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两会复谈 > 复谈消息

两岸协商进入新时代(组图)

  1993年4月27日,首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图为会谈前海协会长汪道涵(左)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握手。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李寒芳 发自北京

  一架飞回大陆的台湾“华航”飞机,揭开了两岸应急谈判的序幕;两个智慧老人的对话,造就了海峡两岸高层人士自1949年后的首度正式接触;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陆续召开,胡锦涛连战四次会面,构造了两岸党际交流平台;五月,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以台湾首位“执政党”主席身份开展“雨过天晴之旅”;六月,中断10多年的两会管道(海协、海基会)有望重新搭建。
两岸之间的协商沟通走过了道路曲折漫长的20多年历史,而今,曙光初现,老树再发新芽

  两会商谈即将重启

  在“九二共识”达成16年、汪辜会谈15年后,海协、海基会可望在2008年6月复谈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

  这是大陆海协会长汪道涵在2005年给辜振甫发去的唁电。中国人注重承诺,两位老人相识相惜14年,仅数面之缘却引为知己,共同谱下了两岸谈判的华美序曲。

  而就在“九二共识”达成16年、汪辜会谈15年后,2008年6月,两岸谈判的乐章可望再续。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海协海基会将先通过秘书长层级会议签署复谈协议,作为两岸未来磋商的运作准则。

  两度执手两岸佳话

  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适应两岸经贸交流与人员往来迅速增长的需要,两岸相继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作为授权处理两岸协商事务的民间法人机构。1992年10月,两会经过商谈与函件往来,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中国的统一”(简称“九二共识”)。

  1993年4月27日,汪道涵和辜振甫首度在新加坡隔着长长的会议桌执手一握。这一握,跨越了海峡两岸38年的隔绝,结束了两岸不谈判、不接触的历史。会上圆满达成了四项协议,并建立了两会定期之制度化协商机制。两岸关系由此迈出历史性和解的重要一步,外界誉为“汪辜一小步,两岸一大步”。

  当时汪道涵78岁,辜振甫76岁。正当两岸谈判初现曙光,李登辉却在1995年访美制造“两个中国”,两岸谈判再度陷入僵局。等到再聚首时,汪辜二老已从古稀之龄迈入耄耋之年。1998年,两人终在上海会晤,达成了进行包括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对话、汪道涵会长在适当时候应邀赴台访问等四项共识,标志着两岸高层政治沟通、对话的开始。辜振甫当场真诚地表示:“心中没有一个中国,就不会谈统一。”

  行至北京,深谙京剧的辜振甫还欣然登台,清唱一曲讲述杨家将爱国守疆故事的《洪羊洞》京剧选段,一句“为国家哪何曾有半日闲空……”恰写照了汪辜二老“我的中国心”。

  然而,汪辜的沪上之唔竟然成为诀别。就在预备汪道涵1999年秋天访台之时,李登辉发表“两国论”,蓄意推翻了“九二共识”,对话协商的政治基础不再,两会商谈也被迫中断,汪辜在岛内进行第三次握手成为一个不可企及的期望。

  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将辜振甫作为两岸吹和风的“挡箭牌”,背后却不断推动“一边一国”、“正名制宪”、“去中国化”等“急独”政策,公开否认“九二共识”,两岸协商谈判的基础与前提完全被破坏,两会接触长期中断。

  “壮志未酬身先死”,2005年头和年尾,辜振甫和汪道涵相继离世,两位和平使者临终之前不约而同的最大遗憾,就是未能亲自再开启两岸会谈的大门。

  虚设的白手套

  汪辜时代画上了句号,这一时期的海基会也黯然失色。接替辜老位子的陈水扁爱将张俊雄未及上台,便矢口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岛内舆论则普遍认为张俊雄并无两岸经历或专长,也没有展现对两岸事务的兴趣。

  果然,张俊雄任内恪守“陆委会不决策,海基会不谈判”原则,默默无语。不过几无作为并不阻碍张俊雄“高升”。2007年7月,陈水扁挑中张俊雄“回锅”任“行政院长”,民进党内“新潮流系”大老洪其昌坐上海基会董事长之位。洪其昌有“西进昌”之称,曾经和亲民党“立委”刘忆如联手提出“放宽企业投资大陆40%上限”的提案。

  但在民进党当局罔顾“九二共识”的前提下,“西进昌”的上任并未给两岸复谈带来亮色。海基会原本扮演两岸“白手套”的角色,但如果台湾当局决定不再伸出两岸交流之手,则“白手套”形同虚设,洪其昌本人不过是陈水扁拉拢新系、粉饰两岸政策、安抚台商的一颗棋子。

