布朗姚(谐音),我是广州的一位教师。我想问杜教授一个问题,东西方文化的问题。您觉得在国际化当中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杜维明:当今在当今的世界当中,其实全球化使得当地化,本地化和区域化都能够有所促进。因此东西文化之间并不是一种冲突。我经常讲必须要从五个层面去进行思考,首先是超级大国应该是大势所趋的,而东西方的对比或者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对比也是一种过时的做法。有一些人说这个世界其实是分成三块,一个是欧洲,一个是美洲,一个是亚洲。然后又有人觉得现在由于印度的崛起又出现了“龙象之争”,而俄罗斯的崛起特别是在石油资源上所带来的冲击,使大家对于俄罗斯开始比较瞩目。
现在亚洲以外,非洲其实也是成为大家比较瞩目的焦点。所以东西的对比已经是比较过时的一种说法了。
丁文嘉:确实,讲到国际化和互通性使得我们明确的想进行一个A与B的对比比较难。有人曾经讲到过其实当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面对面进行交谈的时候,东方已经不是东方,西方已经不是西方了。这也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这也表明纯粹东西方的比较已经比较过时了。
提问:我想问杜维明教授一个问题,我叫希拉。我是一位社会工作者,来自于美国。在北京的时候,我也参与了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其中特别就涉及到一些心理方面的辅导和治疗,而且我也注意到在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学教学的时候有一个词很多的学生都不太了解就是精神健康这个词。实际上这对于地震以后的恢复非常重要。您怎么看?
杜维明:我觉得这次汶川的大地震使得大家可以去思考生与死,去思考人一生的价值。而您所说的像宗教性或者是精神性,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必要的内容。当然中国政府管理国家的时候,宗教往往不是放在非常重要的一面,这也是有政治上的需要。如果你看一看其他的地区宗教或多或少在发挥一定的作用,包括像佛教、伊斯兰教等等。包括中国的伊斯兰和中国以外的伊斯兰思潮都是对社会产生影响。甚至说在中国大家都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并不是这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很多价值观在悄悄发生作用。
提问:你好,我是来自于天津工商大学。我有个问题是问詹姆斯。有一种说法叫做文化冲突或者是文化休克。这点上你是怎么看的呢?尤其是在亚洲的国家或者是中国或者是美国?
詹姆斯•法洛斯:说到这个词语文化冲突或者文化休克的问题,我还是要谈到汶川大地震。奥运会今年将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但是在奥运会开始之前出现了汶川大地震这个悲剧性的事件,但是这个悲剧性事件把中国和全世界拉得更近。
说到文化的冲突或者文化的休克,我和妻子在缅甸和中国做过劳工的工作。我认为让我觉得在海外成为一个外国人负担最大的一个国家是在日本。我发现中国是文化非常多样性的国家,推动文化融合。我在中国的时候没有觉得有任何文化的冲突,不管我到哪里去,能够看到很多中国人非常容易接触,所以在中国我们没有感觉到任何文化冲突,不管是甘肃、宁夏还是其他地方,中国对我来讲让我觉得更加亲切,要比其他的地方更加亲切,所以在中国没有这种文化冲突的问题。
杜晖贤:刚才我们说到了心理上的担忧或者无所皈依感。我们看一下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道家、儒家的发展,我们再来看一下西方文化的引入,这些都是为什么会造成人们心理上无所皈依感的原因。这是自然的,在另外一方面文化是中国的一个非常大的能量或者是能源,能够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在未来的时间当中,文化将会发挥更加大的作用。所以中国不应该成为一个单纯的发达国家,因为如果成为一个单处的发达国家也就表明着你的国家的前途就完了。中国要成为一个文化上的发达国家。也就是说要成为一个永远的不断发展中的国家。
邓肯:我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了。我是14年前来到中国的。我生长在巴黎和新泽西。我到中国来总是受到别人的关爱,总是受到中国人的包容。我在北京的时候住在法国文化中心附近,所以我能够找到很多的那边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我觉得这个情况非常的好。像北美、北欧的人到中国来以后都是觉得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在中国受到的这种待遇或者这种感觉在日本和韩国是没有的。
我觉得中国这个地方有时候让我们觉得非常的美国化,让我可以生活的非常的自我。
丁文嘉:说到文化冲突,我有个朋友是一个学术组织的领导,他是荷兰人,去过很多地方。他说文化冲突最多的地方就是美国,因为他到了美国之后,觉得美国跟他所想的完全不一样。所以这是美国给他的最大的一个文化的冲突,就是美国这个国家文化冲突是最大的。好还有一个问题。
提问:我是来自于瑞士信贷机构的。我有一个问题是问郭教授的,我认为新加坡是一个非常融合的国家,包容的国家。我最近非常感兴趣的是新加坡的政府推动文化融合、社会融合方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郭建文:我觉得政府非常大的推动了新加坡的包容性。
提问:政府是不是做得太多了,能不能从中退出一些?谢谢。
郭建文:我认为新加坡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社会就有点像,我们的这种开放程度可能上海、北京、台北或者是香港是没有的。但是从政治上来讲就没有那么多样化了,我想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冲突和矛盾,新加坡也必须要改变。我们的领导人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很聪明。即便他们在报纸上没有说出来,但的确我们需要更多的改变,更多的具有创造力,这是我刚才在前面所说的。