  两会携手指日可待

  辜振甫对两岸未来曾有一个期许:“冬天快到了,熬过了冰霜之苦,春天就不远了,熬过了冰霜之苦,春天就不远了。”两岸经历10多年的暗潮汹涌、浅滩险流后,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岸关系面临难得的重要机遇,2008年也成为一个众望所归的“化冰年”“搭桥年”。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重新架构两岸商谈平台需要大量的前置作业。

  2008年4月12日的海南,春意浓浓,正在这里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最大的亮点,就是胡锦涛与马英九副手萧万长的会见。萧万长向胡锦涛提出两岸交往的四项建议,胡锦涛则用对台交往的“四个继续”来回应。萧万长还提出重启两岸交流的16字建议——“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共赢”。当时,身为马英九核心幕僚的苏起在博鳌透露,马英九上任后,两岸两会接触将从以往的事务性议题,扩展到政治性议题,包括签订台商保障协议、两岸金融监理协议,甚至两岸和平协议,都可以谈。

  5月26日,是国民党党主席吴伯雄离台赴大陆之日。这一天,海基会也进行了人事改组,江丙坤出任海基会新任董事长。他在就任第二天就拜会了辜振甫遗孀辜严倬云,表示“希望完成辜老一生的愿望,追求两岸和平及两岸双赢”。

  正如5月22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发表谈话所指出的,两岸双方正为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谈判作出积极努力,并展开相关准备,并期盼正式恢复协商后,务实解决台湾同胞关心的各种问题,逐步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框架。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义虎认为,未来两会初谈还是回到两岸事务性问题磋商的阶段,应该兼顾汪辜第一次会晤和第二次会晤的特点,前者旨在解决事务性问题,后者在于建立起两岸政治对话局面。不过因为两会运作毕竟停摆了13年,岛内的政治生态和两岸关系都有了很大变化,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岸政治对话还要处于探路中,要采取更加灵活和变通的方式,不必完全拘泥于当年的香港模式和汪辜模式。

  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两岸谈判几经曲折,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两岸同胞骨肉相助相爱之情却终不改。六月,我们期待着海协、海基会第三次会面。
链接拼命三郎江丙坤

  5月26日,是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正式出任台湾海基会董事长的日子。

  这个75岁的国民党老将,自称“辜老是我一生的导师”。而他执掌海基会,也被台湾媒体认为是“阁揆级”的董事长。

  江丙坤不像辜振甫,辜从高处来,往高处去;江则出身基层,一步一脚印地升至主持“中枢政务”。辜振甫没有的“田野经验”与“第一手的手感”,江丙坤都有。

  素有“江科长”之称的江丙坤,是一位从政策至实务皆相当老练的“工作型”人物。他做事钜细靡遗,向来连桌上及书柜都整整齐齐一尘不染,不论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他都是拼命三郎。

  江丙坤也不像张俊雄,张俊雄虽曾以卸任“阁揆”出掌海基会,但张是政客出身,空心萝卜;江丙坤则是亲身参与“经贸国政”多年的个中老手,在近年更累积了与台商密切互动的珍贵经验。

  台湾《工商时报》透露说,江丙坤与上海、北京、苏州、广州、厦门等地台商关系非常密切,这几年利用国共平台,经常写信给陈云林,为台商解决投资纠纷,不计其数。

  台湾《联合报》则称,以江丙坤的经贸才干与大陆经验,他不会“只是白手套而已”的角色。

  国共平台由虚变实

  马英九上台后的国共平台,将抹去以往国民党“在野”时的尴尬,发挥三个重要作用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2005年4月29日下午3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握在了一起。此时距离1945年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握手,整整过去了60年。这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当时的国民党在野5年之久,原先的海协、海基会的两会沟通体制已被“台独”政治操弄破坏殆尽。“非破不能立”,国共两党以开拓性的历史视野,建立了“党对党”的两岸沟通平台。

  3年后的2008年5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在《江山如此多娇》的巨幅国画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再次亲切握手。这是在2008年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的形势下,两党最高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谈。

  国共平台搭建三年

  正如吴伯雄28日所说:9年前台湾发生9·21地震,那时正是两岸关系开始陷入低潮、困难的时候;如今的5·12四川大地震,却是发生在两岸关系拨云见日的一个改变的时候。这两次地震,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大启示录。而回首国共平台搭建三年多来,步步不易。

  2005年初,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展开“破冰之旅”访问大陆,为连战之行铺路;4月,连战为期8天的“和平之旅”,国共两党达成了两岸和平发展的五项愿景等一系列共识;随后亲民党党主席宋楚瑜的“搭桥之旅”、新党党主席郁慕明的“民族之旅”都进一步拉近了两岸之间的距离。

  从2005年到2008年,作为党际交流平台的一部分,国共论坛已经召开了三届,“胡连会”也举行了4次。国共两党之间形成了制度性、定期的沟通机制,释放出包括开放台湾水果进入大陆、教育、医疗等各方面共50多项惠台措施:

  2006年4月14日,首届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大陆宣布惠及台胞采取的15项政策,在岛内引起强烈反响;

  2006年10月17日,第二届经贸论坛移师海南博鳌,举行了两岸农业合作论坛。这是海峡两岸20年来首次召开如此大规模的两岸农业盛会。论坛通过了《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共同建议》,大陆则推出20项扩大深化和两岸农业合作新政策措施;

  2007年4月28日,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了六项“共同建议”和13项惠台措施,紧扣当前两岸同胞关注的直航、教育交流和旅游观光议题。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朱文晖分析说,前两届国共论坛多少有些务虚的性质,第三届已经从共识的层面向政策细则的层面,因为有许多不需要台湾官方配合支持、大陆和台湾民间及企业达成共识以后就可以直接操作的措施,是实实在在的惠台之举。

  国共平台的新使命

  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就职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关系翻开新的一页。仅5天后的26日,中国国民党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

  5月28日,就在记者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正值吴伯雄“雨过天晴之旅”来到了北京,与胡锦涛会面。吴伯雄此行将洽谈周末包机、大陆客观光、两会复谈等重要议题,并为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6月访问大陆以及即将重启协商的两会复谈暖身。

  “接过连战的枪”,吴伯雄来到大陆,继续发挥国共沟通平台的功能。作为“执政党”主席,吴伯雄让国共之间的交流会谈更具有实际意义。双方可以化愿景蓝图为切实的具体方向与作为,所达成的共识与结论,也势必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往前迈进的主要动力来源。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义虎教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民进党“执政”期间海基会被闲置,国共平台的建立成为通向岛内的有效机制,也意味着大陆和台湾的主要在野党有了正式交流机制,借由这个平台推动出台了大量的惠台措施,虽然一些因为涉及到“公权力”的问题没有办法落实,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毕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国民党“在野”时,国共平台有一些问题受到局限,重新掌握“执政权”后,两会重启可以顺利成为一个反映管道。国共平台继续保留在第二线,可以起到三个作用:一是补充,二是缓冲,有些谈不拢的,需要加强沟通的可以由国共平台出面,三是作为两岸建立起的“执政党交流平台”,能够在高层传递信息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
链接老骥伏枥吴伯雄

  “天下为公,人民最大。”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5月27日前往中山陵,拜谒孙中山并现场题字。这个年近七旬的老者,正是直接率领国民党在2008年选战中获胜的领军人物,也是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密友。赫赫的战功与深厚的人脉,注定了他说话的分量。

  纵横台湾政坛三十多年的吴伯雄,出身桃园中坜的望族。历经政治起伏的他,深刻体会到做事的分寸,更从佛法中体悟出“一切随缘,成功不必在我”的道理:“得者,我全力以赴;不得者,也心安理得”。

  吴伯雄常说自己信佛,但他也说,学佛的人也有“金刚之怒”。而对于马英九而言,吴伯雄更是他的“贵人”。当年正式在吴的劝说下,马英九点头答应参选台北市长;如今又在吴的操盘下,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而当3月22日马英九发表胜选感言时,舞台上却有一个人却快要支撑不住了,那就是饱受骨刺之苦的吴伯雄,还好靠身上的防弹背心钢板撑着,加上后面两个人用手托住吴伯雄,才没发生吴伯雄当场倒下的画面。吴伯雄多年来饱受骨刺之苦,不能久站,平日都是靠止痛针和推拿来纾缓不适。在他的大陆行前,台湾舆论担心他能否登上中山陵。但他以他的实际行动再次显示出老骥伏枥的坚韧。

  政治谈判尚待时日

  只有双方高层举行政治性的谈判,才可能最终解决两岸问题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海协、海基会所进行的仅是事务性、功能性谈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两岸必须提升谈判的政治层次,扩大议题的内容。只有双方高层举行政治性的谈判,才可能最终解决两岸问题。

  为此,中国大陆最高领导人多次公开呼吁,党的十五大至十七大报告中也屡次提及。

  最高领导人多次呼吁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根据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提出在和平统一谈判的过程中,可以吸引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至于政治谈判的名义、地点、方式等问题,只要早日进行平等协商,总可找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对话和谈判即可恢复,而且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不仅可以谈我们已经提出的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和建立军事互信、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活动空间、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框架等议题,也可以谈在实现和平统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所有问题。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我们希望台湾当局早日回到承认“九二共识”的轨道上来,停止“台独”分裂活动。只要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大前提,我们对任何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意见和建议都愿意作出正面回应,也愿意在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寻求接触、交往的新途径。