现在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多样化,当然世界上不断的在发生不同的灾难,不同的变化,而新加坡好象很幸运,到现在没有遇到类似的灾难,不管是海啸还是地震,所以新加坡更像一个植物园,一成不变,而不像一个东南亚的热带雨林。
所以新加坡这个地方可能比较容易让人们收集或者积累他们的财富等等,但是我认为新加坡这个情况也会不断的在变化。我想说的是新加坡的故事有点像中国现在的发展,就是说在发展我们的国家的时候同时也是非常关注文化的包容和社会的包容以及社会的和谐。我们在经济发展的时候如何不伤害人们个人的尊严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新加坡政府最大的问题。
提问:我觉得大家都说的非常好,我想在这里评论一下未来这个世界的发展。说到贸易和文化的交流,我认为第一轮是出现在全球化开始的时候,之后是出现在美国的文化比较盛行的时代,中国参与到这两轮当中去,现在从亚洲的角度看,现在已经进入了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化时代,我希望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也像中国一样要向世界开放,像中国所做的一样。第四轮的全球化(我认为)可能会持续几十年的时间。这一轮的全球化是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化。在这一轮全球化当中,大家会看到有两种全球化组成,一个是来自于亚洲的全球化,一个是来自于西方的全球化,如果两者能更好的融合,将会更好。说到一些基本的价值观,还有说到人权,我认为基本的价值观和人权是相关的,但又完全不一样。不管是卡特莉娜飓风还是四川的地震,说到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和人权我认为两者相关又完全不同。
和谐和和平既有相关也有不同,我曾经读过一文章,事实上这两个词在中国是近义词,其实是不一样的。和谐是我们人类追求的下一个目标,并不是仅仅是和平相处,而是要一种和谐的生活。让我们的精神上非常的愉快,这就是我的评论谢谢。
丁文嘉:大家有什么补充吗?
邓肯:说多卡特莉娜飓风和中国的四川地震。的确,这个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认为温家宝总理在四川地震方面应对的非常的好。现在中国也已经出现了一种反CNN的潮流,因为CNN有一位主播说了句非常愚蠢的话。但是我认为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9的主持没有很好的跟国外的观众互动,没有很好的宣传互动。但是通过四川的地震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全世界人们开始了解到中国到底是怎么样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中国是如何发展的。但是我认为这样的一种媒体的宣传肯定在未来朝这个方向发展,我还是比较乐观的。
杜维明:我觉得你这段话我有一点不同的意见。中国的崛起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我并不同意。现在我们越来越强调现代化过程当中传统和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要提醒自己下一轮的发展可能是在印度或者是东南亚国家会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但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像台湾、香港、新加坡、越南、中国这样的地区和国家,可能会发展,但是我认为他们这种发展的形式是短暂的,只有文化是永恒的,传统是永恒的。像巴西过去的十年发展的非常的快,所以我认为要考虑的是长久永恒的发展的作用,而不是短期的这种经济的发展。
杜晖贤:说到第四轮发展,我想分享一个故事。几年以前中国人大的副主席成思危到美国去跟美国的一些企业家进行对话。当时他就说到柏拉图、莎士比亚等等这种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他当时问桌上一些人中国的一些作者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当时人们就非常的沉默,还有人问你指的是哪几个中国的作家呢?我想这种文化的互动或者影响必须是双向互动的。所以这也是亚洲协会的作用,就是要创立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的平台。这样的话使全球的文化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
丁文嘉:谢谢,说到亚洲协会我觉得现在是结束这次讨论的时间了,我想大家都同意我们刚才的这个讨论,让我们获益良多。
在全球商业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为基础的商业领导非常的重要,而且文化要成为一个产业,文化的问题在我们发展的过程当中会不断的出现,所以我们今天一直在讨论到底要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我们都同意文化肯定会发展,而且人们将会不只只追求金钱。
最后在这里我有两个通知,昨天李连杰跟大家介绍了壹基金,昨天我们的董事也强调要支持李连杰先生的工作。我们外面有一个捐助箱,希望大家在这个会上能够真正作出一些贡献,能够作出一些捐款放在募款箱里,能够真正帮助四川灾民。我们有一个募款箱就外面,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的捐款。
第二就是大家身边都有一个反馈表,这个反馈表不仅仅是关于这次会议,而且也关于您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看法。我真诚希望大家能够填写这份反馈表,这样我们可以了解大家如何看待这个主题。这是你们参与这个会议跟大家分享您的观点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平台,谢谢!最后我们要非常感谢我们的发言人,并且请大家享用午餐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