  三届党代会勾划框架

  十五大报告提出:只要台湾当局明确表示进行两岸政治谈判及其程序性商谈的诚意,我们随时可以授权海协与台湾方面进行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这是我们为推进两岸政治谈判尽早举行采取的又一个重大步骤。海协与台湾“海基会”完全应该进一步扩大彼此的交流和接触,为早日进行两岸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积累共识,创造条件。

  十六大报告关于两岸政治谈判的论述,首次明确提议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三个可以谈”,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

  面对两岸新形势的发展,为呼应岛内部分政治人物提出建构两岸和平架构的提议,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石上,什么都可以谈,可以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等等”,这为今后两岸可能出现的政治谈判勾划了总体框架。

  看马英九如何驾驭“三驾马车”

  ——专访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阮次山

  “国民党大老江丙坤把控下的海基会与"独派"赖幸媛主导下的"陆委会"难免产生冲突,最后得由马英九来控制协调”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立发自香港

  两岸谈判的“三驾马车”如何运转?彼此之间又如何合作分工?美国又会不会从中阻挠?日前,《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就这些话题专访了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阮次山。

  国共平台只是第二管道

  《国际先驱导报》:未来两岸互动呈现海协与海基会、国共平台、政治谈判等“三驾马车”之态,其各自承担着怎样的使命?

  阮次山:两岸未来首先是海协、海基会之间的沟通,如果双方沟通融洽,海协、海基会被授权处理事务性问题的级别将往上升。但要直接上升到两岸政治谈判,可能还要一个漫长的岁月。大陆不可能放掉“一个中国”的主张,如果在这一问题上协商顺利的话,两岸下一步在统一问题上就会有所作为了。在预见的将来,最好的结果就是海协、海基会协商的恢复。国共平台只是第二管道。

  《国际先驱导报》:马英九任命“独”派色彩鲜明的前“台联党”“立委”赖幸媛出任“陆委会主委”,你觉得背后暗藏着什么特别的意义?

  阮次山:虽然马英九说,“陆委会只是两岸政策执行单位,决策在我和国安会”,但其实“陆委会”也是两岸政策决策的一环。

  在其竞选期间,马英九对泛蓝这部分选民往往忽略,认为他们不管怎样都会选他。马英九过去一年的活动,如在台南的长住,都是想去吸收绿营选民,最后马英九赢了谢长廷212万票,但还有500多万选民没有投票给他。可马英九还是准备上任后讨好这批选民,所以他任命赖幸媛为“陆委会主委”,是找一个泛绿色彩的人来“把关”对大陆的政策。

  “海陆大战”可能重演

  《国际先驱导报》:随着江丙坤、赖辛媛分别被任命为海基会董事长、“陆委会主委”,海基会与“陆委会”之间的关系备受瞩目,未来是否将会上演“海陆大战”?

  阮次山:海基会是民间机构,是“陆委会”授权的谈事务性问题的机构。过去在“两蒋”、李登辉时代常发生“海陆大战”,如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是辈份很高的国民党大老,而“陆委会主委”则是较年轻的技术官僚,双方经常有摩擦。现在将出现与过去一样的情况,作为国民党大老的江丙坤与“独派”色彩的“小女人家”赖幸媛沟通将不免产生冲突,可能很快就回到过去那种“海陆大战”状况,最后还是由马英九来控制。

  《国际先驱导报》:马英九公开表示,“陆委会”、海基会是“政府”正式单位,那他未来对国共平台将持何态度?

  阮次山:台湾的“政府结构”与过去不一样了。在过去“两蒋时代”,国民党说了算,在2000年国民党下野后,原有的内部体系瓦解了。现在国民党与过去不一样之处是,不具有“党领导岛内政府”的地位。连战访问大陆,开辟国共平台这一沟通管道,回到台湾后,对马英九不会有任何约束力。但国民党主席如果能够某种程度上影响国民党“立委”的话,对马英九就会产生制衡、约束力量。

  当心美国从中离间

  《国际先驱导报》:未来两岸谈判少不了美国因素,你觉得美国会不会对两岸谈判施加什么特别的影响?

  阮次山:如果马英九对美国“称臣”,美国当然不会拒绝。马英九常面对美国官方、媒体,用他们的语言去表达台湾的意愿,在这方面,美国可能会听得比较进去。但现在,美国已无力接下对台湾的责任。

  在经济援助上,美国不可能像大陆那样对台湾,每年给台湾数百亿美元外汇存底的顺差,所以美国会用台湾为筹码,来不断与大陆交涉,在谈判时吊大陆胃口,让大陆作某种程度的让步,如要求大陆不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要与台湾达成“一中各表”等等。大陆对此必须评估美国对台湾影响的程度。
(责任编辑:高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